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聽到的答案有千萬種,有人說:“生活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人說:“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而對我來說,年幼時的生活也就是所謂的“生下來活下去”,這或許是對生活最低級的渴望與要求了吧。當自己已為人父母的時候,卻對原來的自己多了些許的鄙視。這時才恍然大悟:生活不是茍且的活著,它還有美好的遠方。
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我8歲之前家庭條件還可以,父親在供銷社工作,母親在家務農(nóng)。我們姐弟四人基本是寄存在姥姥家。8歲那年因家庭瑣事,母親與大伯家大打了一架,原本老實的父親被伯母撓的滿臉是血,也沒再還手。母親氣不過,嫌棄父親太軟弱,好強的母親或許受到了刺激,從此天天再家睡覺,不再愿意見人,精神也變得很差,后來被診斷為抑郁癥,一病就是盡20年,直到姥姥去世后才逐漸好轉。
每個寒暑假,我的任務就是回家看著母親,有時候母親因藥物的副作用會狂躁。記得上大一那年是她犯病最厲害的一年,我與姥姥兩個人拉都拉不住的,只能用繩子捆住她的腳,她一想動我們就拉住她,想想當時母親真的很可憐,姥姥也很可憐,近80歲的老人,還要伺候多病的子女。
我13歲就開始了住校生活,學校里面沒有宿舍,只能寄宿在親戚家,沒有親戚的就住在同村同學的親戚家。每頓飯就是饅頭咸菜,晚上回去早的話,可以在住的人家要點熱水喝,太晚了就只能在機井里打涼水喝了。夏天還好些,冬天如果結冰的話,冷水也喝不到的。記得有次實在是渴的不行了,就只能啃著杯子里面的冰吃。這樣苦的日子,現(xiàn)在想想,不知道是怎么過來的。
中學,高中,大學我都是過著非常非常節(jié)儉的生活,生活費都是緊著花。生活對于我來說,就是能活下去就很不錯了,或許是成長經(jīng)歷的原因,我變得很自卑,不愿和別人走得太近,甚至感覺到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跟別人交往。隨著接下來的找工作,找對象,結婚生子,也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經(jīng)歷的事情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自己突然覺得原來的生活只是在維持著基本的生計,全是在虛度這些年的時光。
孩子是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到來的,當時我和老公及婆婆的關系搞的很差。我老公是獨生子,公公40歲就去世了,婆婆一個人辛辛苦苦把老公帶大。這樣的家庭,母子之間的依賴相比于其他家庭來說可能會更大一下,而且婆婆是那種比較強勢且很苛刻的那種人,什么事都必須聽她的,還有老公的姥姥也在。我又是那種不太會和別和交往的人,期初的磨合期可以說弄得身心疲憊。這時孩子卻到來了,由于事事都遭到婆婆及老公的挑剔,3歲前孩子的教育我完全處在只管生不管養(yǎng)的處境。
3歲前,孩子膽子小到了極點,因為老人幾乎不帶她出門,周末老公的意思就是讓在家收拾房間及幫老人做飯,也不會帶孩子出去玩玩。這樣導致了孩子,家里來人她會哭,出門見到生人會哭,回姥姥家也會哭。因為馬上要上幼兒園了,擔心也就來了,這樣子到了幼兒園怎么適應的了?孩子的這種狀態(tài)使我變得特別焦慮,突然意識到孩子這樣,我這個當媽媽的有很大的責任。
從那時起,我決定自己要改變了,給孩子報了個早教班,自己也在上父母課堂,聽育兒知識,不再過分顧及家人對自己的評價。孩子是自己的,自己就得負起這個責任,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了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孩子的狀態(tài)在我的改變下,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幼兒園的生活也順順利利的安全度過了過渡期?,F(xiàn)在與其他人也能很好的去交往了。
年幼時,生活給我開了一大大的玩笑,讓我承擔了本不該那個年齡承擔的經(jīng)歷。我應該感謝那段經(jīng)歷,讓我也明白了,生活來之不易,應以飽滿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更需把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