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必然導致游牧
大自然給了我們江南水鄉(xiāng)、沃野中原和天府之國,也給了我們面積三倍于耕地的草原。
全世界游牧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40度到55度之間的寒溫帶內陸,中國北方草原游牧帶是全球游牧帶的一部分。
草原只能長草,人們只能依靠食草動物生活,一個地方的草吃完了,就去另一塊草場,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游牧生產方式。
草原無法種植,對農耕民族來說,占領了也沒用,所以不會去占領。
能不能把游牧民族消滅掉呢?做不到。
有草原必然會形成游牧生產方式,消滅了這一撥,會崛起另一撥,從匈奴,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回鶻,女真,韃靼,瓦剌,到噶爾丹,草原民族綿延不絕。
想要從根本上消滅草原民族的威脅,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草原。
但人在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這事只有大自然才能做到。
游牧民族無法威脅農耕民族,源于熱兵器的出現,但游牧生產方式并未消亡,只是他們現在變得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不再騎馬沖鋒打草谷了。
東北地區(qū)是農、漁、獵、牧結合的地區(qū),對農耕地區(qū)并無依賴。
黃土高原和黃河上游地區(qū),屬于半農半牧或農牧兼營的地區(qū),對農耕地區(qū)依賴不大;
青藏高原也是農牧兼?zhèn)洌詺v史上對農耕文明并未帶來太大的困擾;
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威脅最大,源于其是純游牧,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十分有限,糧食依賴農耕區(qū)供給,農耕區(qū)封關罷市,他們就只能去搶。
游牧民族三大難題
草是老天爺長的,草原動物的皮可以穿,奶可以喝,肉可以吃,看上去很美好,但游牧生產方式有三大問題。
一是氣候影響生死存亡
草原給人們帶來馬、牛、羊、駱駝的同時,也帶來了雪災、暴風、蝗蟲、老鼠、草原兔,還有火災。
蝗蟲、老鼠、兔子會帶來減產,雪災、暴風會使牛羊全軍覆沒,人們就會面臨生存危機。
而當全球氣候變化,經歷冷期或冰期時,所有人就必須南遷,但農耕民族肯定不同意,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了。
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游牧南侵與氣候變冷正相關。
中國5000年歷史中,有四個寒冷期,導致了周朝滅亡、三國兩晉南北朝、北宋滅亡元朝建立、明朝冰期疊加疫情導致明滅。
有四個暖期,分別是夏商、秦漢、隋唐、南宋,南宋弱一點,但其人口首次突破了一億。
現在氣候變暖,有人認為中國必將迎來又一個盛世,這是美好的心愿,但國家強盛,關鍵是人,所有人都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行。
二是人口無法快速增長
草的營養(yǎng)價值很低,所以食草動物都是吃貨,需要不停地吃,才能保證生長所需營養(yǎng)。
在古代,一個五口之家,農耕家庭需要50畝地,而一個草原家庭至少需要5000畝草場。
草場的面積決定了人口的上限,生孩子很容易,但你養(yǎng)不活有什么用呢?
