戰(zhàn)國前期的政局,仍是繼春秋時期的爭霸局勢。周天子的旗幟還在被利用。像魏惠王就曾"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還是一心打算坐霸主的交椅。
戰(zhàn)國初年雖然七雄并立,但其中秦受阻于三晉不能東進。南方的楚國地盤最大,卻因改革不徹底而國力不強。北方的燕國剛開始發(fā)展,中山國不久又被魏國滅掉。三晉中只有魏國改革較徹底,國力強大。東方的齊國在齊威王實施改革后,也強大了起來。因此,在戰(zhàn)國前期,魏、齊兩國的爭霸斗爭,就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政治事件。
(一)魏文侯、武侯創(chuàng)霸業(yè)
晉國在春秋時期是最強大的一個國家。但戰(zhàn)國以后,晉國一分為三,當然三國的國力都不如前。三國如能聯(lián)合起來,仍然是最強的一股勢力。魏文侯、武侯正是奉行的這一政策,聯(lián)合韓、趙,成為事實上的霸主。
《戰(zhàn)國策·魏策一》"韓趙相難"篇記載,韓、趙兩國互相為敵,韓國向魏國借兵攻趙,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兄弟,不敢從。"趙國也向魏國借兵攻韓國,魏文侯對趙國使者也說:"寡人與韓兄弟,不敢從。"
兩國都未能得到魏國的軍事支持。事后兩國都意識到這是魏文侯在調解他們間的矛盾,"皆朝魏",同魏國和好。
在戰(zhàn)國初年的三晉中,魏國發(fā)展最快,國力最強。
魏國在三家分晉的過程中,得到今晉南原晉國的基本部分領土。國君魏文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又廣泛招攬人才,依靠新興的"士"階層進行統(tǒng)治。他尊崇當時的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一時間人才紛紛趨向魏國,如李悝、翟璜、翟角、吳起、西門豹、樂羊、屈侯鮒、趙蒼唐等當時第一流的人才,都先后在魏國做事。魏成子、翟璜、李悝為相,吳起為西河郡守,西門豹為鄴令,都很有治績。李悝在魏國的改革,前面已指出。而西門豹為鄴令,鑿十二渠,引漳水灌溉鄴地,使魏國的河內(nèi)郡成為富饒的糧倉。魏文侯在當時率先在魏國進行一系列的封建化改革,重用士出身的一批人才,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興修水利,使魏國富強起來,成為頭等強國。
魏國西與秦國以黃河為界。秦國從春秋時期以來,無日不打算向東擴展勢力。秦國向東進,第一個對手就是魏國。魏國初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距西方的秦國不遠。所以魏國首先要制服秦國。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413年)在鄭(今陜西華縣)地打敗秦國。次年,"令公子擊攻秦,圍繁龐(今陜西韓城),出其民。"文侯三十六年"伐秦,筑臨晉、元里"(臨晉在今陜西大荔縣東南、朝邑鎮(zhèn)西南,元里在今陜西澄城縣南)。次年,魏再次西攻秦,"筑-陽,合陽"。-陽在今陜西大荔縣西,合陽在今陜西合陽縣西。是魏經(jīng)過多年與秦的戰(zhàn)爭,攻占了秦的河西地,設置西河郡,派吳起為西河郡守,致使"秦兵不敢東向"。秦國以此為莫大的恥辱,后來秦孝公在求賢令中對此還耿耿于懷,說:"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所稱"三晉",實只指魏國。
西部對秦的戰(zhàn)事取得勝利后,又向北攻占中山國。魏文侯三十八年,命樂羊為將攻中山國,3年才攻下。魏派太子擊鎮(zhèn)守,趙蒼唐為傅,協(xié)助太子擊。中山與魏之間,有趙國相隔,魏伐中山,必須得到趙國的同意,才能借道往攻伐,可見趙、魏當時的關系是很親密的。攻中山的勝利,不但顯示了魏國的軍事力量,同時表示出了魏、趙的聯(lián)合關系。
魏文侯時期,魏國對東方的齊國和南方的楚國也取得了勝利。魏文侯四十一年、四十二年間,以翟角為將,聯(lián)合韓、趙攻擊齊國。在龍澤(齊國地名,地望不詳)打敗齊軍,攻破齊國的長城。這場戰(zhàn)爭《-羌鐘》銘文中記載說"廿有再祀","率征秦迮齊,入長城,先會于平陰。""廿有再祀"指周烈王二十二年,晉烈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04年,當魏文侯四十二年。
在東邊勝齊國后,三晉又向南攻擊楚國。魏文侯四十六年,魏國率領韓、趙軍伐楚,打到乘丘(楚地,在今山東巨野縣西南)。魏武侯三年(公元前393年),楚國伐韓國,奪取韓的負黍(今河南登封縣西南)。五年,三晉伐楚,大敗楚軍于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史記·索隱》稱"當在大梁之西")。其后,魏國又奪取楚國的魯陽(今河南魯山縣)。是魏國領土西已跨過黃河,南部占有魯陽,直扣楚國申息地區(qū)的大門。東邊占有大梁,發(fā)展到中原地區(qū)的中心地帶,為以后政治中心的東移打下基礎。
