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外國文化中沒有書法藝術(shù),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特有產(chǎn)物?
書法并不是一種普遍存在于全球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事實上,它只存在于中國和一些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在歐美等地都是沒有這種傳統(tǒng)的,他們雖然也講究寫字漂亮,但是并沒有將書法當(dāng)成一種藝術(shù)形式。
事實上,如今的國際市場上,書法的熱度雖然很高,但是它們的買家也往往都是中國人,曾鞏、蘇軾、宋徽宗,這些人的書法作品個個價值不菲,但是基本上也都是中國人在買賣。有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為什么除了中國文化的地區(qū),其它地區(qū)都不講究書法藝術(shù)呢?書法不是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圖的畫,無行的舞,無聲的樂”嗎?
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漢字的獨特性,漢字是一種有著4000年以上歷史的文字,從最早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標準簡體漢字,它中間是沒有斷過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無論甲骨文還是漢字都是一種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表意文字,而不是表音文字,也就是說,它是可以被當(dāng)成符號和概念來使用的。簡單舉個例子,漢字就好比阿拉伯?dāng)?shù)字中的“1”,雖然在中國它被叫做“yi”,在英語中它被發(fā)音為“one”,但是它都是可以在全世界通用的。
也就是說,中國雖然幅員遼闊,國內(nèi)有1000種以上的方言,大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只要一寫起漢字來,大家總是可以無障礙溝通交流的。而英語這種表音文字就不行了,念法的不同會導(dǎo)致寫法的不同,反之也是如此。
表音文字是由字母組成的,比如英語就是26個字母,雖然組合起來形成的單詞也有很多,但是它們都是由這26個簡單的英文字母組成的,這26個字母再怎么寫,也不會寫出花來。而中文這種象形文字就不一樣了。古老的象形文字并不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古埃及文字,東巴象形文等,但是它們都消亡了。
漢字的這種象形文字的特征讓它具備了既可以表意,也可以表形的特征,所以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河圖洛書”,出現(xiàn)了書畫同源的理論,文字不僅被用來闡述某些事物,表達某種情緒,甚至它本身就是具備情緒的,比如顏真卿先生的那篇《祭侄文稿》,不僅內(nèi)容寫的情深意切,書法本身用筆也是情如潮涌,氣勢磅礴,一氣呵成,和文章的悲痛之情相輔相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