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國: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之源——《凌家灘遺址——東方文明起源的曙光》講座紀要
2022年10月20日下午13:30-15:30,應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文博系的邀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敬國在我校仙林校區(qū)敬文圖書館二樓西報告廳做了題為《凌家灘文化——東方文明起源的曙光》的講座。此次講座是我??脊艑W系列講座總第88講(考古名家講壇第38講)。講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現(xiàn)場及線上師生共200余人參與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張敬國老師強調了國家對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的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yōu)秀文明資源,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凌家灘遺址的發(fā)現(xiàn)、發(fā)掘正是踐行這一認識的典范。接著,張敬國老師介紹了凌家灘遺址的概況。凌家灘遺址坐落于安徽江淮之間的巢湖流域,1985年發(fā)現(xiàn)于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村,面積約220萬平方米,年代距今約5300-5800年,是安徽唯一一處被評為中國“百年百大遺址”的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自1987年首次發(fā)掘以來,先后共十三次發(fā)掘,總發(fā)掘面積逾60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大型祭壇1處,墓葬68座,內外環(huán)壕2處,紅陶塊砌筑水井1座,還發(fā)現(xiàn)目前所見新石器時期最早和面積最大的紅陶土塊建筑1座,經(jīng)測試這些紅陶塊燒成溫度在1000℃以上,質地堅硬,可以說是我國磚的祖型。同時,在祭壇南側發(fā)現(xiàn)了多處大型墓葬,每座墓都有玉器隨葬。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成就極高,僅前五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玉器1000多件,后又有零星出土,有工具、禮儀用器、裝飾品、動物形或人物形象器等多種類型。玉器制造工藝較為先進,鉆孔技術令人稱奇,有的孔徑僅有0.15毫米,可謂是細如發(fā)絲。張老師強調,凌家灘文化與遼寧紅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凌家灘和紅山的巔峰期大概一致,而遠早于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玉器很大可能受到凌家灘文化影響。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背面的設計靈感和視覺來源是凌家灘文化中的玉雙聯(lián)璧。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獎牌“同心”
