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巴碑》,又名《龍興寺碑》,元趙孟頫撰并書于延祜三年(一三一六),紙本,縱三十三點六厘米,橫一百六十六厘米??瑫?,一百二十五行,共九百二十三字,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趙孟頫膽巴碑》是趙孟煩奉元仁宗敕命撰寫的,時年六十三歲,為趙氏晚年楷書的代表作?!囤w孟頫膽巴碑》筆法秀媚,蒼勁渾厚,獨具風格,于規(guī)整端嚴處見瀟灑,點畫顧盼有致,用筆沉著峻拔,充分體現(xiàn)了趙氏書法的風韻和神采。雖取法李邕《麓山寺碑》,但又較之舒展放松,去其險佻之勢,化為端莊肅穆、雍容道美之姿。今以《趙孟頫膽巴碑》墨跡影印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摹參考。
卷后有清姚元之、楊硯、李鴻裔、潘祖蔭、王懿榮等人跋。鈐有清許乃普等人收藏?!稏|圖玄覽》《清河秘篋表》《南陽名畫表》《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著錄。
明王世貞認為趙孟頫晚年書法“規(guī)模李北?!?此卷筆法秀媚,蒼勁渾厚,獨具風格, 于規(guī)整莊嚴處見瀟灑天真的韻致,可謂筆筆提起,字字挺拔,充分體現(xiàn)了趙體書法的風韻和神采。雖取法李邕的《岳麓寺碑》,但又較之舒展放松,去其險佻之勢,化為端莊肅穆,雄遒蒼健之姿。運筆和間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樸,“老勁可喜”。
趙孟頫書雖秉承傳統(tǒng),卻不為陳法所囿,往往能根據(jù)不同的需要變換書體,但不論怎樣變,又都能運用自如,得心應(yīng)手,因此,他的書法既有深邃的傳統(tǒng)基礎(chǔ)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卓然不群。
趙孟頫最擅長的是大楷、小楷、行書。鮮于樞、倪瓚等人都說小楷是他各體中的第一,并對他寫小楷又快又好欽服不已。據(jù)說他每天可以寫小楷一二萬字,黃公望說,如果沒有親眼看見他落筆如飛的樣子,不會相信世上有這樣的事。這當然是熟能生巧的結(jié)果。
而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大楷,世稱“趙體”。在唐人已將大楷的院門鎖定之后,竟能“一枝紅杏出墻來”的,只有趙孟頫一人。他突破了唐楷過分森嚴的法度,而吸取李北海之長,將行書筆意融入其中,筆勢流轉(zhuǎn),活潑生動,筆力又很遒勁。以前有不少人說他“媚俗”,是“書奴”,要不是對他缺乏研究,那就是犯了人云亦云的常見病。還是焦竑說得比較公允:“吳興不可及處正在韻勝耳。世人效之,多肉而少骨力,至貽墨豬之誚。書病至重,積學漸成。以次解脫,乃入三昧。世徒見公一種趁姿媚書而不知其他,由見書不廣也?!闭f得是,東施效顰怎么能怪罪西施呢?
《膽巴碑》為趙孟頫63歲時奉敕撰書,是其大楷書的代表作之一。敘述元朝帝師膽巴的功德事跡。據(jù)《元史》卷二0二《釋老傳》及本文記載,膽巴,一名功嘉葛剌思,是西番突甘斯旦麻人,童子時出家。至元七年(1270),他隨帝師巴思八來到中國,曾在五臺山建立道場。成宗時曾受命祭祀摩訶伽剌神,獲得應(yīng)驗。元貞元年(1295),他在龍興寺期間上書皇太后,奉仁宗皇帝為龍興寺大功德主,其時仁宗尚未被立為太子。膽巴命寺內(nèi)僧眾“曰講《妙法蓮華經(jīng)》,孰復(fù)相代,無有已時。用召集神靈,擁護圣躬,受無量?!?。雖然膽巴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即圓寂,但至武宗即位,立其弟仁宗為皇太子后,仁宗為報答龍興寺多年禱祝之功,將舊宅田五十頃賜給龍興寺為產(chǎn)業(yè)。至仁宗登基后,又追謚膽巴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蕬c元年(1312),仁宗曾敕命趙孟頫撰文并書,刻碑于大都某寺中。至延祐三年(1316),又應(yīng)龍興寺僧之請,復(fù)敕趙孟頫為文并書,刻石于真定路龍興寺中?!毒╃芙鹗肌分^碑在河北正定縣,未言存佚;沈濤《常山貞石志》不載;孫星衍《寰宇訪碑錄》據(jù)嘉定錢氏拓本著錄。似石已佚,拓本亦罕傳。有真跡本傳世,紙本卷裝,前有“許乃普印”、“太子太?!?、“自在堂”、“遐闇心賞”等印。篆額8行18字“大元敕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碑”,亦出自趙孟頫之手。全文125行,每行8字,毫無缺損。筆法出自李北海,古勁絕倫,神采奕奕。結(jié)體秀美,于規(guī)矩莊重中見瀟灑超逸。
