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15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16
【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dan)兮其若海,飉(liao)兮若無止。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5.2“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dan)兮其若海,飉(liao)兮若無止”,老子接著用了九個排比句,連續(xù)用豫象猶猢做客化冰樸木曠谷濁水澹海飂風作比喻,具體描述修道者的作為。
“豫”有謹慎小心之義,《周易》第15卦叫豫卦,春天來了雷出地奮,自然界雷龍出世大地振奮,預示著人世間偉人降臨民眾歡呼,天地神人普天同慶。象征一個人初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可被鮮花掌聲沖昏了頭腦,還須更加謹慎避免樂極生悲,所以“豫”既有歡慶享樂之義,也有豫防謹慎之義?!霸ァ弊謴摹坝琛睆摹跋蟆保坝琛笔侨チ思忸^的矛,“象”是溫和的龐然大物,比喻人民的大救星雖然借此行軍征伐但不是殘暴之人,雖然強壯但和大象一樣仁慈溫和。老子用“豫”字有兩層含義,一是把得道圣人比成是大象,二是有謹慎之義。冬天的冰面雖然能夠撐得住人和馬,但大象有可能掉入冰窟窿,成語“如履薄冰”和“豫兮若冬涉川”的意境一樣。老子說,他們做事絕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慮三思而后行,謹慎得如同大象這個龐然大物冬天要涉過冰川,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是為“豫兮若冬涉川”。
我們常說“猶豫”,“猶”指的是一種猴子,名叫猶猢,最為機警?!八泥彙睂τ诤镒邮侵溉祟惡推渌鼊游?,對于人來說則指外人和鄰居鄰國。老子說,他們思慮周祥慎謀善斷,細心洞察世間萬象,警覺得猶如猶猢懼怕四鄰,提心吊膽小心翼翼,是為“猶兮若畏四鄰”。
“儼”字從“人”從“嚴”,拘謹恭敬之貌。他們待人處事都很恭敬,隨時隨地絕不馬虎,即使夜深人靜沒有外人,也好像面對著祖宗神靈,就像做客那么莊重嚴肅,自尊自重嚴于律己,是為“儼兮其若客”。
“渙”是飄逸灑脫渙散,與上句合起來是說有時拘謹有時卻灑脫。修道者也有怡然自得灑脫的一面,就像春天來了冰山雪塊融化散開,變成清流普潤大地,既有人格之莊重,又有胸襟之瀟灑,是為“渙兮若冰之將釋”。
“樸”是《道德經》的常用字,繁體字為“檏”,從“木”從“菐”,既指未經雕琢的整塊寶玉,也指未劈開的整木,象征未被塵世污染的純真人性。修道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樸實無華,既像一塊被頑石包裹的璞玉,也像一根沾滿泥土的沉香木,外表其貌不揚,里面其實卻含藏無價之寶,是為“敦兮其若樸”。
“谷”在《道德經》中指山谷溪谷,是萬物產育之門,幽深曠達,也可形容人虛懷若谷能容納他人它物。修道者的思想豁達空靈,如同山谷一樣寬廣曠大,虛懷若谷,幽深源長,是為“曠兮其若谷”。
修道之人不會刻意展現自己,用不著裝模作樣故作姿態(tài),表面上給人以昏頭昏腦渾渾噩噩的感覺,混混濁濁好像是一潭濁水,是為“混兮其若濁”。
“澹”讀作(dan),水波舒緩恬靜安然,曹操《觀滄?!吩娫弧八五e?,山島竦峙”,修道者有時是如此的恬靜而遼闊,高雅而淡定,像大海一樣蒙蒙蒼蒼浩浩淼淼,故稱“澹兮其若?!薄?/p>
“飉”讀作(liao),從“風”隨風飄蕩,從“尞”風聲清亮,“尞”的本義是“長”,引申為“遠”,從“尞”的字大都有此義,比如嘹是聲音傳得很遠,燎是火燒的很遠,瞭是眼睛看得很遠。那么“飉”既指風刮得很遠,又指風聲很清亮。老子說,道有時如大海般寧靜,有時卻又那樣地迅猛健動,大風起兮云飛揚,狂卷塵世而不止息,風聲清亮象征高風亮節(jié),故稱“飉兮若無止”。
蘇東坡《前赤壁賦》中描寫道“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i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大意是,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江面曠遠啊,船兒象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么地方。想必蘇東坡是直接取法于“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的意境。
《道德經》中共有兩處“澹(dan)兮其若海,飉(liao)兮若無止”,另一處在第20章,但兩章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同樣的話語放在不同的地方,就能展現不一樣的意境。在第20章是說行蹤飄忽不定,有時像融入寬廣的大海任其漂流,而內心卻波濤洶涌。有時又跟隨著大風四處飄蕩,呼嘯著無處停留。
綜上所述,老子用了九個排比句,連續(xù)用豫象猶猢做客化冰樸木曠谷濁水澹海飉風作比喻,具體描述修道者的作為。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