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根與意識的區(qū)別
一、初學*的人,很難分清六七識,因為兩個識都對應和分別同一個法塵,連接的又非常緊密,又都是識心,體性比較接近,功能作用相似,很多人或者說無數(shù)人都把兩個識混淆在一起分不清楚,往往把意根的功能作用當成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因為不識意根真面目的緣故。第七識這個識很特殊,既是根也是識,既屬于六根當中的根,也屬于識心當中的識,有根的作用也有識的作用。
六、七兩個識的體性很微細,比前五識的體性微細得多,所以不容易明了,需要我們多學二者的體性,然后再去細心觀察體會,才能初步掌握六七識體性,從而增長智慧。六七識體性有很多差別,作用也不相同,第六識是對法塵的了知、分析、判斷、思惟、觀行、觀察、推理、憶念、回想等等的一切心識活動,第七識能對一切法做總體的考量和認知,是能緣一切法,隨時隨地做主宰做決定的識心,是出生六識的根本緣。
二、分清意根與意識各自的功能作用,各自的影響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關鍵是何種人能做得到,做到什么程度,什么人做不到,這就在于每個人的智慧程度了。而智慧的程度也受制于煩惱的輕重程度和習氣的輕重程度,也在于禪定的深淺程度。智慧、禪定和心的清凈程度,這三者息息相關,緊密相聯(lián),不可分割。
意識的體性、功能作用,也許相對于意根的體性和第八識的體性比較容易掌握一些,但是極大多數(shù)人仍然無法把捉,仍然處于懵懵懂懂狀態(tài)。為什么會如此呢?主要是這些法還是比較深細的,如果對*理了解的不深透,知見不足,內心浮躁,缺少禪定,那就無法細心思惟觀行意識本身的運作,沒有現(xiàn)量觀察智慧,因此比較粗淺的意識體性也觀察不清楚。
這其中也有煩惱遮障的原因,說到煩惱,一般人都認同貪和嗔,不知道愚癡無明也是煩惱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主要的部分,是煩惱的根本。愚癡就是心地不明,沒有智慧,沒有正知見,其根本原因也是福德不足所致。如果沒有煩惱的遮障,智慧就很廣大了,意識就能轉識成智,能明了更多*法之理,能現(xiàn)量觀察很多法的運行,其智慧無法具體言說,又深又廣又細,凡人無法想象。
意根的功能體性,一般人如果沒有過來人引導都不能現(xiàn)量觀察,因為意根的運行行相太隱秘,太深細,初地以上*能現(xiàn)量觀察到一小部分,地前*依善知識教導也許能比較充分的理解,也許能體會到一點點。未開悟者依善知識教導也能證得意根,了解到意根的極少部分功能作用,也能有一些體會,但是可能還談不到現(xiàn)量觀察。
地前*很難現(xiàn)量觀察到所有法在運作過程中,意根與意識是如何協(xié)調一致互相緊密合作的;很難分清各種法在運作中,哪些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哪些是意根的功能作用;很難分清對于法的了別作用到底是意根的還是意識的,對于法的思量抉擇作用到底是意根的還是意識的,很難分清各個心所的作用到底是意根的還是意識的,更不能分清意根的心所法都有哪些,分不清每個眾生的心所法都有什么樣的差別,不同階段的修行人的心所法都有什么差別。如果地前*煩惱輕微,遮障小,智慧較為深廣,可以依靠善知識的教導,分清意根和意識的一部分體性,煩惱重和無明重的人就無可奈何了。
三、每位意根首長得到的情報信息,他自己還需要思考分析斟酌否?還需要研究加工否?還需要從戰(zhàn)略戰(zhàn)策上作以安排部署否?即使完全同意六識參謀的意見和建議,他是否也要經過自己的思考、研究、分析、判斷,有自己的心思活動,最后才能同意和抉擇?參謀下屬和首長,是否需要有各自的心理活動、各自的智慧計謀、各自的手段、各自的經驗等等?當然是需要的,互相之間不能代替,各有各的思想觀點和抉擇,意根和六識也是如此。
外人只能看到下屬參謀的調研工作,看不到首長在決策之前對情報的思考加工過程,于是就說這些決策以及決策之前的工作都是下屬參謀做的,首長并沒有實際做什么,只是拍板而已。這樣說是否實際情況?我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甚至比這還要多的人,只能看到下屬的工作業(yè)績,根本看不到首長的辛苦,因為接觸不到首長,看不到首長工作決策的過程,就認為一切工作都是下屬參謀完成的,首長只不過同意點頭決策而已。
學*之人往往都是對于自己不知不證的法加以否定,看不見就說沒有,只信自己,不信自己智慧的不足,這是普遍現(xiàn)象,謗法就是這樣造成的。六識論者在娑婆世界遍地都是,因為證不得第八識,證不得意根,觀察不了這兩個能變識的功能作用,就加以否定。還有一些人,雖然相信有第八識,或者是稍微證得了第八識,但是因為不能證得意根,不能現(xiàn)前觀察意根的運行,就否定意根的各種功能作用,成為七識論者,這也很成問題。
四、問:意根有慧心所,雖然較劣(尺有所短),但是有意識作為其所驅使的工具后(寸有所長),兩相結合,盡可揮灑人生,游戲于法界,十分的伶俐。這期間能不能分清誰在決策,誰在思惟分析,誰比誰在決策中的作用更大,誰在其中影響支配結果?
