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星明
供圖:陜西歷史博物館
永泰公主墓的這幅宮女群像圖,描述了某個夏夜一場即將開始的豪奢宴會,盛妝的宮女正持杯捧盤前去迎奉主人。畫中女子秀麗而豐滿、華貴而艷媚,是當時朝野喜好的風尚。
這幅樹下賞花圖,生動再現(xiàn)了貴族仕女的悠閑生活場景。該墓規(guī)格較低,壁畫應出自民間畫工之手,但繪畫技法和表現(xiàn)手法很有特色,畫面趨于寫實,線條信手勾勒不加修飾,有較大隨意性,但技法嫻熟,有較高藝術水準。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陜西關中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眾多的唐代壁畫墓,其年代跨越了唐代初、盛、中、晚各個時期。關中是唐代的京畿地區(qū),發(fā)掘出土的壁畫墓基本上都是皇室、貴戚、王公、大臣和高官的墓葬,而且大多有確切紀年,因此,能夠準確反映中國唐代的繪畫水平。
唐代繪畫作品傳世至今者幾稀,而且真?zhèn)味嘤袪幾h,我們?nèi)缃衲軌蚪佑|到的唐代繪畫實物資料,除敦煌壁畫以外,關中唐墓壁畫也是重要的一宗。唐墓壁畫主要出自皇室貴族墓葬,畫家理應為當世高手,繪制水平具有相當?shù)拇硇裕卉驳绿?、章懷太子和永泰公主等墓葬與李思訓、李昭道、吳道子等唐代名家同屬一個時代,正是可以印證盛唐前后和五代山水畫發(fā)展的珍貴實物資料。唐代墓葬壁畫屬貴族文化,是唐代主流文化的一個方面。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作品斷代標尺系統(tǒng),準確地反映了唐代長安繪畫主流風格和審美情趣的演變。這些墓葬壁畫的出土,改變了以往的唐代繪畫研究過分依賴文獻的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中國美術史。
唐墓壁畫的描繪對象涉及人物、建筑、畜獸、花鳥、山水等多種內(nèi)容,其中人物形象數(shù)量最多,在壁畫墓中居主導地位,是畫工們最為用心繪制的部分,能夠反映唐代人物畫的審美情趣、風格特征和服飾風尚在各個時期的嬗變。從繪畫風格演進的情況來看,唐代墓室壁畫大致可以分為高祖至高宗(618-683)、武則天至睿宗(684-712)、玄宗(712-756)、肅宗至唐末(756-907)四個發(fā)展階段。
左右隋代初唐長安人物畫狀況的首先是南朝張僧繇的疏體畫,其次是北齊畫風,再就是顧愷之、陸探微的密體畫,還有西域畫風。這一時期幾乎所有重要畫家都集中在京城,不同畫風在長安相互碰撞競爭,相互融合,不斷提高藝術水平。最重要的畫家如閻立本則兼取南北畫風之長,代表著初唐人物畫的成就。但是,今天我們除了能看到傳為閻立本的《步輦圖》《歷代帝王圖》等宋代摹本之外,對初唐活動于長安的畫家只能從文字上獲得抽象而模糊的認識。墓室壁畫為認識初唐繪畫提供了機會。
(本篇全部圖片文字版權歸《華夏地理》雜志社所有,轉(zhuǎn)載務必注明出處及作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