《清河書畫舫》卷四“吳道玄”云:“趙子昂楷書《膽巴帝師碑》卷,真跡,上上。筆意略同《玄妙觀》,二碑皆出李泰和家法,古勁絕倫,品屬第一。”楊峴跋云:“吳興書此碑時年已六十有三,用筆猶饒風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強者矯矯然,令人見之氣增一倍?!?/span>
原 文
【篆額】
大元敕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碑
【正文】
大元敕賜龍興寺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之碑。
集賢學士、資德大夫、臣趙孟頫奉敕撰并書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詔金剛上師膽巴,賜謚大覺普慈廣照無上帝師。敕臣孟頫為文并書,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龍興寺僧迭凡八奏,師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復(fù)敕臣孟頫為文并書。
臣孟頫預(yù)議賜謚,“大覺”以言乎師之體,“普慈”以言乎師之用,“廣照”以言慧光之所照臨,“無上”以言為帝者師。即奏,有旨:“于義甚當。”
謹按,師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師綽理哲哇為弟子,受名膽巴。梵言“膽巴”,華言“微妙”。先受密戒法,繼游西天竺國,遍參高僧,受經(jīng)、律、論。繇是深入法海,博采道要,顯密兩融,空實兼照,獨立三界,示眾標的。
至元七年,與帝師巴思八俱至中國。帝師者,乃圣師之昆弟子也。帝師告歸西番,以教門之事屬之于師,始于五臺山建立道場,行秘密咒法,作諸佛事,祠祭摩訶迦剌。持戒甚嚴,晝夜不懈,屢彰神異,赫然流聞。自是德業(yè)隆盛,人天歸敬。武宗皇帝、皇伯晉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從受戒法,下至諸王將相貴人,委重寶為施身,執(zhí)弟子禮,不可勝紀。
龍興寺建于陏時,寺有金銅大悲菩薩像。五代時契丹入鎮(zhèn)州,縱火焚寺,像毀于火,周人取其銅以鑄錢。宋太祖伐河東,像已毀,為之嘆息。僧可傳言,寺有復(fù)興之讖。于是為降詔復(fù)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閣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兩樓,壯麗奇?zhèn)ィ牢从幸?。繇是龍興遂為河朔名寺。方營閣,有美木自五臺山頰龍河流出,計其長短小大多寡之數(shù),與閣材盡合,詔取以賜,僧惠演為之記。
師始來東土,寺講主僧宣微大師普整、雄辯大師永安等,即禮請師為首住持。元貞元年正月,師忽謂眾僧曰:“將有圣人興起山門?!奔礊殍髸嗷杖试Jセ侍?,奉今皇帝為大功德主,主其寺。復(fù)謂眾僧曰:“汝等繼今可日講《妙法蓮華經(jīng)》,孰復(fù)相代,無有已時。用召集神靈,擁護圣躬,受無量福。香華果餌之費,皆度我私財?!鼻翌A(yù)言圣德有受命之苻。至大元年,東宮既建,以舊邸田五十頃賜寺為常住業(yè)。師之所言,至此皆驗。
大德七年,師在上都彌陁院入般涅槃,現(xiàn)五色寶光,獲舍利無數(shù)。
皇元一統(tǒng)天下,西蕃上師至中國不絕,操行謹嚴,具智慧神通,無如師者。臣孟頫為之頌曰:
師從無始劫,學道不退轉(zhuǎn)。十方諸如來,一一所受記。來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演說無量義,身為帝王師。度脫一切眾,黃金為宮殿。七寶妙莊嚴,種種諸珍異。供養(yǎng)無不備,建立大道場。邪魔及外道,破滅無蹤跡。法力所護持,國土保安靜?;实刍侍螅瑝勖忍斓?。王宮諸眷屬,下至于含生。歸依法力故,皆證佛菩提。成就眾善果,獲無量福德。臣作如是言,傳布于十方。下及未來世,贊嘆不可盡。
延祐三年□月立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