答:在世俗界里,尤其是在六識所接觸得到的六塵境界里,對于六塵境界的了別和造作作用,除了第八識之外,幾乎都是第七識和第六識和合運作出來的,而且二者體性接近,聯(lián)系過于緊密,難舍難分,對于二者的功能作用很難劃分清楚,往往要張冠李戴。但是如果禪定功夫好,思路清晰,也能把兩個識的功能作用分清楚一些。
八個識都能在各自的了別范圍內做決策,決策是思心所的作用,八個識都有各自的思心所,由于分管的范圍不同,抉擇決策的內容就不同,權力大小也不同。六七識的決策作用究竟誰大誰小是不一定的,總體來說、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意根的決策權大,意根多數(shù)時候有絕對的決策權,不容意識分說;只有在意根沒有經驗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或者是意識的智慧很高有說服力的時候,意根才聽從意識的決策和主張,再作最后的權衡和決策,最后的決策權永遠在意根手里,祂總是大權在握。
意根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就無法抉擇,很多時候了別六塵的智慧不足,同樣無法作決策,這時候就要依靠意識了別的結果,進行總體權衡思量,然后再決策。因為意識了別一切法細致入微,有細致分析思考的能力,有推理判斷的能力,有想象思惟的能力,邏輯性強,對六塵境界掌握的信息就比較準確,意根就要依靠意識這種能力,掌握一切法的細節(jié)和全貌,再作以總體的全方面全局性的思量,可以叫作高瞻遠矚,最后做出決策,六識就要執(zhí)行。從這里可以看出,意識能影響支配一切法的運行和結果,意根本來的固有的習慣和經驗也能影響一切法的運行和結果。至于說影響力哪個大,這是不一定的,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五、定中出現(xiàn)什么境界都屬于六塵中的法塵境界,都是意識了別的內容。心里現(xiàn)出一個境界相,識心就知道了,這是獨頭意識的知。因為這個境界相和外邊的六塵境界沒有關系,屬于獨影境,所以只有獨頭意識能了別。
意根也知也了別,而且是先知先了別。但是意根不能具體而細致的了別,況且意根了別了境界,究竟祂了別了什么內容,我們也就是意識還是不知,了解不了祂到底了別到了什么情況。如果意根能獨自處理任何境界,也就不需要意識來了別六塵境界,如果意根能夠細致了別,知道具體內容,意識就沒有必要出生了。但是當意識轉識成智以后,就能逐漸的觀察和了知到意根的思想和了別內容。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一個總原則,就是意根能知道很多法,知道的可能不細,比較粗略,知道一個大概大體,但是不管祂怎么知,意識由于無明的遮障還是不知,那就是我們不知。我們學*修行一方面就是讓意識轉識成智有大智慧,把意根所知的法全部挖掘出來,我們就能有智慧知一切法。如果意識能知一切法,那我們就能夠很好的處理任何境界,那時候于法就無礙了,生活在世間就會很自在。
六、意根與意識,幾乎黏在一起,不好分開,要證得意根觀察意根,就非常不容易,也許比觀察第八識還要困難一些,愚者難分根與識,就是這個道理。八個識,都是從作用處證得,因為都是無形無相的識心,所以五識不能發(fā)現(xiàn)這些識心的功能作用,只能是意識發(fā)現(xiàn)和證得,繼而意根隨同意識也能證得這些法,意識要從八個識運作的行相上來證得八個識、觀察八個識。
任何一個法的運作里,都有意根和意識的現(xiàn)行,二者形影不離,有意識必有意根,意識在前臺工作,意根在幕后垂簾聽政做指揮;意識處明,意根處暗;意識專門搞觀察統(tǒng)計分析,意根最后拍板定案;意根直接從如來藏那里取得信息,意識間接享用如來藏的信息;意識是意根的助手和同謀,意根是意識的靠山和依賴;意識是意根的觀察使,意根提供意識信息源。二者密切配合既能上天,又能入地;既能坐*寶座,也能睡地獄鐵床。
七、俱生我執(zhí)是意根的還是意識的
意識是否有俱生我執(zhí)?俱生,就是與生俱來。意識剛剛出現(xiàn)時,不辨東西南北,一無所知,當然更不知道所謂的我,也不知父母兄弟姐妹,所以沒有我執(zhí)。嬰兒意識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全部是意根教導和熏習的,所以意根才有俱生我執(zhí),意根也不用再出生。環(huán)境和父母暫時還熏習不了嬰兒,意識需要逐漸被教導,才能漸漸懂得一切法、所有法,不管是被自己的意根教導也好,還是被他人教導也好,還是被環(huán)境熏染也好,反正意識對于一切法都要一一學習,沒有先天就會的,也包括對自我的認知。
