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是“一五”時期國家在西南建設的第一個工業(yè)區(qū)。川化,是繼承了我國著名實業(yè)家、重化工奠基人范旭東先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樂山五通橋創(chuàng)辦的永利川廠血脈,創(chuàng)建于1956年的國有特大型化工企業(yè)。她曾經是全國五百強企業(yè),西南地區(qū)現代化工行業(yè)鼻祖和老大哥,成都人民的驕傲。然而近年來,和同行業(yè)一些大型國企一樣,川化陷入一定的困境,也迎來了老工業(yè)區(qū)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2015年1月26日,隨著一硝車間停車,川化青白江廠區(qū)全面關停。
但是,川化在中國化工行業(yè)的輝煌歷史,尤其是她創(chuàng)造的四川乃至整個中國的多個第一,依然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我國首套引進的大型三聚氰胺成套裝置,于 1984 年在川化建成投產。
上世紀80年代初,由于川化的主導產品結構單一,特別是原材料大幅度漲價,以化肥生產為主的生產企業(yè)經濟效益受到很大影響。也許是歷史的機遇,經過積極爭取和努力,1981年國家計委原擬建在成都天然氣化工廠的我國第一套引進大型三聚氰胺裝置,最終由成都巿政府決定改建在川化。從此以后的七百多個日日夜夜里,幾千名川化職工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套全國最大的三聚氰胺引進裝置建設中。1984年12月9日凌晨3時29分,第一包“天府”牌三聚氰胺終于從包裝線上落下。然而回首整個投建試車,由于外商在工藝和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過程卻充滿了驚險……
這套全國最大的三聚氰胺裝置的技術和設備,是采取補償貿易方式,從比利時柯比臘斯脫公司和克洛克納公司引進的,設計能力為年產1.2萬噸三聚氰胺。這個項目寄托著川化人的期望。劉資甫,時任川化總廠廠長;雷子良,時任川化黨委副書記,義不容辭的擔任了項目指揮部的指揮長和常務指揮長,整個川化人從上到下都投入到為裝置早日建成投產這一目標上來。
首先是基建。當時建設處(即后來的建安公司)接到基建任務后,其黨政領導立即召開戰(zhàn)前動員會,號召職工以最大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經過層層發(fā)動,幾百名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變壓力為動力,決心在25個月的時間里拿下這項工程。工程于1981年12月2日破土動工,這以后的日日夜夜里,大家克服工期短、施工難度大、設備交貨時間參差不齊等困難,加班加點,挑燈夜戰(zhàn),實行“責任區(qū)”包干、獎金與質量進度掛鉤等辦法,排除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chuàng)造了用6個月時間安裝管道22000米、設備儀表3000多臺(套)的同類裝置建設高速度,最終于1983年5月31日如期完成建設任務,使這項工程共為國家節(jié)省投資1000萬元,企業(yè)少付利息600萬元,并提前還清了全部貸款,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吃苦耐勞為國爭光的高尚品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青白江是“一五”時期國家在西南建設的第一個工業(yè)區(qū)。圖為1957年3月,朱德視察正在建設中的四川肥料廠(川化原名)工地。
接著進入下一步的試車工作。起初挺順利,從1983年7月18日至9月6日不足60天的時間里,操作人員按計劃順利完成了設備單體、聯(lián)動試車,為下一步更為重要的化工投料作好了充分的準備;1984年3月25日,三胺現場上,機器轟鳴,馬達飛轉。各種設備全部運轉起來,總控制室內紅燈綠燈閃爍,中方操作人員在外國專家的指導下按預定程序進行第一次化工投料,現場每個人的心情是那樣緊張、興奮和激動,似乎已看到了那潔白的三聚氰胺正從包裝線上落下。
然而僅僅半個小時,現實就給人猛然一擊:反應后的化工物料僅到氣提塔系統(tǒng)后就再也無法進入下階段的流程,氣提塔打開后一堆堆白色漿糊狀物質出現人們面前……這套裝置盡管技術先進、料耗低、產量高,但卻由于外商在工藝和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致使先后十七次投料試車都未能成功。在近8個月的時間內川化職工進行了17次沖擊,均以失敗而告終,大量的化工原料白白地排入地溝,此時外商已萬般無奈,始終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爭分奪秒的設備安裝現場。
投料試車陷入困境……
一時間,巨大的壓力向川化襲來,要知道每一次化工投料耗用的尿素及水電氣等費用就達好幾十萬元,8個月中耗費了400萬元的“學費”。此時領導心焦,職工著急。在這嚴峻形勢下,川化領導與其他同志研究決定:依靠川化人自己的力量,對氣提塔進行技術改造,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整個流程,拿出合格產品。
創(chuàng)業(yè)期艱苦奮斗的場面。
氣提塔改造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是現場調查、工藝計算、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和安裝的總體并涉及到流體力學、金屬加工與制造學等多門學科。
1984年8月27日,是個星期六,這也許是專題負責人、教授級高工賴致知和他的同伴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這天下午接到依靠川化人自己來解決問題的任務后,大家既興奮有感責任重大,因為這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挑戰(zhàn)。之后,賴致知、周存惠、鄭勤學、任岷及郭永川、楊秀珍等便投入工作,他們頂住陣陣熱浪一頭扎進悶熱的實驗室,不顧蚊蟲叮咬進行計算、測試、對比,一個個數據,一個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那樣嚴細認真,一絲不茍找到“塔內部件結構”這個至為關鍵的錯誤;并在12月17日這天以第4號廠長令立下另外“軍令狀”。
設計院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圖紙,設備廠更是換人不換機,通宵達旦趕制設備,不到一個月工夫由川化人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氣提塔運抵現場,為了保密,工人們等到外國同行下班以后才進行緊張的設備吊裝。第二天他們上班時,設備已安裝就位。盡管如此,對氣提塔改造成功持懷疑態(tài)度的外方工作人員以“中方擅自改造氣提塔”為由,拒絕負責三胺系統(tǒng)部分的開車指導。
生產中的川化廠夜景。
然而緊接著的化工投料給了他們無可辯駁和最響亮的回答——12月9日至25日,川化人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氣提塔的成功改造,并打通了全部工藝流程,生產出了合格的三聚氰胺產品,顯示了中國人的志氣和聰明才智。
這是川化人大膽地利用自己的科技力量進行攻關。經過反復試驗和理論核算,借鑒老系統(tǒng)銅液塔改造的經驗,成功地提出了技術改造方案,糾正了原主設備汽提塔的設計等重大錯誤,終于在第十八次投料試車中獲得成功,于1984年12月9日凌晨3時29分,讓第一包“天府”牌三聚氰胺從包裝線上順利落下……
川化廠內原有專用運輸線,使用的是著名的北京型內燃機,是中國最輝煌的液力傳動內燃機車,俗稱“小北京”,全國僅有374臺,如今僅存在照片和記憶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