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共和國的歷史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一個半月以后的1917年12月6日,芬蘭議會批準了芬蘭獨立宣言。
12天后的12月18日,蘇俄人民委員會通過了主席列寧親筆簽署的一項法令,承認芬蘭獨立。
就在蘇俄承認芬蘭獨立后的1918年1月27日,芬蘭紅軍在赫爾辛基舉行了起義,這一天也被認為是芬蘭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之日。就在同一天,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芬蘭文:Suomen sosialistinen ty?v?entasavalta)宣告成立。
后來,芬蘭紅軍試圖向北推進,可惜沒有成功。到了3月初,由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將軍指揮的芬蘭白軍開始反攻。
1918年3月5日,德國軍隊在奧蘭群島登陸;4月3日,由呂迪格·馮·德戈爾茨將軍率領的一支約9500人的遠征軍在漢科半島登陸,從背后對芬蘭紅軍發(fā)起進攻,并于4月13日占領赫爾辛基。
4月19日,拉赫蒂被芬蘭白軍占領,芬蘭紅軍因此被攔腰斬斷,首尾不得相顧。
4月26日,芬蘭蘇維埃政府逃往彼得格勒,同一天,芬蘭白軍占領了維普里(即今俄羅斯維堡),并大肆屠殺俄羅斯平民和沒來得及撤離的芬蘭紅軍。
至此,芬蘭內(nèi)戰(zhàn)實際上已經(jīng)結束了,5月7日,芬蘭紅軍殘部在卡累利阿地峽被擊敗,1918年5月16日,赫爾辛基舉行了勝利閱兵式。
在獲得獨立并與打敗芬蘭紅軍之后,芬蘭政府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其疆域僅限于從前的芬蘭大公國了。
當時,在芬蘭知識分子中,泛芬蘭主義思潮盛行,主張芬蘭-烏戈爾民族統(tǒng)一并建立疆域囊括這些民族所居住地區(qū)的大芬蘭國。這一思潮在包括科拉半島在內(nèi)的卡累利阿、彼得格勒近郊的英格里亞和愛沙尼亞頗受歡迎。
當時,俄羅斯帝國已經(jīng)崩潰了,在其原有領土上誕生了新的國家,這些國家當時已經(jīng)在考慮未來的領土擴張計劃了。
芬蘭內(nèi)戰(zhàn)期間,芬蘭領導層的如意算盤就是,不但要將蘇俄紅軍逐出芬蘭本土,而且還要在不久的將來把他們逐出芬蘭圖謀吞并的土地。
因此,1918年2月23日,時任芬蘭軍事委員會主席兼芬蘭白軍總司令的曼納海姆在安特雷亞(即今俄羅斯卡緬諾戈爾斯克)火車站宣讀了所謂的“仗劍誓言”,其中有這么幾句話:
我不會收起我的利劍……直到列寧的最后一個士兵和無賴滾出芬蘭和東卡累利阿。
雖然沒有正式向蘇俄宣戰(zhàn),但是,早在1月中旬,也就是芬蘭內(nèi)戰(zhàn)開始前,芬蘭就一直在秘密向卡累利阿派出小股武裝,其任務是實際占領卡累利阿并協(xié)助芬蘭軍隊發(fā)動進攻,隨后這些小股武裝占領了凱姆市和烏赫塔鎮(zhèn)(即今俄羅斯卡勒瓦拉鎮(zhèn))。
3月6日,當時還在芬蘭紅軍手中的赫爾辛基成立了一個卡累利阿臨時委員會。