意識最初都是被意根教導和熏染的,生出來時,就是被意根調教出來的,祂必須受意根支配,沒有任何原則和主見。意識在母胎里的所有表現(xiàn),更是全部隨順于意根,沒有一絲毫自我主張。出生以后的意識,也是完全隨順意根的意志和習氣,沒有一絲毫自我主張。直至后來被環(huán)境熏染,被他人教導以后,才能有一些認知,才有一些自我主張。
孩子的天真就在于,完全是自我內心(意根)的表現(xiàn),沒有虛假,沒有偽裝,沒有意識的遮掩,是意根的直性和率性而為,意識不會控制意根,不會偽裝意根。從孩子身上能直接發(fā)現(xiàn)意根的特性,孩子天生就有貪心,那是意根的貪,天生就會生氣,那是意根的嗔,天生就是愚癡,那是意根的愚癡。孩子天生聰慧過人,那就是意根的智慧,天生的就有某種特長,那就是意根的才能。凡是天生的,不用后天特意學的,都是意根的。
當我們實在分不清意根和意識的時候,就要考慮沒有意識是什么情況,意識作用微弱時是什么情況,意識剛剛出現(xiàn)和即將滅去是什么情況?這些情況全部都是意根特性的表現(xiàn)。
八、一念相續(xù)是意識心的還是意根的
二者同時都在起用,意識心一念相續(xù)時,是一種定境,心住一個境界,少于分別,傳遞給意根的信息就少,這時意根的攀緣就少了弱了,祂的注意力就能稍微集中一些,分別的慧力就強一些,同時祂的思量性也增強一些。如果以這種定力參禪和觀行*法,意根的作用就增強了,實證*法就容易些。意識要一念相續(xù),必須意根也要長時間的緣于這一念,否則意識就要消失,無法相續(xù)。凡是意根不緣的法,意識沒有理由單獨緣,因為根本就不能有意識?! ?/p>
九、意識有知性,意根也有知性,自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對錯,這就是證自證分。這是在說意根,是意根把第八識的功能和六個識的功能,都當作是意根自己的功能。意識的自知性,就是意識對自己的觀察,是意識了別意識,這個比較容易。而意識了別意根的知性,比較困難,意識不容易了別意根的知性,而意根了別自己,也不太容易。只有意識和意根煩惱消除、遮障消除,轉識成智,都有大智慧時,意識才能觀察到意根的運作,了知意根越來越多的性質和運行規(guī)則。
十、意識和意根在了別業(yè)種上的區(qū)別,比如自己今世與冤家相見,一定要報復冤家,是自己的意根想報復還是意識想報復呢?最開始一定是意根想報復,因為意根經歷了前世的事情,與業(yè)種相應,了知自己與冤家的因緣,所以一定是意根要報復。意識并不知道自己(意根)為什么仇恨冤家,但順從于意根也想報復時,就要想報復的辦法,付諸于行動。
意識有時有理智,有時無理智,有時想勸說意根,有時就自動當意根的幫兇。具體的報復措施由意識施設,辦法由意識思惟,手段由意識設計,最后由意根決定,一切行動由意根作主推動。如果意根不拍板,意識就不能采取報復的行動,意識的運作從來就沒有離開意根一絲毫,二者緊密相連,互相依靠。
十一、在了別業(yè)種時,如果意識能了別到,那是意識心隨著意根了別的,意根是依靠于如來藏了知的,但必須在意識入深定以后才行。意根對業(yè)種的了知表達不出來,意識了別業(yè)種以后就能描述出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是意根的了別,能詳細述說出來的是意識的了別。如果想要自己有大智慧,能清楚的了別業(yè)種,就要努力降伏煩惱,煩惱越輕微,遮障越小,智慧就越深利,六七識就能轉識成智,二者和合就能了知更多的法。
轉識成智是斷除煩惱以后的事情,在斷我見和明心見性,獲得初禪定以后的事情,轉識成智以后,意根意識的功能就得到很大程度的開發(fā)。修到無漏無煩惱,才能出生甚深的種子智慧;有煩惱時,心就有漏有遮障,智慧就低劣,看不清楚事實真相,看不透人事物理的本質。
十二、有重大的事情要發(fā)生,身心會提前出現(xiàn)各種反應是怎么回事
意根能了別業(yè)種,根據業(yè)種知道要發(fā)生重大的事情,于是色身就會出現(xiàn)異常反應,但是祂沒有名言,不能用語言文字明確表示出來,也沒有思想讓意識知道,意識就無法確切知道有什么事,也就不能采取具體的措施和對策,只能任由事情的發(fā)生,直到事情發(fā)生了,意識才了別到是怎么回事,還有提前一年就有預兆的,意識都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事情要發(fā)生。
