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我(家)的歲月故事”征文作品
作品編號:022
八百里伏牛山綿延不絕,到了這里,更是峰巒相迭,犬牙交錯,從四面圍攏過來,形成了一個盆地,清水河像一條練帶,從中間逶迤流過,河兩岸就撒下了星星點點或大或小的村落,這就是我的故鄉(xiāng)——四棵樹。
四棵樹是一個鄉(xiāng),人口不多,面積卻大,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山,還是山,開門見山,出門爬山,山,曾經(jīng)讓多少個想去遠方的家鄉(xiāng)人望而卻步。多少年來,故鄉(xiāng)人盼星星盼月亮,盼著家鄉(xiāng)的嬗變。在盼望中,好消息越來越多,先是生活越來越好,吃喝不愁;然后是房子越來越大,樓房越建越高,連接外界的公路也越來越寬闊,越來越平坦,從砂石路面,到水泥路面、瀝青路面,再到高速公路穿山而過,人們的日子也就像坐上了過山車。
記得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每天早上5點半有一班發(fā)往縣城的駐站車,然后就是上午一班,下午一班。因為離縣城遠,去辦事或者出遠門,人們大都是選擇乘坐第一班車。于是,不管數(shù)九寒天,或是酷熱三伏,有趕三五里山路的,也有起大早走十里八里的,人們早早地趕來,在一家停車場的大門口翹首期盼。終于,大鐵門“嘩啦”一聲,開了,急不可耐的人們蜂擁而入,有的慌著從車后面的爬梯爬上車頂,往行李架的網(wǎng)兜里塞行李,更多的則是扒著車門擠著搶著上車占座位。這時,司機的吆喝聲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售票員的叫喊聲也像是被擠得變了形。在經(jīng)過一陣短暫的喧囂之后,汽車終于在幾聲“突突突”的轟響中晃晃悠悠地駛上那條通往縣城的土路。
那是通往縣城的唯一公路,翻朝陽貫,過紅義嶺,經(jīng)魯嵩口,汽車像螞蟻樣在曲折蜿蜒的盤山公路上盤旋著,繞著昭平臺水庫轉(zhuǎn)了大半圈。路面或砂石,或黃土,高低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幾十公里的路程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班車大都是老掉牙的老爺車,跑風漏氣,夏天,汗水濕透衣衫,悶熱和汗臭混合在一起,充斥著整個車廂;冬天,寒風和冰冷作伴,凍得人們瑟瑟發(fā)抖。遇到開會、辦事,就必須得頭天下午趕車走,晚上住縣城。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了九十年代,縣里修建航空展覽館到密洞景區(qū)的軍航路,從水庫南沿庫區(qū)到四棵樹新修了一條道路,這才有了明顯好轉(zhuǎn),從此進城再不用繞道幾十里、翻越那崎嶇蜿蜒的盤山公路,時間也一下子縮短到了一個多小時。
軍航路修好了,后改道為207國道,石林路打通了,并且都是水泥路面。之后,隨著人們跨入新的世紀,村村通,組組通,戶戶通,一條條水泥路面的鄉(xiāng)村公路、村組道路相繼建成,就像是樹葉上的脈絡紋理,把1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個行政村、85個村民組、100多個自然村串在了一起,串成了一個婀娜多姿、五彩繽紛的世界。
路,對于生活的意義,是省時,是省事;對故鄉(xiāng),是揚眉吐氣,是插上翅膀。像是在不知不覺中,故鄉(xiāng)的模樣一天天變得讓我們不敢認了。不知始于何時,那些曾經(jīng)爛在山上、漚在地里的山野菜、獼猴桃、木耳、香菇……一樣樣身價倍增,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香餑餑”;那些青山綠水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游客。一個個曾以偏遠著稱的深山小村,像張溝,坪溝,代坪等,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建起了“農(nóng)家樂”,開辦了農(nóng)家賓館,搞起了餐飲,跑起了運輸。從此,那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公路不再寂寞,每天來往穿梭著大大小小的車輛,一輛輛嶄新的客運車輛紛紛投入運營,每一輛都干凈整潔,座位松軟舒適,空氣通爽清新,車廂里四季如春,行路難、乘車難從此一去不復還。
平溝村是魯山縣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平均海拔千米以上。上初中時,我曾和住在該村的同學來過這里,走的是一條九曲十八彎的羊腸小道。山,真的是很高。路,也的確是太陡,往往一邊是陡峭的山崖,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溝谷,曲折回環(huán),峽壑爭奇,那條小路就顯得更加的窄了,像線一樣在山的半腰懸著。