3月15 日,曼納海姆批準了瓦勒尼烏斯計劃,按照該計劃的設想,芬蘭軍隊將進入卡累利阿并奪取佩琴加 - 科拉半島 - 白海 - 維戈澤羅湖 - 奧涅加湖 - 斯維里河 - 拉多加湖一線的俄羅斯領土。芬蘭軍隊各部的如意算盤是,在彼得格勒附近集結,最終讓彼得格勒變成一個由芬蘭控制的、獨立的城市共和國。
1918年5月,在芬蘭內(nèi)戰(zhàn)中獲勝的芬蘭白軍開始向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島發(fā)動進攻。
5月10日,他們試圖襲擊佩琴加的極地不凍港,但被蘇俄紅軍擊退。
1918年10月和1919年1月,芬蘭白軍分別占領了俄羅斯卡累利阿西部的列博雷和波羅索澤羅(芬蘭稱“帕拉雅爾維”)教區(qū)。
自從1918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戰(zhàn)敗投降后,德軍開始撤出俄羅斯領土,德國也就不可能再援助芬蘭了。 因此,1918年12月,芬蘭的對外政策改弦更張,轉(zhuǎn)而支持協(xié)約國。
芬蘭人的目標變成了在其他方向上建立一個芬蘭-烏戈爾聯(lián)邦。
德軍從波羅的海撤軍后,蘇俄紅軍試圖占領該地區(qū),但遭到已經(jīng)成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軍隊的抵抗。
1918年11月底,蘇俄紅軍占領了愛沙尼亞共和國納爾瓦,之后在當?shù)亟⒘藧鬯固靥m勞動公社(愛沙尼亞語“Eesti T??rahwa Kommuuna”)并組建了由維克多·金吉謝普領導的愛沙尼亞蘇維埃政府。
愛沙尼亞白軍撤向雷瓦爾(今愛沙尼亞塔林)方向,蘇俄紅軍占領了杰爾普特(今愛沙尼亞塔爾圖)和大約一半的愛沙尼亞領土。到1月6 日,蘇俄紅軍就已挺進至距離塔林僅35公里。1月7日,愛沙尼亞白軍轉(zhuǎn)入反攻。
愛沙尼亞白軍的盟友與蘇俄紅軍作戰(zhàn),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俄羅斯白人運動則利用愛沙尼亞白軍以及出現(xiàn)在俄羅斯境內(nèi)的其他國家軍隊作為對抗布爾什維克的臨時盟友,英國和法國則是為自己在波羅的海國家的地緣政治利益而戰(zhàn)。
早在19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前夕,時任英國外交大臣亨利·帕默斯頓就批準了將波羅的海國家和芬蘭從俄羅斯分離出去的計劃。
芬蘭向愛沙尼亞派遣了一支約3500人組成的志愿兵團。芬蘭人的盤算是首先將蘇俄紅軍趕出愛沙尼亞,然后讓愛沙尼亞成為芬蘭,也就是成為芬蘭-烏戈爾聯(lián)邦的一部分。
但是,芬蘭當時卻并沒有向拉脫維亞派遣志愿兵團,因為拉脫維亞人自認為不屬于芬蘭-烏戈爾聯(lián)邦,但芬蘭人卻想從蘇俄手中奪回卡累利阿。
到1919年7月,卡累利阿的烏赫塔鎮(zhèn)(即今俄羅斯卡勒瓦拉鎮(zhèn)),在事先已經(jīng)秘密滲透到那里的芬蘭武裝人員的配合下,成立了一個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北卡累利阿國。
甚至在更早的1919年4月21日上午,如上所述,已經(jīng)占領列博雷和波羅索澤羅的芬蘭白軍越過了拉多加湖東岸地區(qū)的俄芬邊界,并在同一天晚上占領了維德利察村,兩天后又攻占了奧洛涅茨市,在那里建立了奧洛涅茨傀儡政府。
4月25日,芬蘭白軍前往亞恩河,進至距離彼得羅扎沃茨克僅僅10公里時,遭到了蘇俄紅軍部隊的頑強抵抗,損失大半,余部急行軍至斯維爾,并從那里前往洛德諾耶波爾市。
