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門頭溝的沿河城,因扼守幾道山口水口古稱“三岔(汊)村”、“沿河口”, 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始稱“沿河城”。其隸屬明代長城內(nèi)三關(guān)之一的紫荊關(guān)所轄,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沖之一。命名為沿河城,意思就是它是沿著永定河的一座城池。
京西古村落的介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九個了,系列文章都在今日頭條首發(fā),望抄襲者自重。這一系列的村落介紹,也為想重走京西古道的朋友提供些參考。旅行走古道、憶人文、看風景這才是好的旅行攻略,不然看到的僅僅是幾間古屋和殘垣斷壁,相信很多人喜歡古村游就源于對它的文化內(nèi)涵鐘情。前面說的碣石村、馬欄村都是和抗戰(zhàn)有關(guān)的故事,沿河城的戰(zhàn)爭故事則可以說從遼金時期就開始了。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沿河城一直都是軍事重地。
沿河城在門頭溝區(qū)政府西北35公里、齋堂鎮(zhèn)政府東北15公里,永定河南岸。“沿河城以山為城,以河為池,乃京師咽喉之地?!保|、金被滅之時,也都是從這里開始攻進北京城的。
沿河城很小,方圓不足一里,有兩個門,西門面對蒙古,叫永勝門,寓意戰(zhàn)無不勝。城門完好,下用條石上用磚砌。券門上有漢白玉門額,陰刻“永勝門”。城門上原有門樓,但毀于戰(zhàn)火。
永勝門
東門面對京城,叫萬安門,寓意保衛(wèi)京城國泰民安。古時的東門已經(jīng)被毀了,現(xiàn)在在原地建起了一座新的城門,可借此想象一下古城門的模樣。
萬安門
三岔村地勢險要,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夫太行自天之西柱奔騰以北,云從星擁,幾千萬派,而至宛平三岔口,折而為二,此堪輿家所謂大聚講也。一自口東翔,為香山,結(jié)局平原,一望數(shù)百里,奠我皇都。一自口北走,百折而東,逆勢南面,去做皇陵。而渾河玉泉等水縱橫其間,為之界分夾送之,令岳瀆諸山川,得拱揖襟帶,比之共辰。相傳冀州風水極佳,宛平蓋獨收其勝矣。'
由此可見,太行自此,向東為香山,取意“奠我皇都”,向北為十三陵方向,取意“奠我皇陵”,這里提到的“宛平三岔口”,就是“三岔村”,后來叫沿河口,之后又改稱沿河城。
明都御史蘇佑在《屯兵要地論》中記載:'紫荊關(guān)北自沿河口起至倒馬關(guān)止,最為緊要,蓋二關(guān)山雖險絕河流中斷,外恃宣大,掎角在人,故必有兵屯。',說明了這里在軍事意義上的重要性。
明代易州兵備道按察使高文薦,在《本鎮(zhèn)關(guān)隘議》記載:'沿河口議曰:沿河口外通懷來城百余里,中有渾河,足稱天塹。西三十里有沖口天津關(guān),去宣府僅 150里,宛平50里。關(guān)下稍通戎馬,所恃城建山瘠,頗費攀躋,以上制下,他口,特通徒行,皆自來虜跡罕至者,謂非險阻之故耶?'
沿河口修城記
馮子履在立于萬歷十九年(1591)的《沿河口修城記》碑中記載:'國家以宣云為門戶,以薊為屏,而沿河口當兩鎮(zhèn)之交,東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渾河湯湯,襟帶其左,蓋腹心要害處也。',這里“宣”即宣化,“云”即大同,而城池修好之后:“再無赤羽之警,燕臺易水之間可高枕無憂已”。
沿河城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2)的《重修真武廟》碑記載:'沿河以山為城,以河為池,乃京師咽喉之地。'
村里有名的院落,152號花大門,因門上的大花彩繪而得名。但在以前叫上衙門,即守備府衙門,是明清駐守沿河城的守備都司的府邸,沿河城派駐過官位至四品的都司,四品都司與開封府尹同級,相當于現(xiàn)在北京市長的級別。八國聯(lián)軍的時候這里被德國焚毀,民國時期的地主師義文買下了這座大院,并重新修建,據(jù)說花了三年的時間。
失竊的漢白玉門墩
2016年,“花大門”的一對漢白玉門墩被盜,讓人很是痛心,不知道現(xiàn)在有沒有找回來,古村的文物保護應該重視起來了。
郵局,也就是下衙門
正對著西門外的郵局,當年電影《手機》的取景地,先看看影片里的場景,圖片是從電影的開頭處截取的。
電影《手機》在沿河城郵局的片段
這里現(xiàn)在是郵局,但四百年前是關(guān)王祠,也就是關(guān)帝廟,明天啟四年(1624年),都指揮張經(jīng)緯守備立碑記載,“修城隍廟建關(guān)王祠以祀正神”。到了清代,變成了“把總”的辦公室(管500人稱把總),有軍官在此辦公。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被日本人燒毀。上世紀七十年代,這里修成了郵局,就是現(xiàn)在這依然古樸的模樣。
沿河城城內(nèi)屯兵,周邊有17座敵臺。沿線80里都有城里派兵把守,城池與敵臺相互呼應,構(gòu)成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
敵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