凌家灘遺址大型墓葬的玉器種類豐富多樣,且造型獨特,極富神秘色彩。尤以1987年發(fā)掘的墓葬87M4為代表,發(fā)現(xiàn)玉器103件(組),玉器種類有玉版、玉龜、璜、勺、鉞、斧等。其墓口中部放置一件重4.25公斤的巨形石鉞,顯示出該墓的與眾不同。該墓出土的刻紋玉版和玉龜,被認為是凌家灘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龜由背甲和腹甲兩部分組成,二者可以扣合,兩件玉器出土時,龜腹甲在上,龜背甲在下,背甲壓在玉版一腳上??碳y玉版上的圖像分為三層,第一層為中心小圓圈和八角形紋,第二層是指向大圓圈的八個“圭形”圖標,第三層為指向玉版四角的四個“圭形”圖標,似八卦圖,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古代兩幅神秘的圖案:“河圖”和“洛書”,印證了中國古代文獻記載有關八卦的信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玉龜和玉版的組合
玉人是帶有鮮明凌家灘文化色彩,具有獨特內涵的器物,反映出凌家灘人高超的制玉技藝。1987年首次發(fā)掘的87M1出土玉器11件,最重要的是三件呈站立姿態(tài)的玉人,此外,1998年發(fā)掘的98M29也出土了三件坐姿玉人。這些玉人帶有非常顯著的蒙古人種特征,長方臉、濃眉大眼、蒜頭鼻、大嘴等。玉人的臂上飾滿了玉環(huán),頭上的冠帽出現(xiàn)了“方格紋”,腰部飾有斜條紋的腰帶,這說明當時凌家灘人已經(jīng)有了審美觀念,人們通過佩戴首飾來裝飾自己。玉人背后有穿孔,將98M29中出土的一件通高7.7cm,寬2.1cm,厚0.6cm的玉人背后的穿孔在顯微鏡中放大觀察,發(fā)現(xiàn)一個管芯,經(jīng)測量管芯的頂端直徑0.15毫米,這充分說明在5000多年前,凌家灘人已經(jīng)掌握了超高的玉器制作技術,在同時代的文化中遙遙領先。
凌家灘玉人的雙臂彎曲、五指張開放在胸前,和紅山文化玉人姿勢一樣。紅山文化的玉器據(jù)學者研究多為薩滿的法器,其中的玉人是大薩滿的造像已經(jīng)在考古學界達成共識,凌家灘與其相距1500公里,卻在玉器上反映出相似的精神面貌,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北方和南方的信仰中,可能存在著自發(fā)產(chǎn)生、高度相似的原生性宗教。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璜類型多樣,意義獨特。87M8出土兩件雙虎首玉璜,呈半圓環(huán)形,兩端各雕一臥虎的上半身,略昂首,以四條橫向刻紋表現(xiàn)上下唇及上下兩排牙齒,嘴角刻畫一對上下外伸的獠牙。鼻子凸起,穿孔為睛,前腿前屈匍匐狀,造型獨特。87M15出土的虎首玉璜,一端平直,另一端為虎形,虎首向上揚起,前肢收于身前呈伏臥狀,平直一端的端頭處切割整齊,顯為有意制作而非意外斷裂,端頭處鑿出小孔和凹槽,類似榫卯結構,推測應有另一半璜與之相連。這種虎首璜出土時均僅見一半,有觀點認為它是軍事結盟時所持的信物,用法類似后世的“虎符”。87M9出土兩件相同的龍鳳璜,整體呈半圓扁方形,琢磨光滑潤亮,璜中間分開,兩端平齊,側面各對鉆一圓孔,并有暗槽相連。兩頭一頭呈豬龍首形,一頭呈鳳首形,在豬龍首眼部和鳳首眼部各對鉆一孔。這種可分可合的非虎首璜形玉器在凌家灘遺址的墓葬中常見,可能是氏族、部落之間結盟或聯(lián)姻的信物。
凌家灘玉龍出土于1998年發(fā)掘的墓葬98M16。它通體灰白泛青,表面琢磨光滑溫潤,整體呈橢圓形;龍首尾相接,吻部突出,陰刻口、鼻、眼,頭頂?shù)耧梼山?;背部刻劃?guī)整的圓弧線,弧線的兩側面對稱刻劃17條斜線,似龍身鱗片;尾部鉆一圓孔。這件玉龍和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有相似之處,但整體形制上有較大差別。紅山文化的玉豬龍,龍頭為豬形,且龍頭與龍尾間有一缺口,而凌家灘的玉龍與后來商、周墓葬中的龍形器相似,說明凌家灘出土玉龍可能是中原龍文化的源頭,同時也表明了凌家灘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
玉喇叭形器曾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中多有出土,而凌家灘的發(fā)現(xiàn)早了近1000多年。這件玉喇叭形器呈灰白色,喇叭底部中間實心鉆孔,孔壁規(guī)整,孔徑0.2厘米,喇叭底厚0.1厘米、喇叭壁僅厚0.05厘米。表面琢磨十分光滑,在顯微鏡下放大40倍也沒有發(fā)現(xiàn)摩擦的痕跡,如此精巧的器物,即使使用現(xiàn)代的加工工具,也不易完成,因此有學者認為凌家灘可能有類似現(xiàn)代車床的加工機械。