當時,英法加(拿大)聯(lián)軍正從北方逼近彼得羅扎沃茨克,在那里與蘇俄紅軍對峙了近兩個月。
與此同時,芬蘭軍隊以小股部隊在北卡累利阿地區(qū)發(fā)動進攻,試圖以北卡累利阿國為依托,占領整個卡累利阿。
1919年6月27日,蘇俄紅軍轉(zhuǎn)入反攻,7月8日占領奧洛涅茨,將芬蘭人趕出了俄芬邊界俄方一側(cè)。
但是,此時和平仍未到來,芬蘭人拒絕進行和談,芬蘭軍隊則繼續(xù)占領北卡累利阿地區(qū)。
6月27日,也就是彼得羅扎沃茨克防御戰(zhàn)結束的當天,由尤里耶·埃爾芬格倫中校率領的芬蘭部隊越過位于卡累利阿地峽的俄芬邊界,逼近彼得格勒。當時,芬蘭軍隊遭到了蘇俄紅軍,特別是芬蘭內(nèi)戰(zhàn)失敗后逃往蘇俄的工農(nóng)紅軍芬蘭支隊的頑強抵抗。
兩天后,芬蘭軍隊撤回到俄芬邊界芬蘭一側(cè)。7月9日,由當?shù)厝怂_杰里·杰爾曼領導的北英格里亞共和國在俄芬邊界一個名為基里亞薩羅的村莊宣告成立。
1919年9月,芬蘭軍隊再次越界,在北英格利亞地區(qū)與蘇俄紅軍相持了近一年的時間,當時的北英格利亞地區(qū)受芬蘭實際控制。
1919年9月至1920年3月,蘇俄紅軍從協(xié)約國干涉軍手中解放了卡累利阿,隨后又開始與芬蘭人作戰(zhàn)。
1920年5月18日,蘇俄紅軍兵不血刃便占領了烏赫塔鎮(zhèn),北卡累利阿國政府隨后逃往芬蘭。
到7月21日,蘇俄紅軍便從芬蘭軍隊手中解放了卡累利阿的大部分地區(qū),芬蘭人手中只剩下列博雷教區(qū)和波羅索澤羅教區(qū)。
1920年7月,蘇俄和芬蘭在愛沙尼亞塔爾圖市開始和談。五個月前,蘇俄和愛沙尼亞就是在這里簽署了和約。
芬蘭方面要求蘇俄將東卡累利阿移交給他們。為確保彼得格勒平安無事,蘇俄方面則要求芬蘭將卡累利阿地峽的一半和芬蘭灣諸島讓與蘇俄。
盡管談判拖拖拉拉持續(xù)了四個月,不過最終還是在1920年10月14日簽署了和約。
芬蘭總體上保住了原屬于俄羅斯帝國芬蘭大公國的土地,蘇俄還將北極圈內(nèi)的不凍港佩琴加地區(qū)(芬蘭語稱之為貝柴摩)移交給了芬蘭,芬蘭由此獲得了通往巴倫支海的出海口。
卡累利阿地峽也保留了先前沿謝斯特拉河(芬蘭稱萊雅河)劃定的邊界。
列博雷教區(qū)、波羅索澤羅教區(qū)及北英格利亞地區(qū)則留在了蘇俄,隨后一個半月內(nèi),芬蘭軍隊撤出了上述地區(qū)。
塔爾圖和約標志著蘇俄和芬蘭之間的敵對行動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但是,此時,和平仍未到來。芬蘭領導層只是想利用該條約得到一個喘息之機,他們并沒有真正打算放棄對卡累利阿的領土要求。
芬蘭民族主義者認為塔爾圖和約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因此,他們挖空心思尋機報復。
距離塔爾圖和約簽署還不到兩個月的1920年12月10日,維普里就成立了卡累利阿聯(lián)合政府。
繼而,芬蘭人又將1919年的套路故伎重演。
1921年夏,若干芬蘭小股武裝進入蘇俄卡累利阿地區(qū),隨后便對邊境地區(qū)的蘇俄村莊進行蠶食并刺探情報,并對當?shù)鼐用襁M行武裝襲擾。非但如此,他們還組織當?shù)氐目ɡ劾⑷税l(fā)動叛亂。