那是一個只有400多人口的小村,但卻分布在五溝十八岔的大小20多個自然村,距村部最遠的有十幾里,來往一次得走大半天。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村里有個文殊寺,寺內(nèi)有五棵千年古樹,樹很大,得五六個人手拉手方可環(huán)抱,被稱為“銀杏王”。綠樹掩映下的是一間間低矮的茅棚草屋,古老的文殊寺除了幾間破落的偏殿,便是那殘垣斷瓦了。大樹據(jù)說是很有靈氣的,寺內(nèi)的香火也曾盛極一時,可早些年,濃蔭庇護下的小村卻總也掙不脫貧困的桎梏。由于路太陡,哪家過年殺頭豬,也得把肉分割成塊兒才能背下山,然后換成過年的糧食、年貨再一步步背回家,十幾里的山路,一來一回得一整天!石林路通車那天,看著開到家門口的大大小小的車輛,不少老人都哭了。
再次來,是在今年的國慶長假,同學邀我回來看紅葉。一大早,從縣城上高速,僅僅20分鐘,就到了下湯站,沿207國道西行,過四棵樹鄉(xiāng)政府不遠,汽車從代坪新村駛上了石林路。那是一條練帶般的水泥路,隨山勢蜿蜒著,從溝底一直伸向云端。山,依然是那座山,只是愈發(fā)的靈秀了。路,早已不是原先的路了,但陡峭的地勢沒變,我們乘坐的車輛隨山勢忽高忽低,就像一頁扁舟浮在風景如畫的浪尖。
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過后,隨著山路猛地一拐,眼前忽地就亮麗起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修葺一新的文殊古寺,金碧輝煌,氣勢恢弘,虬枝盤錯的銀杏樹巍峨挺拔,一樹黃葉,華蓋如傘,蔚為壯觀。寺院前的停車場停滿了大小車輛,來自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悠閑地把自己散漫在寺院,抑或是附近的竹林、小溪,還有那轟然作響的一簾飛瀑。
過文殊寺,繼續(xù)往上走,轉(zhuǎn)過一座山頭,就到了村委會所在地的東平溝。從這里往東,往西,一條條的水泥路伸向這條溝,通往那道岔,把一家一戶連在了一起。一座座嶄新的農(nóng)舍,一棟棟造型別致的樓群,依山勢點綴在溝溝灣灣,錯落有致。山上山下,柞木、核桃、辛夷等經(jīng)濟林和用材林層次分明,葉子或金黃,或淺黃,或明黃,和著這一樹那兒一片燈籠般的柿子、晶瑩的山茱萸、常青的藤木,繽紛多姿,五彩斑斕。置身于此,一種詩意的浸染融化著你,陶醉著你,也豐富著你的想象……
近年來,故鄉(xiāng)黨委、政府一方面加大環(huán)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tài)建設,一方面招商引資大力開發(fā)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引導百余戶有能力的人家開辦經(jīng)營農(nóng)家樂,轄區(qū)內(nèi)的文殊寺、珍珠潭、城望頂、杜鵑嶺、秘洞等都成了熱門景區(qū),每天吸引著四方游客。春天,杜鵑啼血,山花爛漫,采野菜的人們絡繹不絕;秋季,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采摘板栗、柿子、野生獼猴桃的紛至沓來。夏天,濃蔭匝地,氣溫涼爽,是度假避暑首選;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玲瓏剔透,成了童話般的世界。
“適于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行走在故鄉(xiāng)寬闊的道路上,和著宋代詩人梅堯臣《魯山山行》的詩意,信心百倍的家鄉(xiāng)人沐浴著新時代和煦的春風,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文明、走向和諧、走向富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人慶,河南魯山人,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散文選刊》《散文百家》等報刊,曾獲河南省報紙副刊獎、東坡文學獎、《散文百家》千字文獎、《人民文學》“美麗中國全國游記大賽優(yōu)秀獎”、第五屆“強軍杯”全軍網(wǎng)絡文學大賽三等獎等獎項,出版有散文集《溫暖心靈的陽光》。
作者 / 李人慶
總監(jiān)制 / 曉潔
執(zhí)行主編 / 張燕
副主編 / 躍升
責編 / 張燕
制作 / 蘭宇 躍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