1998年凌家灘第三次發(fā)掘中,出土一件造型奇異、充滿古老而神秘色彩的玉鷹。鷹作展翅飛翔狀,玉色灰白泛青綠點。鷹頭和嘴琢磨而成,眼睛為一對鉆的圓孔,下部雕刻扇形齒紋作鷹的尾部,兩翅各雕一豬頭似飛翔狀;胸腹部刻劃中有圓圈的八角星紋,形狀與87M4出土的玉版上的八角星紋相似。在史前的很多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過八角星紋,如大汶口彩陶上的類似紋樣,從文化初期一直到中期階段延續(xù)了近300年左右。張敬國老師認為,這樣的八角星紋解釋為太陽比較合理,太陽崇拜在史前常見,類似河姆渡文化中“雙鳥朝陽紋牙雕”這樣的鳥與太陽的組合在史前文化中也并不少見。
98M29出土玉鷹
凌家灘發(fā)現(xiàn)一件重達88公斤玉豬,堪稱新石器時代玉器之最。玉豬見于2007年5月開始的第五次發(fā)掘過程中,此次也是張敬國老師作為領隊主持的最后一次發(fā)掘。玉豬是在玉料的自然形態(tài)基礎上雕刻而成的。豬拱部凸出,其上有兩個鼻孔,嘴兩側刻上彎的獠牙,應該是一頭野豬;其頸部至尾部皆保留玉籽料原貌,沒有人為加工痕跡。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形體最大和最重的豬形玉雕。在玉豬的身下壓著編號為07M23的墓葬。豬在新石器時代是財富的象征,也是重要的祭品,該墓隨葬大型玉豬和大量玉、石器300余件,隨葬品疊壓2-6層,顯示出墓主人的大權在握和雄厚財力,這是凌家灘遺址歷年發(fā)掘中規(guī)模最大的墓葬,推測墓主人是凌家灘中晚期氏族部落的統(tǒng)治者。
07M23出土玉豬
搖簽占卜工具也是凌家灘的獨特發(fā)現(xiàn),在2007年發(fā)掘的07M23墓葬中,這組工具放置在墓主人的腰部正中位置,3件內腔中空的玉龜呈扇形擺放,內插有5根玉簽。它們的出土表明我國歷史文獻中所記載的有關古人占卜之類的傳說是有事實依據(jù)的。張敬國老師將這組占卜工具跟1987年在凌家灘87M4中出土的玉龜和玉版聯(lián)系起來,玉簽可能放在玉龜?shù)目涨粌?,用搖簽的方式占卜,而刻紋玉版中指向四面八方的“圭形”圖標,也就是玉簽的樣式。
這組占卜工具的出土也表明07M23墓主人是當時凌家灘先民的神權領袖,其生前將占卜工具懸掛在腰間。這反映出當時的人們崇拜神靈,利用長壽的龜作為與上天、神靈溝通交流的載體。張敬國老師認為,這組占卜工具與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商周時期的占卜工具使用方法不同。商周時期的卜甲是用火灼龜甲來占卜兇吉,而凌家灘出土的這組占卜工具則是搖簽來占卜兇吉,殷墟的占卜方式到西周就已經(jīng)基本消失,而凌家灘的占卜系統(tǒng)一直傳承到今天,如今的寺廟依然存在竹筒和竹簽。
07M23出土玉龜和玉簽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其數(shù)量之多、品種之豐富、造型之獨特、玉質之精美、紋飾之神秘、制作之精細,在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所罕見,彰顯了凌家灘先民的精神世界與高超技藝,展現(xiàn)了凌家灘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具有的標志性地位,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張敬國老師表示,距今5300年的凌家灘文化出現(xiàn)的大批珍貴美麗的玉器,其部分玉料可能來自霍山?;羯绞抢钏墓忸A言的四大地震帶所屬板塊之一,億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巖漿噴發(fā)造就了霍山玉石礦脈,發(fā)源于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的淠河水滋潤出美麗的淠河玉,后更名為霍山玉。而霍山玉顏色豐富多彩,以黃、白、紅、青、灰、黑顏色為主體,相互交融如行云流水,這是其它玉所不具備的特征。硬度為7度,折射率1.55,屬于硬玉,可與翡翠相媲美。硬度是玉石質量重要標準之一,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