魏文侯、武侯對外戰(zhàn)爭中不斷取得巨大勝利,已成為事實上的霸主,像東方的齊國,也還要依賴魏國的幫助,才成為合法的諸侯?!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份d,田氏遷齊康公于海上后,田和與魏武侯在濁澤(在今河南禹縣東北)相會,"求為諸侯"。魏武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許之。康公之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立為齊侯。"可見周天子和諸侯皆聽從魏國的意見。
(二)魏惠王"逢澤"會諸侯及朝天子
魏惠王是魏武侯的太子,名-。魏武侯在位26年,于公元前370年死去,魏惠王即位時年已30歲。魏惠王在其父死時,與其弟公仲綬爭位。這時韓、趙兩國在公孫頎的策劃下,聯(lián)合進攻魏國,在濁澤大敗魏軍,并將魏惠王圍困在軍中。但在如何處置魏國上,韓、趙兩國發(fā)生了分歧:
趙國要除掉惠王立公仲綬,讓魏國割地給兩國;韓國主張將魏國分為兩個國家,不主張殺掉惠王。魏分為二,國力就大為削弱,不會再對韓、趙構成威脅。趙國不同意韓國的主張,韓國不高興,就連夜帶著軍隊撤出戰(zhàn)場。結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魏國沒有被分為兩個小國。由這一件事可見,三晉的聯(lián)合,以魏為盟主的關系已開始破裂。
濁澤之敗并未損傷魏國的元氣,次年(公元前368年)魏對韓、趙兩國發(fā)起反攻,"敗韓于馬陵(今山東范縣西),敗趙于懷(今河南武陟西南)"。魏國打敗了韓、趙,保住了獨立,但自此因三晉聯(lián)盟破裂而陷于孤立的境地。
在三晉聯(lián)盟破裂的前后,西方的秦國和東方的齊國強大起來,對魏國構成了威脅。秦國在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實行"初租禾",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止從死",七年"初行為市",十年"為戶籍相伍"等一系列改革后,國力增強。由此開始向魏國進攻。秦獻公十九年在洛陰打敗韓、魏軍隊。二十一年,與魏戰(zhàn)于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天子賀以--"。二十三年與魏再戰(zhàn)于少梁(今陜西韓城縣南),魏將公孫痤被俘。
東方的齊國雖靠了魏文侯的幫助列為諸侯,但齊國畢竟是一傳統(tǒng)大國,不甘附庸于魏國。在魏惠王時期,就同魏發(fā)生軍事沖突?;萃跞辏ü?67年),"齊敗我觀(今河南清豐縣西南)"。魏惠王即位后,曾與齊國國君桓公午相約會盟,而"田侯牟背之"。齊國在東方以大國的身份,拉攏、脅制周圍的一些中小國家,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
十四年陳侯午錞銘中說"佳十又四年,陳侯午臺(以)群諸侯獻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陳侯午即田齊桓公午,十四年即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這是齊國對淮泗間的小諸侯國,開始收取一些貢物,表明齊國對魏國的霸業(yè)發(fā)起了競爭。
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采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二是重新與韓、趙和好結成聯(lián)盟;三是施惠于國內(nèi)人民。
三家分晉時,魏國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魏國的領土東已據(jù)有今河南北部、中部的河內(nèi)、河南一帶,且東部已成為魏國領土的主要部分。由于秦國人的不斷進逼,加之東方齊國的興起也向魏國的霸業(yè)挑戰(zhàn),所以在魏惠王六年四月,就把國都從安邑東遷到梁,又稱為大梁。魏惠王遷都大梁后,便于對東部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同時也加強了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中的影響。