意識能具體了別六塵境界,而意識不能直接清楚了別業(yè)種,業(yè)種還沒有完全現(xiàn)行時,還不屬于六塵境界,因此意識無法清楚了別。意根了別將要現(xiàn)行的業(yè)種,只能發(fā)出模糊不確切的信號,如身體的異常反應,內心的喜悅或者是恐慌不安,意識如果有智慧就能以此信號解讀出這些信息的內涵,但是一般人的意識比較愚木不伶俐,往往是解讀不出來的。
意根了別將要現(xiàn)行的業(yè)種以后,為什么會引發(fā)身心上的反應,比如說感覺胸悶煩躁、坐臥不寧等等征兆呢?因為意根執(zhí)身,祂有心理反應時就控制大腦神經元能直接牽動身體,讓身體出現(xiàn)各種變化。意根在腦部活動,了別大腦中的全部法塵,包括六塵的信息,祂的識心一動,就能直接牽動腦部的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再同時快速的擴散到全身,全身就會出現(xiàn)反應。
意根的識心認知不同,感受和情緒就不同,觸動著大腦的神經系統(tǒng)就出現(xiàn)不同的反應,身體的反應和活動就不同。有*力加持時,意識不知道,而意根知道,就會促使身體出現(xiàn)各種反應,有麻酥酥的感覺,內心喜悅,淚水直涌。念*念經念咒時出現(xiàn)的感應,都是意根感應出來的,意識卻不知道。當我們打坐坐到心里非常靜時,就能體會到心里只要有反應有情緒,腦部的神經就跳動起來,幾乎同時身體就有各種反應,這說明意根一直在調控著色身。
十三、意根思量與意識思惟的區(qū)別
二者思惟量度,一個(意根)籠統(tǒng),一個(意識)細致;一個(意根)深,一個(意識)淺;一個(意根)可連續(xù)不斷,一個(意識)斷續(xù);一個(意根)更有是全局總體性的,一個(意識)是片面局部性的;一個(意根)與前世經驗經歷能連接起來,一個(意識)最多能帶有當世的經驗;一個(意根)快速伶俐,一個(意識)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意根需要掌握人事物理的全局和概貌,貫通古往今來,具有總體的決策權作主權,因此祂的思量不可能深入細致到事理的細微處,這需要意識做參謀和助手,依靠意識的細心了別和分析思惟才能清楚。而意識作為意根了別六塵境界的工具,只能配合意根,彌補意根的不足,為意根提供詳細的資料,滿足意根所需,因此思惟就要很細密和具體。
意根了別六塵境界的智慧不強,由其所處的領導地位來決定,因為意根能見一切法,默容一切法,需要思量管理一切法的全貌和總體,導致祂對于塵境不能再做具體而細致的了別思量,而且這部分有意識可以分擔和佐助,二者配合一下就可以了。而意識相對于意根,了別的內容相對就少些,而且還可以專注了別,因此就能了別清楚和透徹,局部智慧力就強。
意根的恒審思量性永不停息,只要第八識能變現(xiàn)出的法塵,意根都可以緣到,然后就能思量。而意識的思惟就斷斷續(xù)續(xù)的,要受許多條件限制,條件不具足,意識就不能出現(xiàn),或者不能思惟。
十四、意根在定中定外都不能代替意識作推理分析思惟,意根的思量與意識的思惟有一定的差別。推理、分析、思惟是意識的功能體性,這是很明顯的,意識與語言文字覺觀相應,意根不能作推理分析這樣細膩的思惟活動。意根那種特殊的思量、量度、度量方式,意識也不容易發(fā)現(xiàn)和掌握,即使證得了意根,了別了意根的運作,意根的那種思量方式,也很難觀察和掌握。
意根不一定比意識更有智慧,這要看在哪方面,在了別六塵境界方面,意根沒有意識有智慧,沒有意識有細致入微的了別性,沒有意識了別更清晰更透徹。但是意根由于無始劫以來沒有滅過,經歷過無窮無盡的事件,其經驗和智慧也非常豐富,有時了別重大問題要比意識更有智慧性,是經驗老道的原因。
一切法都是由意根作主抉擇的,意根又相信現(xiàn)量觀察,只能相信自己的思量性,那么要想實證某些法,就要想辦法讓意根自己親自思量,親自參與其中,其思量的結果,意根就直接認可了,不用經過其它程序,比較快捷。
十五、每個人都應該多磨礪一下自己的頭腦,少磨嘴皮子。動腦總比動嘴強得多,因為有一個強有力的頭腦,才能獲得智慧和福德。大腦的功能以意根為主,嘴皮子是意識的功夫,哪個功能更強大,更能解決問題?動腦子很累,動嘴皮子不費勁,很多人就不動腦子,只動嘴皮子。動嘴皮子能解決什么問題?思惟深邃者言語少,話多之人思惟淺,一個是意根用的多,一個是意識用的多。意根與意識的關系就是如此,此消彼長,一個深,一個淺。是深好還是淺好?
