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這是余秋雨在寫苦游敦煌時,開篇提到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跡。而文人的作用,也許就是把封存已久的文化內(nèi)涵與人文精神感悟出來,感染每一個人。這一點,余秋雨做到了。
最近重溫了一遍《文化苦旅》,想起自己曾經(jīng)游敦煌的經(jīng)歷,隨意翻了翻相冊,目光不經(jīng)意間就停滯在敦煌那一頁。
在余秋雨眼里,他能從壁畫里看到吳道子畫派的骨力,想象當年來這里參加巡禮的民眾,聽到佛號,誦經(jīng)聲,木魚聲,駝鈴聲……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文化的力量。而說到莫高窟,當然繞不開王圓箓的故事。他是一個對道教并不專精,對佛教也不抵抗,靠化緣募款謀生的道士,但他卻使一個民族的文化逐漸失去自信。
工匠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壁畫刷去,用鐵錘把塑像打毀,用泥巴堆氣靈官,愚昧的他,把一捆捆寶貴的經(jīng)卷賣給了國外探險家。讀到這,我和余秋雨的內(nèi)心感受是相同的,憤怒且不公,但又有些無奈。提到莫高窟,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佛教圣地,文化殿堂,還有那世代與莫高窟比鄰而居的敦煌人。精美的佛像和壁畫,也許就是為他們祖先而塑而畫,經(jīng)卷也許就是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和血脈傳承,而這些都在王道士的手中,變成文化廢墟被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他不知道這是文物和土地的雙向失落,也不知這里蘊藏了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這些只不過是因為他是個道士,僅僅為了最后的三十英鎊,讓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睆墓胖两?,從風土到人情,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把旅行賦予文化,去看那些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蘊,在思考與體會中旅行。而余秋雨所謂的“苦旅”究竟苦在何處?我想,就是他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那是屬于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經(jīng)歲月所沉淀下來的文化瑰寶,是我們探尋先祖文明的橋梁。在余秋雨的筆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勾起我內(nèi)心深處最遙遠的呼喚,那就是共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