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注本二十四史》是1994年8月由國家文化部批準立項的大型文獻整理項目,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發(fā)起主持,攜手華僑城文化集團, 聯(lián)合國內(nèi)頂級高校和研究機構(gòu),匯聚全國 300 余名史學專家,基于“二十四史”而編纂,開“史家注史”的先河,被譽為“文史界的三峽工程”。本書充分利用當代史學研究成果、近現(xiàn)代考古成果以及金石碑刻等資料,在正史整理研究歷史上首次為二十四史進行全面注釋,形成一套反映數(shù)代學人研究成果的二十四史新注本,填補“二十四史”中后二十史無注釋的空白。
《今注本二十四史》問世,讓許多讀書界的朋友對“史家注史”發(fā)生了濃厚興趣:什么是“注”,為什么要“注”,“注”的價值和意義何在,以及既有古注為什么還要今注,等等。
(一)
最早的“注”,是注“經(jīng)”。即注釋《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
“六經(jīng)”也稱“六藝”?!稑贰吩谙惹匾堰z失,因又稱“五經(jīng)”。
“五經(jīng)”之注可以追溯到漢代。這說明漢代的文化人,已經(jīng)讀不懂先秦的典籍。
為什么讀不懂?有位國外漢學家說,中國古代典籍的“元文本”,是“非自明性的”。意思是,古文并不像現(xiàn)代漢語那樣,能夠令讀者“望文生義”。
所以如此,有人歸咎于文字、語言兩個系統(tǒng)的分離,有人歸咎于古時書寫(刻)困難所導(dǎo)致的過度簡約,也有人歸咎于古文作者刻意古奧、神秘(如易經(jīng)之語)。
據(jù)說與班固的同時代的大學者馬融,年輕時為了讀懂《漢書》,曾經(jīng)跟隨班昭專門學習古文。漢晉間研究《漢書》音義的人出了一堆,注家蜂起,可見班固文章之難解。
《說文解字》的注者,清人段玉裁說:“釋經(jīng)以明其義曰注”。
“以明其義”是注釋的基本功能。但是這四個字卻不能涵蓋“注”的全部含義、類別、方法和意義。
最初的經(jīng)注稱作“傳”。
“傳”即傳授、講解。目的是解釋經(jīng)文的含義。如漢初毛亨的《毛詩故訓傳》 ,簡稱“毛傳”、“毛詩”。毛詩不僅是最早的詩經(jīng)傳注,也是我國現(xiàn)存典籍最古老的注本;武帝時孔安國的《古文尚書》;解說《春秋》的“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均為傳。
時間推移,每有新注補充和修正舊注,則稱為“箋”。東漢末年的經(jīng)學家鄭玄,其《毛詩傳箋》所以稱為“箋”,就是因為他是在《毛詩傳》基礎(chǔ)上寫成的。鄭玄的“箋”還有尚書,禮記等注本。因而被稱為“鄭箋”。
到了唐代,先秦典籍,包括漢代人寫的傳箋也成了古文,也難解讀了。因此唐代注家不但要注釋先秦典籍,還要注釋漢代的注,如此就出現(xiàn)了“疏”、“正義”之類注體。
“疏”是疏通,“正義”則是辯明本義。這類注釋,已經(jīng)不限于字、詞之義,還有了“串講”。
唐太宗令孔穎達著《五經(jīng)正義》并以朝廷名義頒布,使注疏之文超越學者個人見解而上升為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注”的地位遂被提升。
“以明其義”除了文辭解釋外,還包括“章句”
之學,就是人們常說的“句讀”(dou)?!熬洹钡姆柺且粋€圓圈?!白x”的符號是一個小點。其功能是“斷句”。顯然,句讀的功能同樣是“以明其義”,并與現(xiàn)代漢語的標點相類似,后文說到今注時,再一并說及。
宋代注疏的一大特色是學者不再滿足于解釋古書之義,他們借注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誠李贄所謂“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這方面最突出的人物與著作當數(shù)朱熹及其《周易本義》、《詩經(jīng)傳》、《四書集注》。后者不僅代表了當時的經(jīng)學水平,而且成為后世科舉考試的題庫和標準答案。所謂科考,從某種意義上說,考的也是生員對于古籍的詮釋與發(fā)揮。
清代古籍整理與研究,重在文本校勘和材料的考據(jù),方法上更加進步。由阮元主持纂刻,并一印再印的《十三經(jīng)注疏》,以及他所寫的《??庇洝?,可以說是經(jīng)學注疏的集大成之作!
