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作為我國歷史上的十八般武器之一,劍被稱為''百兵之君'',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都在作品中有提及,近代小說當(dāng)中,很多俠客也是手執(zhí)寶劍走天涯,路見不平仗義相助。
也許是因為這些文學(xué)作品的緣故,劍似乎帶有一種獨特的浪漫藝術(shù)氣息,常常忘了它是一種寒光粼粼的兇器,好的寶劍吹毛立斷,就好比越王勾踐劍。據(jù)說這把寶劍剛出土的時候,一名考古人員不小心碰到了劍刃,結(jié)果就被割傷了手,長埋地下數(shù)千年仍舊有此鋒芒,寶劍之利可見一斑。
然而你知道嗎,在中國有一個水下古墓,相傳其中藏著3001把寶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劍冢'',千年來無數(shù)的人想一窺究竟,結(jié)果都沒能成功,后來有專家把水潭中的水抽干,在里面發(fā)現(xiàn)了玄機。
1、 虎丘闔閭墓
吳王闔閭本身也是一位和劍頗有緣分的人,他的吳王位置是派了一名刺客暗殺了上一任吳王僚才得到的。這個刺客使用的武器就是劍,把這把劍藏在魚的肚子內(nèi),叫做''魚腸劍''。這把劍寶劍是越國送給闔閭的,傳說中這把寶劍''逆順不理'',臣子可以用它殺掉君王,兒子就能用它殺掉父親,這也是闔閭選用這把劍刺殺吳王僚的原因。
闔閭也是一個英雄人物,在他的統(tǒng)治下吳國強大了不少,只是知道闔閭的人卻不多,倒是因為他有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夫差。說起來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那可是有殺父之仇的,闔閭正是被越國的人砍掉了腳趾,不久之后傷勢過重去世了。
夫差嘴上說不會原諒勾踐,可惜最后縱虎歸山,賠上了自己的國家,這些都是后話。闔閭死后就被葬在蘇州的虎丘山,據(jù)《吳越春秋》記載:''闔閭葬虎丘,鑿池四周,池廣六十步,水深丈余。''說明闔閭的陵墓是在深深的水下的。
并且《吳地記》中說到:''吳王闔廬葬其下,以扁諸、魚腸等劍各三千殉焉,故以劍名池。''也就是說在闔閭的陵墓中,有三千把寶劍殉葬,并且在劍池外面有一塊紫褐色的大石頭,看上去很不一般。據(jù)說是當(dāng)年為闔閭修建陵墓的工人有10萬人之多,夫差為了不讓他們把陵墓的秘密說出去,就把這些工人全部殺掉了,血液噴濺在石頭上顏色至今未褪,所以這塊石頭叫做''千人石頭''。
2、 第3001把劍
那么在記載中不是有3000把寶劍嗎,多出了那一把寶劍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劍池中有這么多的寶劍,自然有不少人都想從里面撈一把,包括后來的勾踐,只不過勾踐連墓室門都沒找到,敗興而歸。
后來秦始皇嬴政也在打劍池的主意,他來到虎丘闔閭墓,正想一探究竟,結(jié)果竄出來一只老虎,秦始皇連忙抽出佩劍準(zhǔn)備擊殺老虎,一擊未中,寶劍也掉進深潭之中,從此之后,3001把寶劍的說法就傳開了。
3、 古墓中的秘密
唐代書法家曾此地題字''虎丘劍池'',有無數(shù)的位高權(quán)重的人都試圖找到闔閭墓里的寶劍,但是闔閭墓實在是太難找了,即使找到了也不好動手。夫差當(dāng)年建造這座墓的時候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墓內(nèi)灌進了水銀,那可是劇毒,一般人要想盜闔閭墓恐怕小命都得搭上。更何況墓的上方就是幾丈深的水池,江蘇氣候濕潤,常年不干的水潭也是一道防盜門。
相傳在明朝期間,水潭的水幾近干涸,有許多對闔閭墓感興趣的人都趁這個機會來到這里參觀,有一些''不文明''的游客還在劍池里留了記號,比如說唐伯虎、王鏊等文人,只是后來水潭又滿了,不好確定真實性。劍池水干了之后闔閭墓也不是那么好盜的,不說墓室中的水銀,就是找到墓門憑借當(dāng)時的技術(shù)都是一件難事。
1955年我國的考古專家也首次闔閭墓進行了勘查,潭中的水被抽干,確實發(fā)現(xiàn)了之前文人的題詞。1978年,專家們試圖找到墓門對闔閭墓進行挖掘,這樣就能知道那3001把寶劍的秘密,這次專家們在池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三角形的洞口,猜測從這個洞口進去就是就能找到闔閭墓的墓門。
不巧的是闔閭墓的不遠處還有一座宋代的古塔,若是對闔閭墓經(jīng)常挖掘可能會導(dǎo)致古塔倒塌,再加上當(dāng)時的技術(shù)也不能保證可以安全的開發(fā)古墓,最終國家還是決定先將闔閭墓保護起來,而那3001把寶劍的秘密也未可知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