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畫面已偏向抽象,從生活中來的素材與感受,被畫家用減法、除法或別的法,抽象成了某一藝術形式,但仍須有一線聯(lián)系著作品與生活中的源頭。我的抽象畫是包含了一點具象,所謂的「風箏不斷線」就是說風箏到天空中,與母體仍有連續(xù),別人可以知道我的生活是從哪里出來的,我想在抽象中仍保持具象的境界?!?/div>
—— 吳冠中
若要探討中西方藝術之間的契合,則可將中國書畫特有的理論與西方的抽象形式主義來做比較,在荊浩的《筆法記》里提出論畫之六要:氣、韻、思、景、筆、墨。一件繪畫佳作必須具備富含精神的氣勢與神韻;包括藝術家的想法,構圖景致,以及運筆與墨韻,缺一不可。其中,東方繪畫皆注重用墨氣構成山林景致形成氣韻轉合來表達自然的奧妙,而西方現(xiàn)代主義中以幾何結構來表現(xiàn)空間的概念,巧妙用色彩轉換物質接口,雙方在其意境的表達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中西藝術并不是無法相連互通,而是如何在彼此中找到共通的頻率,并創(chuàng)造出具世界觀且極致超脫的美感境界,相信這點在吳冠中的創(chuàng)作中已找到了答案。
《魯迅鄉(xiāng)土組畫之一:老屋(老墻)》(Lot18)完成于1981年,為吳冠中意識到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演進至此,唯有融貫中、西藝術中相通的美,才能具有時代意義與未來。80年代是他奠基抽象繪畫的關鍵年代,他自述在他作品的畫面中已經偏向抽象的形式美感,從生活得來的素材與感受,被咀嚼、轉化、爾后吸收,利用減法、除法或用別的方法抽釋成為抽象畫面?!遏斞膏l(xiāng)土組畫之一:老屋(老墻)》為吳冠中在1981年間繪畫的魯迅鄉(xiāng)土組畫系列中的第一張,他在這一年間以畫魯迅故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景致向他最崇拜的文學家魯迅致敬。而這一張以幾何畫面構成的回憶老墻,則是吳冠中投向中西藝術之間的契合,以抽象形式保留具象畫面的結果。蒙德里安所繪的《百老匯爵士樂》(圖1)是典型的幾何抽象構圖,他主張以幾何形體構成「形式的美」,多用垂直線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各種格子組成畫面,反對用曲線,完全摒棄藝術的客觀形象,拒絕將生活內容加入畫面之中。而吳冠中卻反其道而行,選擇以聯(lián)結生活情感,描繪對魯迅致敬的回憶老墻,精粹對幾何抽象的演繹,畫面呈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弧形的排列組合,形成一件耐人尋味的東方抽象繪畫。
《魯迅鄉(xiāng)土組畫之一:老屋(老墻)》在中國墨氣的運用上,與蒙德里安在《百老匯爵士樂》的色彩空間概念中,有著殊途同源的相同結果。在牧溪的《六柿圖》(圖2)中,以墨氣來表達物體間的神韻、氣勢,加上六顆柿子相間的排列以及位置,一氣呵成,轉合表達出穩(wěn)定的構圖以及空間。而吳冠中在磚墻的運用上,則以墨氣的方式加強畫面構圖,延伸對老墻的空間感,與《百老匯爵士樂》中以鮮明色彩形容跳躍音符,進而延伸空間概念的內容形式不謀而合?!遏斞膏l(xiāng)土組畫之一:老屋(老墻)》是吳冠中以具象內容演繹抽象形式的代表畫作,猶如仙厓義梵的《圓、三角形、正方形》(圖3),畫面主題雖是老屋中的一片回憶老墻,卻真切地展現(xiàn)出吳冠中以鄉(xiāng)土繪畫表達對現(xiàn)代形式繪畫的思考真諦。
作者 吳冠中(1919~2010)
尺寸 50×50cm
作品分類 西畫雕塑>油畫
創(chuàng)作年代 1981年作
估價 HKD 7,000,000-9,000,000
成交價 RMB 8,407,040 HKD 10,240,000
專場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拍賣時間 2015-11-28
拍賣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15年秋季拍賣會
說明 2005年11月27日 佳士得香港 編號 212
1992年《吳冠中: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Anne Farrer編 大英博物館 倫敦英國(圖版,第124-125頁))
1994年《吳冠中的個人旅程》Notices the Gallery 新加坡(圖版,第22頁)
2007年8月《吳冠中全集》第3卷 湖南美術出版社中國(圖版,第184-185頁)
已展出
1994年11月「吳冠中的個人旅程」Notices the Gallery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