人口少,就會被其他部落欺負,想要增加人口就要去搶別人的草場,我們在歷史書中看到的都是農耕與游牧之間的戰(zhàn)爭,事實上草原游牧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才應該是常態(tài),只是游牧民族沒有文字,沒有史官,跟中原人打,中原人記,跟羅馬人打,羅馬人記。
三是治理農耕只能漢化
即使游牧民族占領中原,建立政權,也只能采用農耕地區(qū)的官僚體系,否則無法治理。
中原人口是游牧的百倍以上,游牧民族正常只有幾十萬人,除去軍隊之后,全部當官都不夠,所以元朝采用行省制,就是說你這個省一年給我交多少錢,出多少勞役,其他的我不管,做不到我就打你。
這就帶來一個后果,就是這個省必然是一個漢人治理的整體,所有省加起來就是一個漢人治理的超大社會,這就促進了農耕區(qū)的統(tǒng)一,中國一個省的力量足以打敗游牧民族,游牧政權隨時可能覆滅,蒙古帝國在歐洲的治理也是如此。
朱元璋是唯一一個從南打到北統(tǒng)一中國的人,其他朝代都是從北向南統(tǒng)一,根源就是游牧人口太少了。
同時,游牧區(qū)是移動的,無法形成穩(wěn)定的納稅體系,政權合法性只能建立在個人魅力和英雄氣概上,其他部落參加對其他部落或農耕區(qū)的劫掠,然后利益分享,屬于聯盟制。農耕區(qū)是建立在個人稅基礎上的,需要穩(wěn)定,更需要龐大的官僚體系管理,這就形成了兩套系統(tǒng)。
元朝采用的是二元治理結構,兩都巡幸就是這種治理結構的反映,游牧區(qū)是政治權力中心,農耕區(qū)是經濟中心,為了保證游牧貴族的特權,游牧區(qū)比農耕區(qū)還富裕,農耕區(qū)當然不干,最終元朝97年而亡。
北魏采取的是完全漢化的治理結構,但沒能擺平北方的游牧貴族,導致解體,壽148年;
清朝的治理結構是混合式,即游牧貴族和中原士紳共同治理,但為了防止?jié)M人被稀釋,禁止旗人出旗,隨著人口的增加,這些人沒有正經職業(yè),只能提籠架鳥,靠糧餉或者典當度日,戰(zhàn)斗力迅速下降,這才有了晚清四大名臣自己的湘軍、淮軍,乾隆時中國人口已經有3億了,必然會任用大量漢人治理,壽276年,是一個正常王朝的時間。
治理中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必須處理好農耕與游牧的關系,中國現在有五大自治區(qū),既是游牧區(qū),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區(qū),我們一直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就是要共同進步,共同富裕。
這三個問題的核心是人口問題,而其游牧方式是問題的根源。
人少,一場天災可能就會團滅,人少還可能會被其他部落消滅,想要增加人口就要搶別的部落的草場或到農耕區(qū)去搶,想搶成功又需要有人口優(yōu)勢,在沒有人口優(yōu)勢的條件下,只能比誰更猛,所以,勇氣是游牧民族評判一個人的最重要的因素,王位繼承也多采用兄終弟及,因為一個小屁孩是無法帶領大家沖鋒陷陣去劫掠的,但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又與農耕的官僚體系不兼容,所以,歷史上屢有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但面對百倍于游牧的農耕人口,始終無法長久。
修建長城最為經濟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兵鋒直逼貝加爾湖。
至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漢匈之戰(zhàn),歷時百余年,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之間蕩氣回腸的斗爭與融合。
霍去病輕裝疾進,長途奔襲,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歷代都是爽文主角。
但這種主動出擊的打法,也將漢朝70年的積蓄打光了,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漢武帝不得不寫檢討,頒《輪臺詔》。
而戰(zhàn)國名將李牧則創(chuàng)造了步兵大兵團圍遷騎兵大兵團的經典戰(zhàn)例,他的打法就是堅守不出,堅壁清野,引誘匈奴主力來攻,然后派騎兵斷敵后路,車兵擋正面,弓箭手在兩翼殺傷,圍而殲之,匈奴在李牧面前什么都沒搶到,十多萬人馬被圍殲,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毫無疑問,李牧的辦法,自身消耗少,傷亡少,又能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被后世歷代將領所采用。
李牧堅守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雁門關,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素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對付游牧民族,我們的前人想了很多辦法,和親、聯盟、分化、以夷制夷、貿易、修墻、主動出擊都試過,最終選擇了以長城為屏障,進可攻,退可守的辦法。
不僅我們修,游牧民族進入中原后也修。
鮮卑建立北魏后修長城防柔然;
女真建立金國后修長城防蒙古;
契丹建立遼國后修長城防蒙古;
回鶻人建立回鶻汗國后修長城防黠戛斯;
羅馬、波斯、朝鮮、越南、沙俄也都修過長城。
對付游牧民族的襲擾,這是最有效的辦法。
游牧民族,來無影去無蹤,就像“飛車黨”一樣,等你發(fā)現了,他們早就跑得沒影了。
你主動出擊,并不一定能找到其主力;
你發(fā)現了主力,他不跟你打,繼續(xù)往北退,拖都能拖死你;
即使你找到了主力也打贏了,但草原種不了地,打贏了還得退回去;
然后這一片草原權力真空會被其他游牧民族占據,周而復始。
修了長城,有三大好處。
一是到了長城邊上,游牧騎兵要停下來破壞長城,速度優(yōu)勢發(fā)揮不出來;
二是游牧民族攻擊長城必須集中主力,守方戰(zhàn)能消滅其有生力量,不戰(zhàn),能據墻而守,耗死對方;
三是即使攻破長城,游牧騎兵也回不去,援兵會將其包圍,騎兵成了步兵,游牧民族不是對手。
戰(zhàn)國時期,秦、趙、燕也都修了長城,但沒有連通,匈奴照樣來去自由。
二戰(zhàn)時,法軍的馬其諾防線足夠堅固,但德軍從比利時的阿登森林進攻法國,法國卒!