1921年10月,通古達教區(qū)境內(nèi)的蘇維埃卡累利阿成立了一個地下機構——卡累利阿臨時委員會(芬蘭文“Karjalan v?liaikainen hallitus”),領導成員包括瓦西里·萊沃寧、雅爾馬利·塔基寧和奧西普·波里賽寧。
1921年11月6日,一支芬蘭小股武裝在東卡累利阿發(fā)動武裝叛亂。就在同一天,帕沃·塔爾韋拉少校率領芬蘭軍隊越過俄芬邊界進入蘇俄境內(nèi)。
因此,盡管除了1921年的喀瑯施塔得水兵武裝暴動,當時俄國西北部的戰(zhàn)事已基本平息,芬蘭卻又再次對俄國內(nèi)戰(zhàn)進行干涉。
芬蘭人認為自己可以輕而易舉戰(zhàn)勝在內(nèi)戰(zhàn)中受到了重創(chuàng)的蘇俄紅軍。芬蘭小股武裝在進攻時搗毀了當?shù)厝客ㄐ旁O施并推翻了當?shù)靥K維埃政權。后來,芬蘭還增派了軍隊。
一開始,越過俄芬邊界進入蘇俄境內(nèi)的芬蘭軍隊人數(shù)不過2500人,到12月底,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增加到將近6000人,一部分芬蘭小股武裝是由喀瑯施塔得武裝暴動被鎮(zhèn)壓后逃往芬蘭的水兵組成的。
北卡累利阿國傀儡政府在卡累利阿臨時委員會基礎上借尸還魂,在烏赫塔鎮(zhèn)恢復重建,并且聲稱,芬蘭人是來幫助卡累利阿兄弟的,是自愿反對布爾什維克“壓迫”卡累利阿人的“起義”。后來,芬蘭史學界將這一事件被稱為'東卡累利阿起義'(芬蘭文“It?karjalaisten kansannosu”)。
1921年12月18日,卡累利阿地區(qū)被宣布包圍,由亞歷山大·西迪亞金領導的卡累利阿方面軍再度恢復建制。
先前的蘇俄工農(nóng)紅軍芬蘭支隊也再度投入戰(zhàn)斗,與蘇俄工農(nóng)紅軍并肩戰(zhàn)斗的還有芬蘭內(nèi)戰(zhàn)后逃往蘇俄的芬蘭紅軍官兵。
12月26,蘇俄紅軍從彼得羅扎沃茨克發(fā)起進攻,不到十天便占領了波羅索澤羅、帕達內(nèi)和列博雷,1922年1月25日又占領了克斯堅加。
1922年1月15日,芬蘭工人在赫爾辛基舉行示威游行,稱芬蘭白軍在卡累利阿的所作所為是'冒險行動'。
2月7日,蘇俄紅軍開進烏赫塔鎮(zhèn),北卡累利阿共和國土崩瓦解,其領導人紛紛逃往芬蘭。
2月17日拂曉前,蘇俄紅軍終于把芬蘭人趕出了俄芬邊界蘇俄一側(cè),軍事行動到此結束。
3月21,俄芬雙方在莫斯科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
1922年6月1日,蘇俄和芬蘭在莫斯科再度締結和約,根據(jù)該和約的規(guī)定,雙方必須進行邊境裁軍。
自1922春之后,芬蘭人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武裝越境行為,但是,這兩個鄰國之間的和平仍然涼意十足。
芬蘭對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島的覬覦之心非但不死,而且恰恰相反,他們似乎比以前更加囂張,有時采取的方式甚至更為極端。
一些芬蘭民族主義組織不時宣稱要建立疆域直達極地烏拉爾山、人口包括居住在烏拉爾山以西伏爾加河流域的芬蘭-烏戈爾民族的大芬蘭國。
實際上,從1920年代到1940年代,芬蘭都在大力宣揚這一主張,正因如此,芬蘭人一直將俄羅斯人視為永久的敵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