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兵制,大體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類。
旗兵是清朝入關(guān)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分為綠營、鄉(xiāng)勇和新軍。
從順治元年(1644年)至宣統(tǒng)三年(1912年),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八旗和綠營兵制、勇營制度以及近代兵制。
八旗兵和綠營兵是清代前期的正規(guī)軍。本組老照片拍攝的是清末的士兵。圖為清末的勇營兵。
清代,'兵'是朝廷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和綠營,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而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
'勇'也是兵的一種,是臨時招募的軍隊。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招募鄉(xiāng)勇組建湘軍,定兵制,發(fā)餉糧,稱為勇營。
從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為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 。
清末的士兵,仍以弓箭為主要的武器裝備,而此時的西方列強早已進入熱兵器時代。
清末的軍官和士兵,手持各種奇形怪狀的兵器,像極了戲臺上的道具。
清末的軍隊使用的抬槍。
抬槍早在鴉片戰(zhàn)爭時清軍就已大量裝備,分前裝滑膛、前裝線膛及后裝線膛等。
當時的江南制造局制造的邊針后膛抬槍,槍全長2.4米,重13.2公斤,使用時需要兩人合力,極為笨重不便。
清末的士兵,不僅裝備低劣,兵員素質(zhì)也很差。
清末北方地區(qū)的清兵,他們手里拿著藤制盾牌,這樣的盾牌在冷兵器時期可以擋刀擋箭,但進入熱武器時代后,這樣的盾牌在槍炮面前淪為笑話。
清末一名手持鳥銃的士兵,鳥銃,又稱鳥嘴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的稱呼。
明嘉靖時傳入,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
清末的軍官和士兵,依靠這樣的士兵去保家衛(wèi)國,后果可想而知,這也就是為什么清末屢戰(zhàn)屢敗,備受屈辱的原因了。
經(jīng)典推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