在魏惠王時期,魏國是把齊國當作主要的對手的,于是采取團結趙、韓,緩和與秦國對立的策略。魏惠王五年,與韓懿侯在宅陽(今鄭州市北)相會,九年與韓厘侯(即韓昭侯)會于巫沙(今河南滎陽縣北),十三年與韓昭侯在巫沙結盟。為聯(lián)絡趙國,魏惠王九年把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陽邑(今山西榆次縣南太谷東陽邑村)兩地送給趙國,趙國給魏國泫氏(今山西高平)以相交換。十四年與趙成侯相會于鄗(趙地,今河北柏鄉(xiāng)縣北)。魏惠王十六年與秦孝公在杜平(今陜西澄城縣境)相會,以調整同秦國的關系。二十年與趙君盟于漳水上,二十一年再次與秦孝公在彤地相會。魏惠王與韓、趙結盟,與秦孝公相會,恢復了三晉的暫時聯(lián)盟關系,緩和了同秦國的矛盾,但是卻沒有同齊國國君相會結盟之事,可見魏的這一系列活動是針對齊的。
在遷都后的當年,"梁惠王廢逢忌之藪以賜民"。"廢"字又作"發(fā)","藪"即川澤地。逢忌又稱作蓬忌、逢池、逢澤,地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澤藪在以往由國家控制,作為國庫的一項收入,百姓不得染指。魏惠王廢棄國家控制的逢忌澤,讓百姓利用,以施惠于民。接著又興修水利?!端?jīng)·濟水注》引《竹書紀年》說,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河指黃河,甫田是一澤名,在今河南中牟縣西。是魏國把黃河水引到甫田澤,再開挖一條灌溉渠(大溝),引甫田中水灌溉農(nóng)田。這樣,使魏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得到了發(fā)展。
由于魏惠王采取以上政策,魏國的威望逐漸提高?;萃跏哪?,魯、宋、衛(wèi)、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惠王。古本《竹書紀年》載:"(魏惠王)十四年,魯恭侯、宋桓侯、衛(wèi)成侯、鄭(韓)厘侯來朝",即指此事。這樣魏惠王又恢復了魏文侯、武侯時的霸主地位,因此有逢澤會諸侯朝天子的舉動。《戰(zhàn)國策,秦策五》載:"梁君伐楚勝齊,制韓、趙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此事又見于《秦策四》、《齊策五》)
魏惠王帶領的十二諸侯,多是泗上小國,蘇秦說魏惠王:"大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衛(wèi)也,則鄒、魯、陳、蔡。"鮑彪注《秦策》說十二諸侯中有"魯、衛(wèi)、曹、宋、鄭、陳、許之君。"鄭即韓,公元前375年韓滅鄭國,后遷國都于鄭都新鄭,故韓也稱為鄭。逢澤之會,不僅12個中小國家,戰(zhàn)國七雄中秦、趙、韓國都在其中。《史記·秦本紀》載"孝公二十年,秦使公于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史記·趙世家》"肅侯四年,朝天子。"四年當是六年之誤,魏惠王率諸侯朝周天子在惠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領戰(zhàn)國七雄中的四個大國及一些中小國會盟朝天子,使魏國的霸業(yè)到達頂峰。這也反映出,到戰(zhàn)國初年,政治斗爭的格局,還是照抄著春秋時期的爭霸方式在進行著,企圖利用周天子這塊牌子來達到號令諸侯的政治目的。
(三)齊國的強大和"徐州相王"
齊國在齊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時,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使齊國"最強于諸侯"。強大起來的齊國,不甘心受制于魏國,于是與魏國不斷發(fā)生沖突。
三晉中的趙國,有時是迫不得已地跟隨魏國。魏國在趙國的南邊,魏國的強大阻止了趙國向中原發(fā)展。魏國越過趙國攻占中山國,趙國也想得到中山國土地,魏文侯借道攻中山時,趙國就有著自己的打算?!稇?zhàn)國策·趙策一》載,魏文侯借道于趙攻中山國,趙國君不愿意。趙利勸趙君借道說:"過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則魏必罷(疲),罷(疲)則趙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趙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趙也。"魏國攻下中山后,果然不能直接治理,只得派子擊駐守,使趙蒼唐為中山相,名屬魏,實為一獨立國。趙國在趙敬侯時(公元前386-前375年在位),曾對中山發(fā)起進攻,先戰(zhàn)于房子(今河北臨城北〕,后又戰(zhàn)于中人(今河北唐縣西)。當魏武侯死時,趙國又想擁立惠王兄弟公中綬,以圖削弱魏國??梢娳w國是極力反對魏國的霸業(yè)的。