傳、注、箋、疏、正義、??敝猓杏衅渌恍┟恐T如訓詁、串講、音義、解、詮、述等等,其基本功能都是對古文典籍的解釋和講述,使之由隱而顯,由晦澀而清晰。
我注意到有的學者認為從古文到白話文的轉(zhuǎn)譯也是一種注釋。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看法。暫且不論。
注“經(jīng)”的同時,其他古書的注疏也逐漸出現(xiàn)和擴展,包括對古代歷史著作的注釋和研究。
(二)
歷來有種說法,注經(jīng)在先,注史在后。
不過明清學人如王陽明、章學誠則主張“六經(jīng)皆史”。在他們眼里不僅《尚書》、《春秋》是史,即使《詩經(jīng)》這樣被后人列入文學類的篇章,也在以歌謠的方式記錄史事。張蔭麟《中國史綱》即引《詩經(jīng)·小雅》的《采薇》《出車《六月》等篇述及周厲王末年周人出征獫狁的史事。上古經(jīng)史不分,文史也應(yīng)如是。因而先經(jīng)后史之說怕也不甚恰當。
經(jīng)史分門別類是漢代以后。而歷史文本的注釋,其突出成就也體現(xiàn)于“前四史”即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范曄《后漢書》、陳壽《三國志》四部史書的注釋。其代表作分別是《史記》三家注(即南朝劉宋裴骃的《史記集解》、唐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唐張守節(jié)的《史記正義》);唐代顏師古《漢書》注,李賢編纂的《后漢書》紀、傳注,和南朝宋人裴松之《三國志》注。
“今注本”編委會的一位同仁告訴我,注史之由蓋出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史籍文辭深奧,不注釋難于理解;二是史書傳抄流轉(zhuǎn),極易出現(xiàn)文本謬誤;三是史著每出于一氏,見識有限,容易偏頗。通過注釋可以增補缺失,修正史實。趙并引述裴氏寫給宋文帝的《上三國志注表》加以說明:“壽書銓敘可觀,是多審正。誠游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wù)在周悉。上搜舊聞,旁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guān)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也罔不畢取以補其闕?;蛲f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并皆抄內(nèi)以備異聞,若乃紕謬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p>
僅此一段,已說明后世學者為何將裴松之譽稱為“史之忠臣”。裴松之廣征博引,為《三國志》補充了大量史料。
另一裴注,則是裴骃注《史記》。裴骃是裴松之的兒子。他的貢獻之一是開創(chuàng)“集解”的體例。依據(jù)采自多家,對于不同版本,不同注釋,采取“并收諸說”的方法,此外還要附上自己的意見。他還主張“注不破經(jīng)”,就是注疏家不應(yīng)改損原作,必須體現(xiàn)對原典的尊重。
講到忠于原典,還應(yīng)說到另外一個“前四史”的注者,就是唐貞觀年間,奉太子李承乾之命注釋《漢書》的顏師古。據(jù)說顏注之前的《漢書》注本已有20家,而顏注所以脫穎而出,原因之一就是顏師古反對某些注者“多引雜說,攻擊本文”。他主張“一遵軌轍”即按照原文加以注解。這一原則與裴骃“注不破經(jīng)”的主張完全一樣。裴松之被譽為“史之忠臣”,顏師古也被后人譽為“漢書功臣”,看來忠于原典是極其珍貴的注書傳統(tǒng)。
“前四史”注釋的研究,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今年夏季我提出文促會應(yīng)當在適當時候舉行一次“前四史”研究的國際論壇,希望中國古代歷史研究成為國內(nèi)外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的主題。
(三)
清代有位很特別的作家張潮,此人善于寫作格言式的散文。他的《幽夢影》里有這樣一句“著得一部新書,便是千秋大業(yè);注得一部古書,允為萬世宏功”。
張的說法或許有失夸大。但如考慮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獨特途徑與背景,則他如此強調(diào)古書注釋的價值卻不是沒有理由的。
