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晚清四大藏書樓而說,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和浙江歸安陸氏“皕宋樓”在近代數次戰(zhàn)亂中慘遭厄運,令世人嘆息,而與前兩座藏書樓相比,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和浙江錢塘(今杭州)丁氏“八千卷樓”歷經歷史上的多次浩劫卻能幸存下來,不能不說是亂世中的大幸。
鐵琴銅劍樓是江蘇常熟藏書家族瞿氏的藏書樓,最值得一提的是瞿氏家族成員瞿啟甲。在保全祖先藏書的過程中,他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1923年,常熟地區(qū)遭遇軍閥混戰(zhàn),瞿啟甲擔憂戰(zhàn)爭危及鐵琴銅劍樓藏書的安全,于1924年冬購買中號牛皮紙數令包扎鐵琴銅劍樓的藏書,并用夾板捆固,趁夜冒險將書轉移到上海密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9年,鐵琴銅劍樓的藏書遭遇了“人禍”——有人誣陷瞿啟甲欲重蹈“皕宋樓”的覆轍,將密藏于上海的典籍賣給日本。當時的國民政府下令緊急處理,欲將瞿氏存在上海的善本書籍予以查封。之后,在蔡元培等人的聯名具保下,證明所控純屬謠傳,瞿氏藏書才平安無恙。1937年秋,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日軍對常熟狂肆轟炸,瞿氏在常熟的住宅大多被毀,所留書籍文物悉成灰燼,幸而善本書由于存在上海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新中國成立后,瞿啟甲的后人將藏書獻給中央人民政府,鐵琴銅劍樓也得到了修繕,作為古跡為人瞻仰。
與鐵琴銅劍樓的經歷相似,“八千卷樓”藏書的保存也相當不易。“八千卷樓”的主人丁丙家是杭州的藏書世家,丁丙的祖父丁國典生前搜求書籍,丁丙自幼勤奮好學,也養(yǎng)成了愛書和讀書的習慣?!鞍饲Ь順恰辈貢疃鄷r達二十萬卷,其中有宋刻本四十種、元刻本百余種。丁丙之所以名垂后世,不僅因他愛書、藏書,而且在戰(zhàn)亂年代他還傾力護書,保護了清代文瀾閣《四庫全書》。
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讓丁丙“八千卷樓”中的藏書受到損失,之后,他苦心掇拾,鈔補遺殘,盡力恢復藏書樓原貌。那時杭州文瀾閣的《四庫全書》有的被燒,有的被人盜走,可謂損失殆盡。丁丙剛從杭州城里逃出時,走到一個小鎮(zhèn)上買東西,偶然發(fā)現用來包裝食物的紙全是《四庫全書》的書頁。他大吃一驚,于是便借為父修墓的機會,在半夜冒著生命危險潛身到西湖之濱的文瀾閣,把殘留的《四庫全書》用繩子捆成了八百多捆,找來馬車偷偷運出城外,一路歷經各種艱險,他始終與書形影不離,最后送到上海,妥善保護起來。太平軍失敗后,丁丙又把《四庫全書》從上海運回杭州,成就了當年一段護書的佳話。
之后由于戰(zhàn)亂,丁丙退居上海,因經商失敗,虧欠巨額債務無法償還,當時清朝兩江總督端方久仰丁丙事跡,得知他的經濟狀況,奏請政府以高價把丁丙藏書全部買下,存于南京江南圖書館,就這樣,“八千卷樓”藏書保存了下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