十六、*說:汝意不可信,慎勿信汝意,證阿羅漢果才能信汝意。
信,分為深信和淺信,真信和假信。深信和真信就是意根內心深處的相信,淺信和假信就是意識層面的膚淺的相信,意識故意裝信而意根并不相信。意,一個是意根內心深處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一個是意識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
相信自己的意思,有不同層次的區(qū)別:一、意識相信意根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二、意根相信意識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三、意識相信意識自己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四、意根相信意根自己的知見、觀點、看法和主張。這是意根的證自證分功能。再加上,意識相信時,意根并不相信,意根相信時,意識卻不相信等等諸多情況。
因為意根有根深蒂固的無明和染污,有根深蒂固的我見和邪見,無始無明與生俱來,不可扭轉;可是因為無明,眾生的意根卻深深的相信自己的邪見,不肯受化,以至于生生世世主導意識具有邪見,造作無明業(yè)染污業(yè),生死輪回不斷。世尊為度此類眾生,讓眾生回光返照自己的無明煩惱,就告誡眾生,不要相信自己固有的知見,等修證到四果阿羅漢,斷盡我見我執(zhí),心得清凈,智慧解脫時,才能相信自己的知見和觀點。在此之前,由于煩惱的遮障,智慧不足,知見不正,如果對自己的知見深信不疑的話,就無法出離無明坑,得以解脫生死。
十七、意根因為有遍計所執(zhí)性,也有自己獨特的思量性,當意識不起用時,意根可能還在獨自不斷的思量著,不斷的執(zhí)取著,不肯放舍,到一定時候,意識就可能突然明白某件事情、某個道理,突然就想起了某些人事物,這是意根執(zhí)取思量的結果。比如說,接觸到某個問題,意識心沒有想明白就放棄了,也可能不想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意識心突然就明白了,原來是這么回事。這是誰的作用呢?這是意根的作用,祂在背后暗暗的思量著,并沒有與意識一起放棄,最后終于思量出結果,意識就明白了。
再比如有時好多年前的事情,意識根本不想了,早已忘了,可是在某個瞬間,意識卻突然想起來了,意識從來沒有思惟過,沒有惦念過,這是怎么想起來的呢?原來是意根一直攀緣這件事,遇緣就把這個信息丟給意識了別,是意根在背后暗暗的執(zhí)取出來的。還有在打坐時,意識靜下來,幾乎不思惟,沒有了心念,可是突然就能想起兒時的不重要的事情,這是誰弄出來的?是意根執(zhí)取攀緣出來的。
意根因為沒有降伏自心,還在到處攀緣作意,不肯停歇,不懂得萬法虛妄的道理,什么法都會執(zhí)著和執(zhí)取,六識就會很繁亂,不寂靜,身口意就不清凈。只有用萬法虛妄之理不斷的熏染意根,意根才能逐漸的消除其遍計所執(zhí)性,少于攀緣作意,身口意就清凈了。學*思惟觀行*法,要深入到意根,多利用意根的優(yōu)勢,多發(fā)揮意根的功能作用,多深入到意根,所有的*法就能很快的實證,就能獲得大智慧。
十八、不信*的那些人,也跟著喊無我,好像真知道無我似的,其實根本什么也不懂,那個意識心,顯得特別虛假,非常不實在,其實心里時時處處都是我。這種人口是心非,心口不一,意識與意根嚴重不一致。
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的意思,口業(yè)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心,指意根,有些時候,意識與意根不一致,意識是浮淺的表面作用,意根是深層次的心理作用??诶镎f是,心里不認為是,意識是浮淺的口行,意根是深層次的心行。那么看一個人是敷衍塞責,還是真誠以待,就知道此人說話是停留在意識表面層次,還是來自于深層次的意根。中國漢字詞語的組合,也反應出了心理學,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有符合*法道理的。
十九、問: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指的是意識,意識不能同時思考或進行兩件事。但是意根遍緣一切法,或者是一個法尚未攀緣完,又攀緣另一個法,因為間隔時間為剎那,時間太短;也可以理解為同時攀緣多法,在這其中是否就是區(qū)分意識和意根的好時機?
答:世俗法里講的一心不能二用,意思是一心如果是二用多用,用的就不好,精力分散,心就粗燥,了別不細致不清楚,思惟不清楚,不能出智慧。實際上意識六識是可以二用、三用和多用的,因為普通人的定力很差,慧力也很差,精力稍微分散,對六塵境界就了別不清楚,考慮問題就不細致不周密,表現(xiàn)為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稀里糊涂、不知所以然,智慧比較低劣。
