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是人類喜愛的吉祥之鳥,與道家文化有著密切關(guān)系。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期間,道家仙學更是視鶴為神仙的化身。鶴的長壽和高飛兩個特性,使道家認為鶴既是仙人的坐騎,又是仙人的化身,稱之為仙禽、仙驥、仙客、仙子、仙羽、蓬萊羽士。作為鳥類中最高貴的一種,鶴代表長壽、富貴,寓意健康長壽。傳說中的鶴是一種仙禽,據(jù)《雀豹古今注》中載,“鶴千年則變成蒼,又兩千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strong>可見古人認為鶴是多么長壽的了。因而鶴常被認為是“長壽鳥”,更有“千年龜,萬年鶴”之說。一起欣賞大師筆下的仙鶴,趙佶的這幅《瑞鶴圖》,是其書畫珍品中難得的詩、書、畫俱為上乘之作。這幅畫描繪了鶴群盤旋于宮殿之上的壯觀景象。門上方彩云繚繞,十八對神態(tài)各異的丹頂鶴翱翔盤旋在上空,另外兩對站立在殿脊的鴟吻之上,空中彷佛回蕩著悅耳動聽仙鶴齊鳴的聲音。繪畫技法精妙絕倫,群鶴如云似霧,姿態(tài)百變,各具特色。牧溪的《觀音猿鶴圖》揭示了生靈本性之愛,但潛臺詞是“萬事皆空”。鶴圖則有喻世之意,暗示人間的險惡和遁入佛門的超拔,同時也深藏著這位畫僧企求解脫的心曲。灑灑鶴姿與四周云霧翻騰的暴雨景象形成對比。畫幅中的有機組合,其中包蘊的“禪機”,發(fā)人深思。明 邊進文 《雪梅雙鶴圖》
邊文進畫花鳥,注重對象的形神特征。對于花之嬌艷,鳥之飛鳴,葉之反正,色之蘊藉,無不刻畫精妙。此圖畫兩只丹頂鶴,其神態(tài)舒展自如,栩栩如生。背景為雙勾綠竹,雪白芙蓉和傲雪白梅,交相輝映。筆墨工致,設(shè)色明麗,是較為典型的明代院體派風格。明 邊文進 《竹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石濤《鶴壽千春》
清 沈銓 《雙鶴圖》
沈銓是繼南宋梁楷、牧溪的禪畫在日本產(chǎn)生巨大影響之后,走出國門,以工筆花鳥畫震撼東瀛的清代畫家。沈銓在長崎僑居了3年,培養(yǎng)了一批異國弟子,在中外美術(shù)交流史上寫下濃重一筆。沈銓 《松鶴圖》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寫溪畔二只丹頂鶴,蒼松濃郁,枯藤披垂,竹花互掩,清流湍息。沈銓 《桂鶴圖》 遼寧博物館藏
清 沈銓 《松鶴圖》
清 沈銓 《鶴》
清 沈詮 《鶴壽富貴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清 沈銓 《鶴》
清 沈銓 《鶴》
清 沈銓 《鶴》
清 郎世寧 《花陰雙鶴圖》
齊白石 《紅鶴》
齊白石畫鶴,多以強勁的黑白筆線和墨塊刻畫形體,只用少許朱紅點畫丹頂。但這幅是“研朱畫鶴”,紅色做主角。除了用墨筆勾畫眼、嘴和腿爪,余皆以朱紅畫成,再施少量白粉局部罩染。此種畫鶴之法,在傳世的齊白石畫作中極為罕見,紅鶴提足回望之姿很生動,觀之令人難忘。齊白石 《仙鶴圖》
林風眠 《仙鶴》
林風眠的作品總有一種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這種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審美情趣的悲劇美。其筆下的鶴更是清新脫俗,猶如來自仙境之味。林風眠 《鶴舞》
林風眠 《群鶴圖》
林風眠 《仙鶴》
黃冑 《鶴》
宋美齡 《松鶴延年》
何香凝 《松鶴》
黃永玉 《閑塘鶴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