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打油一聽也連連叫好:“胡兄的詠雪詩謎作得也不賴呀!我再吟一首,請兄試猜。”說著又吟誦起來:
此花自古無人栽,
一夜北風遍地開;
近看無枝又無葉,
不知何處長出來?
兩位詩友興致越來越高,胡饤餃以詩猜詩,隨即也跟著吟道:
天地玉世界,
滿天散飛花。
遠岸飄柳絮,
前村壓梅花。
青竹凝玉樹,
萬枝變瓊枒。
窗含遠山白,
落鬢添華發(fā)。
張打油和胡饤餃望著漫天飛雪,你來我往、一唱一和,雖為“詠雪詩”,但字里行間不見一個“雪”字,卻都句句扣“雪”,被后人視為“雪詩”經典。
眾所周知,唐代是中國詩歌最為繁榮的鼎盛時期,涌現出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一大批杰出詩人。較之當時的名家名篇名句,張打油和胡饤餃這種用語直白俚俗,不拘平仄的通俗詩自然屬于“非主流”,但由于其起源于民間,詞句簡潔文風質樸,諷喻調侃趣味橫生,此后瓜瓞綿綿,不斷發(fā)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并索性借張打油之名將這類詩冠以“打油詩”的稱謂。
秦漢時期已有“打油詩”?
然而,也有不少學者認為,錢易的《南部新書》畢竟是一部筆記小說,唐代并無胡饤餃和張打油其人,在盛唐幾乎全民皆能吟詩的時代,“張打油”或許只是民間無數“草根詩人”的代表而已。為什么取名“張打油”? 打油二字,亦可謂之“一打” “二油”:因為“油”作為表象,手法上強調突出的是油腔滑調、俚俗通俗、詼諧幽默的特色;“打”則是根本,是內涵,插科打諢的要義恰恰是譏諷揶揄、針砭時弊、鞭撻昏庸。而張姓的由來或許是緣于張乃大姓之一,姓張名打油更說明其代表著民間詩人。
可是,如果以俚語俗話入詩為特點,不講平仄對仗,描寫形象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像是順口溜的詩被稱為打油詩,那么,將其起始年代說成唐代未免過于絕對。因為從中國的詩歌史來看,秦漢時期已不乏這類特色鮮明的詩。比如,秦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就留下過一首名曰《詠石塔》的打油詩:
遠看石塔黑乎乎,
上面細來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過來,
下面細來上面粗。
這首“詠石塔”不可謂不直白,白得近乎白描一般;不可謂不通俗,俗得就像說生活中的大白話,但觀全詩,卻內涵犀利,含沙射影,那種慷慨悲壯之情和扭轉乾坤之志尤其令人感慨和震撼。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