意識心沒有禪定的訓練時,要想思量考慮好某個事情,必須專一思惟,否則就考慮不清楚。當意識有訓練定力好時,可以一心多用,同時緣幾個法,有些時候也能做得好,而定力非常較好時,時時都能一心多用。比如世俗法中所說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是這樣,只是不能太細思惟,在總體上都能安排好。比如說有的人在大事臨頭時,往往表現(xiàn)很鎮(zhèn)靜,此時所有的精力能力都調動發(fā)揮了出來,各種事情考慮安排得很周密,大腦高度旋轉,工作速度驚人。世俗人做工作時有時也是這樣,各人的精力能力大不相同,定慧就有區(qū)別。
意根同時能攀緣很多個法,并且也能剎那連續(xù)、相繼不斷的攀緣多個法。如果祂要攀緣六塵上的法,意識必然隨之了別,所以意識也是能攀緣多個法。區(qū)別意識和意根,還是要在作主性上、作決定上區(qū)分比較容易,在習氣、慣性作用上容易區(qū)分,在突然間發(fā)生事情時,容易區(qū)別意識和意根的作用,在淺層次的心理作用和深層次的心理作用上比較容易區(qū)分意識和意根。
二十、感應的事,還是意根的事,意根隨如來藏無所不知,只是意識不知而已。當意根知道某些特別的事情,就有色身或者情緒上的反應,渾身毛骨悚然,莫名其妙的喜悅,內心焦躁不安,內心惶惶,神情肅然等等。人們所做的一切秘密事,能瞞得了意識,瞞不了意根和如來藏,因此未來都有果報。人們之間不知不覺的疏遠和不知不覺的親近,就是因為意識所不知道的某些事情。所以我們要善于守攝自心,不犯絲毫,心地清凈,業(yè)種清凈,果報就清凈。
二十一、意根做主宰,一方面也要聽從意識的分析判斷和決定,然后再加以思量抉擇,作主作決定,指揮六識的身口意行。比如當貪嗔癡煩惱現(xiàn)前時,意識能理智的思惟說:這樣煩惱很不好,修行人不該有貪嗔癡煩惱,趕快冷靜的降伏自己,這一想法傳遞給意根,意根就會思量說:是不好,那就不要再有這樣的心行了,于是在身口意行上就有所收斂。
起思惟、分析、判斷的是意識心,意識有反觀力,能反觀到自心煩惱,意根很難反觀自心的心行,因此就要依賴意識的理智來暗示和督促自己,然后再小心的作主作決定。意根也是第八識輸送識種子生出來的,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不能自主,因此也沒有自性。
意識學*明理以后再熏意根,意根受熏就決定改變自己。第六識和第七識這兩個識,雖然都是識,面對的內相分法塵是一樣的,可是體性卻有很多不同,多細心思惟二者的區(qū)別,慢慢就能把二者區(qū)分開,不再混淆不清了。
二十二、有人說:給意根什么暗示,意根就會實現(xiàn)什么,不管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意根沒有道德認知,沒有對錯感覺,只有慣性習性。意識有道德約束,有羞恥心,有責任感,所有這一切,意根都不具備,也無法具備。意根是直心,祂積累了無始劫來的所作所為的痕跡,只要當機,就去實施,當中沒有任何對錯、高低、責任、榮譽、所失、所得等的價值約束。本能、直覺、率性等等都是意根的體性,祂不掩飾、不妝扮自己,沒有虛情假意,沒有功利成份。這些說得都對。
意根主要是無記性的,不知善惡觀念,沒有是非判斷力,從這點上看,祂的了別慧劣。意根屬于最原始性的,原始性的也單純,也愚癡,也直性,也渾厚,也深沉,也智慧,也伶俐,看祂從前和現(xiàn)在熏習了什么, 是否被熏習成就而論。
意識狡猾,聰明智慧,心不直;但也正直,也純潔無瑕,也坦誠,這也要看從前和現(xiàn)在熏習了什么。意識也善也惡,惡時,也許比意根惡,能教唆意根;善時比意根善,能引導意根。意識愚癡時可能比意根愚癡,智慧時比意根有智慧得多。
意識比較心機,因為祂有思惟分析使計謀的能力。如果別人想刺探自己的隱私,意識在清醒時絕對要隱藏;意識在不清醒時,意根就不能被意識教唆,有什么就顯露什么,不會隱藏,因為祂判斷不了善惡利弊,沒有價值取向,比較真純。
二十三、一切法雖然由意根遙控,但是顯現(xiàn)和變現(xiàn)卻由如來藏作主。遙控器無論怎樣指揮,最終還是由熒屏顯示。讓哪個識生起,是如來藏的功能,不是意根思心所的作用。意根只管決定見聽嘗觸就行了,如果祂想見色,如來藏就自動配合,在此種色塵上出生眼識意識,意根不想看時,就轉移注意力,不作意,不抉擇,識種子就在此種色法上消失,或者是不在此種色法上出生,這是如來藏法爾如是的功能。
至于如來藏流注出識種子,為什么會分別形成七個識,這還是個極大的秘密。 意識能具體分別名相和概念,意根卻沒有名言概念。祂就像如來藏一樣,如來藏雖然能變現(xiàn)出不同的六塵境界,祂也分不清楚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名言,不懂概念。意根大概也如此,只知道對應境界,具體也不知道色聲香味觸法的概念,不會歸類。就像機器人能做很多事,但是它也分不清楚究竟做了什么,為什么要做,只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
機器人的程序是人為設計的,如來藏的運行程序和法則卻沒有人設計,七個識的運行法則也沒有人設計,無始劫以來一直是這樣,叫作法爾如是,但是七個識的法爾如是和運行規(guī)則隨著修行能有所改變,如來藏的法爾如是無法改變。雖然成*以后的如來藏功能作用與眾生的如來藏有所區(qū)別,但那只是恢復本來面目。
在一切法上不僅有*性的運作,也有如來藏本體的運作。因為如來藏有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祂就有識別性,有祂特有的功能作用。如來藏雖然有識別性,但是祂無心,不能識別具體的內涵,不會把六塵分別出色聲香味觸法來,不像六識的那種分別性。人類的語言很難表達這些內容,只能意會,無法如實細致的言傳。意根的了別性是介于如來藏和六識中間,比如來藏具體,比六識概略。