盛世修墻,戰(zhàn)時守邊,形成整體防御才有效果。
唐朝自認為武德豐沛,盛世不修長城,等節(jié)度使造反了,想修也來不及了。
互相倒逼組織升級
歷史學家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農耕強,則游牧強;農耕弱,則游牧弱。
春秋戰(zhàn)國,中原打得昏天黑地,游牧民族劫掠很容易,往往是十幾個人,幾十個人就能劫掠成功,所以他們的劫掠經常是以部落為單位的。
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此時的匈奴不丁點兒大,但修了長城,劫掠難度成指數級上升,游牧民族必須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才有可能成功,秦始皇去世第二年,冒頓弒父篡位,整合了游牧各部形成了強大的匈奴。
匈奴強大到什么程度呢,秦朝國土面積只有340萬平方公里,而匈奴有600萬平方公里,從東北一直到中亞,都是他的勢力范圍,后來漢武帝拼命打通河西走廊,就是因為走廊的南、北、西三個方向都是匈奴的小弟,三面包圍壓力山大。
白登之圍,匈奴能出動40萬大軍,這是一個非??植赖臄底?,因為即使是中原朝廷,組織40萬人遠征都很困難,長平之戰(zhàn),雙方40萬對40萬,秦趙兩國把家底都拿出來了,秦國贏了,但也傷筋動骨了,過了十幾年才緩過來。
這就不難理解,漢武帝為什么寧愿背負一世罵名,也要消滅匈奴了。
長城,倒逼游牧民族提高組織能力和融合程度,漢朝對匈奴、唐朝對突厥、北宋對契丹、明朝對蒙古,都是如此,中原強,游牧就強。
反之,當中原混亂時,游牧民族就會變得松散,因為劫掠或訛詐變得容易,游牧民族內部就會鬧派系斗爭,不愿意服從管理,進而形成多個部落。
兩晉到南北朝時期,光鮮卑就建立過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等國家。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么不修長城是不是就不會形成強大的游牧帝國了?
