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記泰山岱廟(泰廟)唐槐漢柏園林篇-我的老家系列--2012.1.19一、“岱廟園林”
岱廟城堞高筑,廟貌巍峨,宮闕重疊,氣象萬千。岱廟創(chuàng)建于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guī)模。其建筑風(fēng)格采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huán)1500余米,廟內(nèi)各類古建筑有150余間。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古建筑群。
岱廟既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建筑群落,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廟中古樹遍院,綠蔭滿庭,百年以上的古樹二百余株,其中有近二十株為千年古柏,粗壯盤曲、英姿不老。漢柏院中的五株古柏,傳為漢武帝所植,已有二千余年的樹齡,其樹干老皮鱗裂,但枝蔓蒼翠流綠。古人贊曰:“古柏千年依碧巒,太平頂上覺天寬。晴空白鶴時來舞,云外逍遙清靜觀”。其中“漢柏凌寒”,為岱廟八景之一。
岱廟后花園中的千余盆樹樁盆景,有的自明、清就入盆培植。岱廟盆景多取材于泰山松、柏、榆等樹種,尤以泰山黑松最得神韻。其中“小六朝松”,以普照寺六朝古松為本,巧取其形,得意于三尺方盆之中。據(jù)傳這棵松自明洪武時就入盆培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其它如“一品大夫松”、“望人松”、“紫云勁松”、“岱巖疊翠”等盆景佳作,亦得岱嶺秀色,為魯派盆景的代表作。虬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泰山松盆景,爭奇斗艷的花卉,為這古老的廟宇又增添了萬種風(fēng)情。
正陽門古柏
唐槐院
唐槐院位于岱廟西,與東側(cè)的漢柏院相對。原有延禧殿,舊稱延禧殿院,清末時殿廢,因院內(nèi)有唐槐而名 唐槐院。原樹高大茂盛,蔽蔭畝許,民國年間枯死。1952年在枯槐內(nèi)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稱“唐槐抱子”。
唐槐院中的“唐槐抱子”,為岱廟園林中的又一顆明珠。所謂“唐槐抱子”,即有好事者于枯死之“唐槐”腹中又植一幼槐,五十余年,新槐茁壯,蔭綠畝許,唐槐老干依然,老樹新枝交相映襯。圍栽在天貺殿前后的三棵銀杏,樹高30余米,有說為宋代所植,樹蔭殿頂,金綠輝映。每值金秋時節(jié),樹葉一片金黃,景色迷人。
樹下有明萬歷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間張鵬翮題《唐槐詩》碑。西樹立有清乾隆帝親筆題刻:“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院內(nèi)遍植槐樹,春夏之際,滿院飄香。百碑墻、古槐蔭山、槐香池,再加上點綴其間的盆景,別有一番情境。
配天門西南方的“唐槐院”,原有“大可數(shù)抱,枝干蔭畝許”的唐槐,民國年間,兵燹戰(zhàn)亂,古槐倍受摧殘,漸漸枯死。1952年,岱廟主持尚士濂又在枯槐干中植小槐一株,并取名“唐槐抱子”。今新槐已成大樹,扶疏郁茂,又成為岱廟一大佳景。
漢柏院
漢柏院位于廟東南隅,院內(nèi)原有炳靈殿,又有漢柏,故舊稱炳靈宮或東宮,今稱漢柏院。門內(nèi)巨匾高懸,李鐸書“炳靈門”。
周圍有古柏5株,傳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
如今扭結(jié)上聳,蒼勁蔥郁若虬龍蟠曲。雖已膚剝心枯,卻新枝繼生。古人譽為“漢柏凌寒”,為泰安八景之一。
樹下有清康熙年間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漢柏詩碣》。
千年銀杏王
岱下銀杏,又名白果樹。泰安一帶銀杏最大者約有數(shù)百年乃至千年以上樹齡。現(xiàn)最古老的是岱廟后門里正寢宮的兩顆銀杏,根入磐石,高達30余米,極為雄偉壯觀,它的果實還可以作為藥物和食物,是珍貴的樹種www.zgyx.com
岱廟另一奇千年銀杏王,竟為單獨孕果,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它主桿的側(cè)枝上發(fā)現(xiàn)一向下長的枝桿,該樹枝粗壯無葉,已有30多厘米長。銀杏樹干高5米,而樹高25.4米,要八人圍抱才能將樹合攏。據(jù)專家考證該樹至少已有6000多年歷史,是我省所有樹種中最粗大十大樹王之一。而枝桿向下生長的狀態(tài),在世界都實為少見。
紫園及素景園
出寢宮向北,為岱廟的最后一進院落。東西兩座花園內(nèi)各種盆景千姿百態(tài),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泰山的一景一物,奇花異草。
東為紫園,西為素景園。
東為紫園
西為素景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