二十四、意根對一切事情都能作主,但很多時候也要聽從意識的知見看法,所以意識有時能說服引導意根。意識通過分析思惟等等心理活動,把分析的結果傳遞給意根,意根了知后,就要思量如何處理,采取什么辦法,然后作出決定,六識就要服從決定。
理智,通常是指意識心,因為意識能了別具體六塵境界,能對六塵境界分析、思考,從而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斷和抉擇。如果不經過意識的思惟就作出沖動性反應的,就是意根。不用頭腦分析思惟馬上就應對的,都是意根的沖動性和慣性作用。意識有愚癡性時,往往不能或者不習慣于思惟分析,就讓意根直接做決定,那是按照意根的習氣做出的,往往是錯誤的,有煩惱性的。后來意識覺醒了,認為那樣做可能不對,于是把分析的過程和結果傳遞給意根,意根了知后就重新思量該如何做最合適。有些時候,事情太急了,意識來不及思考,意根就根據自己的慣性和經驗,直接作出反應,比如突然剎車,手被咬被燙,突然甩手等等應急措施。
二十五、顯境名言的意思是,七識心與心所法,能夠共同的把各種境界烘托顯現(xiàn)出來,讓他人理解和明了。七識心都有這個功能,不僅僅是意根有這個功能。表義名言,用字、詞、句把內心的思想和境界表達出來,以讓他人理解和明了。這是意識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意根沒有,五識也沒有。
表義名言,分為語言文字和覺觀思惟,覺觀思惟也是意識的特性,意識能明了六塵境界,之后就能對六塵境界起覺觀,起思惟。意根沒有這種表面的功能作用,祂所起的作用是隱蔽的、深邃的、暗暗的、難以覺察的,其作用相當大。如果兩個識的識種子少于分流,少于分別其他法塵,那么了別慧就能更加強大,其作用力也相當大,能攻克一切法。當定力增強時,六七識的顯境名言作用突出,意根的作用突出出來,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發(fā)揮,其了別功能就會更加強大,對一切法可能都能思惟透徹,智慧涌發(fā)。
二十六、從任何一個方面任何一個角度來看,意根就是眾生真正為依托的假我,是最主要的我,而且這個我一直都在把五陰身當作我,把六識的功能作用當作我,把第八識的功能作用當作我,認為所有的功德作用都是祂的功德作用,一切法的作用都是祂的作用。
意識也是一個假我,有明顯的見聞覺知作用,眾生都是以意識的見聞覺知為主,以意識的行為造作為主,當意識沒有見聞覺知時就說我沒有見聞覺知了,當意識沒有行為造作時,就說我不能說話不能思想了。這個眾生就是意根,祂依賴著意識的見聞覺知和行為造作,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和意愿,沒有意識和意識的行為造作的時候,意根就無法在六塵當中有所作為,五陰身表面的功能作用也就消失。這是意根所不情愿的事情,所以修定讓六識少于造作或者不造作,意根一開始是受不了的,修定就很困難,意根總是要掙扎著反抗。
從另一面來說,意識的見聞覺知和行為造作,都是意根支配和主導的結果,兩個識一明一暗的互相配合著,幾乎所有人都把這一切活動當作是意識單獨的活動,絲毫觀察不出意根隱秘的作用,埋沒了意根的功德,不知道意根是這些活動的主宰,不知道意根才是主人,是眾生真正的假我,解決意根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二十七、其實很多人是能夠觀察到自己意根的,只是不知道那個心那個作用就是意根,因為分不清意識和意根,就把意識和意根混合為一個整體我,變成為自己觀察自己心的各種狀況。
比如說,意識觀察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如何,里面有意識的能力感受,也有意根的能力感受,而通通都當作意識的能力感受。再比如意識觀察自己是否能接受某種觀點看法,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非常想接受愿意接受,可是內心還不能接受,愿意接受的就是意識,不能接受的就是意根,而不知道是意根不愿意,還以為是所謂的自己不愿意。意識如果發(fā)現(xiàn)了自己改變了認知和觀念,愿意接受某種建議,改變了觀念和認知的就是意根,意識還是以為所謂的自己,不知道是意根。
這些事例非常多,說明意識是能夠觀察到意根,就是分不清意識和意根,往往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如果說其中有意根的作用,那么大多數(shù)人就反對說:不對,那是意識。這恰恰說明了大多數(shù)人都把意根與意識弄混了,分不清哪個是哪個,煩惱遮障,智慧不足,沒有轉識成智之故。
二十八、造夢師是如來藏,祂根據意根的心思、心念和想法而造夢,造出夢以后,意根在夢里就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是在夢里,對于夢里的境界還是很執(zhí)著貪愛,誤導意識在夢里造作。意識也分辨不出夢里夢外,就對夢境生出歡喜和憂悲苦惱的覺受,認境為真。意根里有很多的機密,都是從如來藏那里得來的,意識僅僅了解極少一部分,也許一點也不了解,因此才說意根有機密。