論及古注的價值和意義,假如我們把“原典”與“注釋”視為兩個整體,兩個大的系統(tǒng),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關(guān)系正可以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加以形容。
注釋不僅是知識的,也是學術(shù)的,甚至,經(jīng)典的注釋完全可能與原典平起平坐,不再是原典的附庸。
比如前面提到的毛詩、春秋三傳、易傳、史記三家注、三國志裴注、五經(jīng)正義、四書集注、十三經(jīng)注疏,原典與注釋已不可分,乃至“不分伯仲”。
其中如唐孔穎達《五經(jīng)正義》,因是奉唐太宗之命而作,已成那個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宋朱熹的《四書集注》也成為后世科考的題庫與標準答案。
回到“今注本”。
18世紀以今,國人全面編修“二十四史”,概有四次;即乾隆四年啟動的“武英殿本”,“欽定二十四史”由此問世;民國時代商務(wù)印書館張元濟主持之“百衲本”;新中國中華書局編修之“點校本”,以及經(jīng)文化部批準立項,1994年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編纂之《今注本二十四史》,簡稱“今注本”。
四次編修,其旨各異。依次分別為成書、版本、點校、注釋。
“今注”是今人之注,今時之注。今注非同古注卻大量引入古注,包括史學界倍加珍惜的前四史注。古注而外,今注還廣泛吸收了由古而今歷代史家研究古代歷史的豐厚成果,包括百多年以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梢哉f是繼往開來。
今注本的編纂體例和方法,可以從編纂委員會集納的工作通信里看到。我想說到的是,在我看來,新中國以來的兩次編纂,即點校本與今注本,雖然事分先后,題旨不同,但都屬今注范疇。
顯然,???、標點均為注釋。
尤其標點,是更為純粹的今注。古文無標點。前面提到的章句、句讀,主要是一種斷句的簡單標記。而且直到清朝末年,大部分出版物也是不標句讀的。
現(xiàn)代意義的標點符號是“五四”以后才伴隨現(xiàn)代漢語出版物產(chǎn)生的。
古代漢語加上現(xiàn)代的標點符號,不僅起到斷句的作用,而且對準確而細致地表達文辭的語義乃至表情,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華書局“點校本”在中華文化古籍整理與現(xiàn)代轉(zhuǎn)化方面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無論就學術(shù)規(guī)模還是價值而言,以“史家注史”為特色的第四次編纂無疑超越前三次,從承前啟后的文化發(fā)展觀看,這種超越也是應(yīng)然的。
講到這里,關(guān)于“注”的價值與意義,也許可以這樣予以概括了。那就是:中華文化典籍之所以能夠不斷地獲得解讀、詮釋、講述、弘揚,以至愈益博大精深,所以代代傳承而沒有湮滅,沒有中斷,一個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字,就是“注”。
沒有“注”,就沒有經(jīng)典文獻的傳承。甚至可以說,兩千多年的所謂“經(jīng)學”,幾乎就是注疏之學!
湯一介先生生前一力倡導(dǎo)創(chuàng)立中國的詮釋學,應(yīng)該是與此有關(guān)。
只是“注”到今天,在已經(jīng)獲得一部容納古今詮釋的龐大歷史書系以后,我們或許應(yīng)該暫且作一停頓,這個停頓可以是50年,也可以是一個世紀。這期間,讓我們從歷史的文本與詮釋,走入歷史的內(nèi)在精神。有人說“二十四史”中隱藏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密碼”。既是“密碼”,則需破譯,并且從中感受到力量和方向。我們需要一次精神的超越,像人類第一次覺醒,第一次軸心時代所經(jīng)歷的那樣,由史而經(jīng),由事而理,由器而道,由形而下到形而上,從詮釋走向發(fā)現(xiàn),從闡述走向創(chuàng)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