齊國和趙國都對魏國的霸業(yè)不滿,因此就出現(xiàn)齊、趙聯(lián)合對付魏國的局面。趙成侯十八年(公元前357年),趙國派趙孟往齊國與齊聯(lián)絡,次年趙成侯與齊威王在平陸相會。魏國對齊、趙的接近首先是打算給趙以武力打擊。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以大軍圍攻趙國邯鄲,十八年攻下邯鄲。在魏圍邯鄲時,趙向齊國求救。齊國想坐收漁人之利,遲遲不出兵。當魏攻下邯鄲后,齊國才出兵相救。魏雖攻下邯鄲,因長期的戰(zhàn)爭,兵民已疲困,因此齊軍在桂陵(今河南長垣北)大敗魏軍。
但趙國都邯鄲卻仍然在魏人手中,趙國的危急還是未解除。魏惠王十九年,"諸侯之師圍我襄陵(今河南雎縣)"。圍攻魏襄陵的國家有齊、楚、宋、衛(wèi)等國。魏國和韓國聯(lián)軍"敗諸侯之師于襄陵"??梢娢簢敃r的力量也還是"最強于諸侯"的。
齊國對魏國的嚴重打擊是在魏惠王二十八年馬陵之戰(zhàn)。魏惠王二十年為與趙國和解,把邯鄲歸還給趙國,趙成侯與魏惠王在漳水上相會,結盟和好,趙國于是參加了魏國發(fā)起的"逢澤之會"。
逢澤之會后,魏、趙又聯(lián)合攻韓國,韓國就向齊國求救。齊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攻魏救韓。魏惠王以太子申為將,龐涓為軍師相救,兩軍在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相遇。龐涓輕敵中孫臏計而大敗。龐涓戰(zhàn)死,太子申被俘,魏十萬大軍被殲滅。這次戰(zhàn)爭對魏國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擊,魏國的國力從此走下坡路。
馬陵之戰(zhàn)后,齊、秦、趙乘機從東、西、北三方向魏發(fā)動圍攻?!妒酚洝の菏兰摇匪麟[引《竹書紀年》載:"二十九年五月,齊田朌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月,秦衛(wèi)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鄲伐我北鄙。王攻衛(wèi)鞅,我?guī)煍】儭?quot;二十九年指魏惠王二十九年。邯鄲指趙國。魏軍與秦商鞅的戰(zhàn)爭,是魏將公子卬輕信商鞅被騙,致使被俘。在魏惠王的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楚國也北上伐魏。楚將昭陽在襄陵打敗魏軍,奪去魏國的八個邑。對這一系列的失敗,魏惠王以為是他在位的奇恥大辱,后來孟子游學到魏國,魏惠王對他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
魏國受到一系列嚴重打擊,國力大損。相反,齊國在齊威王時,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國力強盛,已取代了魏國的政治地位。齊威王敗魏于馬陵后,也令諸侯,朝天子,作霸主?!稇?zhàn)國策·趙策三》載:"昔齊威王嘗為仁義矣,率天下諸侯而朝周。周貧且微,諸侯莫朝,而齊獨朝之。"齊國雖然國力強大,卻不能使諸侯聽從它的指揮去朝周天子。這一方面反映齊國的霸業(yè)已不及魏國的聲勢;同時也是時代變遷,"周貧且微",世人皆知周天子已無利用價值。
齊、秦在東西方對魏國夾擊,逼使魏惠王采納相國惠施"折節(jié)事齊"的建議,于是在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朝見齊威王,并正式尊齊威王為王。齊國也尊魏惠王為王,這就是戰(zhàn)國政治史上著名的魏、齊"徐州相王"事件。
魏、齊徐州相王是中原諸侯國中第一次稱王及互相承認為王。在此以前只有不尊從周朝禮制的楚、吳、越這些國家才自稱為王。它們的自稱為王,卻不被中原諸侯承認。像吳王夫差在黃池會諸侯,與晉國爭霸主,晉國提出吳不得以稱王為條件,夫差也只得去掉王號而以"公"的名號簽盟。且這些稱王的國家,中原諸侯都把它們當蠻夷加以排斥。因此,雖然楚、吳、越這些國家在春秋時就開始稱王,但它們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而齊、魏的稱王卻不同,它們都是接受周王加封的諸侯,直到戰(zhàn)國時,這兩國還在率諸侯朝周天子,作著在周天子的旗號下,當諸侯霸主的打算。齊、魏國君稱王,就否定了周天子的獨尊共主地位,周天子不但在實力上,而且在名號上從此也就與諸侯相一致了。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從春秋以來,建立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基礎上的霸政,也就隨之消失。所以齊、魏相王是戰(zhàn)國時代政治史上一件驚人之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