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家娃9個月,孩子5個月后小美重返職場,娃一直都是奶奶在帶。兩代人育兒理念多少有點差異,磕磕絆絆總有些摩擦,但讓小美這么明目張膽地跑來吐槽的事,還真是第一次。
事情是這樣的,雖然家里買了消毒柜,但老人嫌麻煩幾乎不用,每次孩子喝完奶,奶奶都直接用開水燙燙奶瓶,下次就直接用了。小美跟婆婆嘮叨過幾次,老人依舊不習慣使用消毒柜,再加上孩子也沒啥反應,奶瓶清洗工作就一直這樣了。
但最近孩子連著幾天拉肚子,上吐下瀉,嘴唇還有點發(fā)青,一家人趕緊帶孩子去了醫(yī)院。檢查后被告知:孩子是胃腸道病菌入侵,得了急性腸胃炎,還好送來的及時。
一家人覺得納悶,孩子吃穿平時都很在意,北方冬天干冷也幾乎接觸不到外人,怎么就病菌感染了呢?醫(yī)生仔細詢問了孩子的飲食規(guī)律,最后得出結論:奶瓶未消毒!
原來,用開水燙奶瓶通常都達不到消毒的作用。開水一般有100℃,但倒入奶瓶溫度會變得更低。燙奶瓶時,家長們只是搖晃幾下就好了,這樣操作下來不管是溫度,還是時間,都無法達到有效殺死病菌的標準。
首先,消毒時間不夠
開水確實具有殺毒的作用,但要達到效果其實是有時間要求的。據(jù)統(tǒng)計:90%以上的細菌需要在沸水中(100℃)煮沸至少5分鐘以上,才能被徹底地滅活。
就拿奶瓶中常見的幾種病菌來舉例:
沙門氏菌:最少要在60℃的水中,10-20分鐘內才可以被完全殺滅。
大腸桿菌:要在75℃的水中,夠1分鐘才可以被殺滅。
葡萄球菌:至少要在70℃的水中,夠6-10分鐘才可以被完全殺滅。
所以,如果清洗奶瓶只是簡單地搖晃幾下,是達不到殺菌的效果的。最保險的方法是,將奶瓶放在100℃溫度的水里,連續(xù)消毒3~5分鐘。如果要殺毒,建議使用更長時間,最少能保持10分鐘。
其次,“開水燙”洗不全面
奶瓶其實還好,最關鍵的是奶嘴。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奶嘴是直接和孩子嘴巴接觸的地方,又因為它的結構比較特殊,有很多凹槽、螺紋、弧度,存在很多衛(wèi)生死角,簡單用開水燙很難清洗到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長期不清洗,就會滋生細菌,一旦接觸孩子嘴巴,就很容易造成細菌入侵。
首先,建議家長最好用流動的水,搭配奶瓶刷清洗瓶身,刷干凈奶瓶內殘留的奶漬。并將瓶蓋、奶嘴“大卸八塊”放入水中,加入奶瓶專用清洗液(可以2天用一次),然后用小刷子將奶瓶的內壁、外壁、螺紋口以及奶瓶蓋都刷洗干凈,再用流動水進行沖洗。
其次,使用正確的方式對奶瓶進行消毒。
對于3個月以內的寶寶,盡量做到每次清洗完奶瓶,都能消毒。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較弱,尤其
3~6個月的寶寶,不用每次都消毒了,但也建議家長每天最好能保障一次消毒清潔;
6個月以上的寶寶腸胃功能和抵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家長們不必每次都消毒,只需要奶瓶沖刷干凈,隔幾天集中消毒即可。
所以你看,不同階段的孩子對奶瓶消毒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家長們盡量要根據(jù)孩子年齡階段按需消毒。至于消毒方法,以下三種可以任選其一,看看哪個操作用起來容易就選哪個吧。
第一種:高溫煮沸
高溫煮沸是最常見的消毒方法,準備一個可以放下奶瓶的鍋,水深要超過奶瓶。玻璃奶瓶需要同涼水一同煮,防止高溫使其爆裂;塑料奶瓶則可等水煮沸后,再將其放入鍋中。
水開后,玻璃奶瓶最好能煮5-10分鐘,塑料奶瓶也要煮5分鐘左右。奶嘴、奶瓶蓋,這些也可以等水沸騰后,放進去煮3分鐘左右,即可撈出來了。
只有這種高溫+一定時長的消毒方式,才能殺死病菌。溫度和時長任何一個不達標,都有可能造成奶瓶清洗不干凈。
第二種:消毒柜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專門針對嬰幼兒用的消毒柜,大部分都是采用紫外線來消毒。這些消毒柜使用較為簡單,清洗后將奶瓶丟進去,設置好時間就可以消毒了。
但由于大部分消毒柜都是采用紫外線光照的方式,這也就引出一個弊端:那些紫外線直接照射的地方,消毒會很有效果;但紫外線照不到的地方,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不過,現(xiàn)在市面上的消毒柜,大部分都做過光照改良,紫外線照射還是比較充裕的。
第三種:蒸汽鍋消毒
除了消毒柜,市面上有一種蒸汽鍋也很受媽媽們
這種水蒸氣消毒的方式,在溶解奶瓶中的奶漬方面非常有優(yōu)勢,大量
最后想說,奶瓶消毒雖然看似是一件很繁瑣的事,但其實只有最初的6個月比較麻煩。慢慢地隨著孩子免疫力的增強,就不用每次都消毒了。
當然也要注意:不要過度消毒,我們本身就生活在一個有菌的環(huán)境,少量接觸一些細菌是有利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成熟的,我們也沒必要過分追求“無菌”,但如果寶寶是處于生病或小月齡時期,就一定要格外注意啦。
(來源:母嬰視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