意根管理著如來藏的庫房,看守著如來藏,意識管理著意根的庫房,看守著意根。被看守的人有財寶,看守的人享受財寶;被看守的人是主,有大用,看守的人是奴,靠主吃飯。
二十九、心口不一時口說與心想分別對應哪個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口是心非、心口不一的情況,譬如內心嗔恨某甲,表現(xiàn)出來的口行身行卻是慈悲與關愛,隱藏了內心的真實想法。那么這種內心的真實想法是意識的心行還是意根的心行?我們普通人能反觀到這種狀況,應該屬于意識,真實的內心與意根相應,應該屬于意根。但是意根是作主識,表現(xiàn)出來的口行身行是六識隨順意根的結果,那么這種慈悲與關愛也應該是意根的心行才對??晌覀兎从^到的所謂內心真實想法即嗔恨某甲,卻表現(xiàn)為慈悲和關愛,并不是內心的真實想法。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當意識與意根的心行不一致的時候,意識的力量強大能壓過意根,意根就不得不順從意識的心思,允許意識按照祂自己的想法說話表達自己,但意根在做事時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本意,這樣意識的行為僅僅代表自己,不代表意根。不是意根的意思就是弄虛作假,心口不一,世俗所說的不是摸著自己的心說話就是這樣,意識不按照意根的本意說話表態(tài)。那這時候應該明明心里是嗔恨,可意識不愿意把嗔恨的心理表現(xiàn)出來讓人知道,因為如果別人知道了,就會認為自己不好沒有德行,于是意識為了顯示自己有德行,就表現(xiàn)為對人很慈悲和關愛的樣子,為了讓他人對自己有好印象好的評價。
假裝的時候,完全是意識的偽裝,意識能想出計策或者是陰謀詭計,強制意根同意,意根在沒有主意的情況下,也聽從意識的安排。一旦意識放松了警惕,不再看管意根,意根就會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行事,這就現(xiàn)原形了。沒有意識偽裝的心行才是每個人真真正正的德行和修為,這時候意根有沒有修行,就能看得出來了。
意識對意根能起一定的作用,如果意識的主意和想法順應意根的心行,意根就會完全同意,非常迅速的就能拍板做決定,沒有猶豫。如果意識不順應意根的心行,意根就要考慮考慮思量思量,再做決定;如果意識的分析力特別強,說服力也強,意根雖然不太贊成,也會勉強同意;如果意根的立場非常堅定,那么意識就無法讓意根順從和同意;如果意根非常固執(zhí),意識也無法說動意根。
如果意根不受意識控制,完全按照自己的心行行事,這個人就會很豪放,很天真,很淳樸,很任性,很固執(zhí),表現(xiàn)的都是自己的本色,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個性很強。如果有意識調控,那意根就不能完全表現(xiàn)自己的本色了,要有不同程度的偽裝,尤其是在人前,在有厲害關系的人前,一定要偽裝一下。這是意根還不夠好,所以才需要偽裝,有在意的人和事,就不能率性而為。
一個人的本性如果是撒謊成性謊言累累,說明意根的本質很惡劣,如果意識不加以調控,就永遠不能改變,如果意根沒有撒謊的習慣,不喜歡撒謊,有的時候意識偏要撒謊,遮掩一些事實,這就是偽裝,意識對意根進行邪教導。
三十、有懊惱自責的心是哪個
早上起床時一個心想起床,一個心不想起床,結果是沒有起來,把重要的事情耽擱了,然后就生氣懊惱自責,哪個心想起床》哪個心不想起床?誰在懊惱,誰在自責,誰在生氣?
意識有理智,意根沒有理智比意識要貪,貪韻味貪感受。早晨醒過來之后,意識理智,覺得應該起床,早點收拾好出門辦事去??墒且飧驗樨濏嵨?,就顯得比較懶,不決定起床,貪著舒服的感受。因為意根是作主識,不想起床就會繼續(xù)躺著,最后意識的理智越來越大,不斷暗示意根應該起床了,最后意根明白必須起床準備,不能再貪著了,于是不得不決定起床穿衣服。這個決定如來藏照辦,六識就配合起床。從這個事例看出,意根有受,不一定是舍受。
因為晚起床耽誤了事,最開始生氣懊惱自責的一定是意識,因為意識思惟能力強,知道耽誤了什么事,有多重要。意識懊惱自責之后,意根也就知道了自己的過錯,可能也要后悔自責。如果意根不后悔自責,只是意識單獨后悔,意根就不會改變,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同樣賴床不起來。
很多人出錯懺悔自責,過后還會犯,那就是意識懺悔自責,意根不懺悔,錯誤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反復復犯,不長記性。犯了改改了犯,就是意識,以后不再輕易犯錯,就是意根長記性了。肉改骨頭不改,說明是意識表面的改,意根不改不承認有錯。
意識明白什么道理,想做到,但不能作主,必須說服意根同意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強迫意根同意,意根同意就決定,于是就做到了。如果是意根勉強同意,心里還不愿意,同樣的事下次不一定能做得到。意根如果沒有明理,經常被意識強迫,意根心理就有怨氣,怨氣早晚會爆發(fā)出來,如果不爆發(fā)心理就會郁悶不已。意識沒有說服意根的時候,一旦放松督導,意根的本來習氣就現(xiàn)前。所以意識造假,不能長久,總有露餡的時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