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說“和衷共濟”故事之前,我們先認識四個人。
在上述四人中,晉武帝司馬炎、王濬(jun)、杜預是強烈要求出兵江南,滅吳統(tǒng)一全國的,而賈充總是以韜光養(yǎng)晦,堅定反對出兵統(tǒng)一東吳。
在西晉滅吳的人中,除了上述三個,還有一個羊祜。在《晉書》中,羊祜和杜預的傳記被放在了一起。早西晉最堅決要求滅吳的三個大臣,就是羊祜、杜預、王濬。晉武帝咸寧二年(276年),羊祜上書請求伐吳,晉武帝本人支持,但是以賈充為首的眾多朝臣則聲稱要韜光養(yǎng)晦,安圖享受,戰(zhàn)爭勝利了,并不能給他們帶來額外好處,堅決反對,武帝只能作罷。羊祜于是發(fā)出了那聲著名的嘆息: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咸寧四年(278年)六月,羊祜病,晉武帝在其回洛陽后再次向其咨詢伐吳計劃,并提出讓羊祜在特制養(yǎng)病車上智慧諸將滅吳的設想。年十一月,羊祜病危,舉薦杜預代替自己的職務。武帝任命杜預為真難大將軍,都督荊州軍事。
在羊祜去世一年后,咸寧五年(279年),王濬上書晉武帝司馬炎起兵滅吳,晉武帝一度拍板伐吳,但不久針對朝廷內(nèi)的反對意見,武帝又放慢了伐吳的部署。朝廷內(nèi)韜光養(yǎng)晦的意見,往往不針對具體問題,但是清談家們的理論層次都很高,反對起來引經(jīng)據(jù)典,在大方向上具有無比的正確性。
此時,杜預也不斷上表,在前一道奏本還沒有得到回復,緊跟著的奏本就說的十分直接:朝廷伐吳的利益顯而易見,阻撓伐吳不是作戰(zhàn)計劃有什么缺陷,但是反對大臣總是提出不同的看法,根本原因在于伐吳不是他們自己謀劃的,伐吳成功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晉武帝終于下定伐吳的決心。279年十一月晉軍兵分六路,總共發(fā)兵二十余萬,大舉伐吳。
晉武帝聽從杜預諫言,給予朝廷阻撓伐吳的重臣以大好處,于是伐吳最大的反對派賈充,被授予符節(jié)、假黃鉞、大都督,率中軍駐扎襄陽,名義上總督六路二十萬伐吳大軍。
太康元年(280年)前幾個月,六路伐吳大軍取得了巨大戰(zhàn)果,杜預鼓勵王濬從武昌支取建業(yè)(今南京),吳國水軍萬余人望旗而降。直到這時,在西晉朝廷中,以名義伐吳總指揮賈充為代表的反對派,仍然不斷宣稱伐吳是一個錯誤決策。
280年3月15日,王濬水軍攻至三山,這時建業(yè)西邊最后一處屏障,距離最終目標不過50里,晉武帝任命節(jié)制王濬的東路伐吳安東將軍王渾遣人請王濬商談進軍建業(yè)事務,王濬以“順風順水,船無法泊岸”為由抗命,揚帆直指建業(yè)。雖然王濬知道,立下滅蜀奇功的鄧艾死于冤獄,但是建立不世功業(yè)的雄心壓倒了恐懼。
這天,王濬軍員8萬,戰(zhàn)舟百里,鳴鼓吶喊著進入石頭城,接受了吳末帝孫皓的投降。
自己圍困差不多不設防的建業(yè)城百余日,最終被別人輕而易舉摘取了勝利果實,安東將軍咽不下這口氣,于是,抗命、不服從指揮,私吞吳國宮廷財物,乃至于意圖謀反……各種罪名迅速被制造出來栽贓給王濬,朝廷內(nèi)各職能部門也積極配合,要求廷尉(司法機關)鎖拿王濬。以至王濬在一道奏章中中感嘆“犯上干主,其罪可救;乖忤貴臣,禍在不測”。
但王濬運氣比鄧艾好得多。晉武帝司馬炎相當寬容,對于二王爭功,他既不追究王濬抗命,也不斥責王渾誣陷,武帝讓大家皆大歡喜,一塊兒升官重賞,大家爭的就是升官發(fā)財嘛。
吳國末主投降,一直激烈反對伐吳的賈充十分恐慌,急忙到皇宮請罪,晉武帝撫慰了他。不久之后,賈充發(fā)現(xiàn)自己被列在封賞名單顯要位置,受賞的食邑是驚人的8000戶。
既往不咎,皆大歡喜,鷹派和鴿派和衷共濟,舉國相慶!
團結(jié),團結(jié),還是團結(jié)……
容忍內(nèi)部爭執(zhí),按照規(guī)劃該做什么做什么,心如明鏡無視王渾們的小動作,和衷共濟,將是未來很多年的主流,“太康之治”曾在和衷共濟中出現(xiàn)過,小康時代也必然會來到中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