游牧部落不統(tǒng)一,就會形成多如牛毛的無組織游牧騎兵,國家就需要在幾千公里的邊境部署重兵,這個代價可比修長城貴多了,修長城是一時貴,部署重兵是天天貴。
明成化年間,韃靼頻繁襲擾河套地區(qū),朝廷連年派遣大軍征討,延綏鎮(zhèn)巡撫余子俊請修長城,并算了一筆賬,每年軍費要979萬兩銀子,動用400萬民夫,而修1770里長城只要122萬兩,不用民夫用軍士,兩個月即可完成。
長城修建完成后,“寇抄漸稀,軍民得安耕牧馬焉”
中原強,則游牧強,游牧強,逼著中原必須更強,直到一方崩潰,雙方在不斷的斗爭與融合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游牧民族沖散歐洲
長城作為國防前線,頻繁上演著對峙與沖突,交流與融合。
平庸的朝代,據長城而守,可保人畜平安;
強勢的朝代,以長城為出發(fā)地和后勤補給地,向外開拓。
蒙古入主中原,長城不在宋朝手上,是后晉石敬瑭將幽云十六州獻給了契丹;
滿清入關,是吳三桂降清,山海關門戶洞開,導致了明滅。
斯塔夫里阿諾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慨嘆:“攻不破中國長城……往往使得游牧民族不斷向西入侵、挺進,在經過了一系列沖擊波式的向西入侵之后,最終形成了渡過奧克蘇斯河、多瑙河或萊茵河的大規(guī)模蠻族入侵”
歐洲一盤散沙,跟他們沒有能力建墻形成整體防御直接相關。
歐洲歷史上的長城都是羅馬時期修建的,而東方游牧民族的沖擊引起的連鎖反應直接使西羅馬覆滅。
歷代文人攻訐長城
長城與黃河一樣,是中國人的精神圖騰。
黃河鑄造了中華民族的集體主義精神,詮釋了什么叫“多難興邦”;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家國主義情懷,詮釋了什么叫“保家為國”。
黃河書寫了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保衛(wèi)黃河就是保衛(wèi)中華文明;
長城挺直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脊梁,即使國破家亡,也要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但總有人語出驚人,自斷脊梁,痛罵長城“勞民傷財”“禍國殃民”
罵長城的人認為安全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認為:“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墻內,虛筑防胡萬里城?!?/p>
現代文人更是“對我們民族心底的'長城情結’一直不敢恭維”,他們認為“長城萬里長,盛世不添磚”,“長城,是中國人最不該值得自豪的愚蠢工程”,他們也認為盛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建長城要錢,守長城很苦,如果沒有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天然沖突,是沒有人愿意建長城的。
世界十大古文明,只有中國沒有中斷過,就是因為歷代祖先知道消滅不了游牧民族,仍然前仆后繼,不斷斗爭的結果。
漢唐盛世,首先是精神層面的高度自信。
霍去病,攻河西,戰(zhàn)漠北,千里奔襲,以敵之長,攻敵之長,面對賞賜,豪氣干云,“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班超書香門第,父親寫《后傳》,哥哥寫《漢書》,妹妹班昭更是妥妥的才女一枚,但班超僅憑36人就平定西域50多國,一介書生獲封“定遠侯”,何等的奇智神勇;
唐代更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對比遍地英雄的漢唐,某些文人筆下的無病呻吟,在歷史的鏡子面前,顯得無比幼稚。
安全與發(fā)展,是人類文明的主線。
沒有安全就沒有發(fā)展,沒有發(fā)展,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平原建城,人口在城內,耕地在城外,保衛(wèi)一個點;
依勢建關,城池在關內,耕地也在內,保衛(wèi)一個面;
邊境建墻,保護城與關,據墻攻與守,保衛(wèi)一個國。
城池、關隘、長城構成了農耕文明三位一體的防御體系。
中國有4000年建城史,3000年建關史,2600年建墻史。
基建狂魔本色始終在線,無不首先考慮安全。
秦直道直通九原,是為防止匈奴作亂;
漢長城修到新疆,是為保護西域商路;
新219國道,從廣西東興修到新疆喀納斯,全長10860公里,亦是為了邊境安全。
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國沒了,人還在,百姓才是真的苦。
這就是“大仁政”與“小仁政”的區(qū)別。
“大仁政”是苦百姓一時,求長久太平;“小仁政”是不苦百姓,但會國破家亡。
有為的政治家,都會毫不猶豫選擇“大仁政”,即使留下一世罵名,也要罪在當代,利在千秋。
萬里長城如此,漢擊匈奴如此,京杭大運河如此,抗美援朝也是如此。
而完成這些壯舉的人,被歷代文人反復攻訐,仿佛只有他們關注民生。
印度不修長城,被游牧民族反復蹂躪;
歐洲不修長城,至今仍一盤散沙勾心斗角;
美洲不修長城,印地安人只能在保留地里茍延殘喘。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