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20年的日本明治神宮,借100周年這個特別的時刻,除了邀來建筑大師隈研吾操刀全新明治神宮博物館,同時,請到咱們平面設計的大師原研哉為博物館設計整套VI系統(tǒng)。
隈研吾操刀的建筑設計
在建筑設計上,隈研吾主張的附建筑理念完美與神社自然環(huán)境融合,外觀上依循傳統(tǒng)日式町屋樣式,并使用了百葉扇窗與大面積落地玻璃窗,打造開闊視野,讓隱身于綠地林木間的博物館,成了這神圣場域里優(yōu)雅的藝術殿堂。
原研哉操刀的VI設計
此次明治神宮博物館VI設計中,原研哉以「明」字為主軸,將其拆解為「日」和「月」,日月符號靈感源自中國古代文字風格,如甲骨文優(yōu)雅的設計,方形框代表了博物館,中間圓形元素則象徵著博物館參訪者,不僅對應博物館室內空間、展品與觀者之間的關系,也巧妙表達了其位處東京市中心的神社寧靜神秘氛圍。
中國古代文字風格:
原研哉還為國內外旅客設計了說明指示海報,其上貼心的步驟教學,讓想要體驗日本參拜文化的旅客,都能輕松理解當?shù)亓曀住?/span>
原研哉的這次設計給我的啟示:
1、中國設計師,你要自信!首先要文化自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許多設計師對中國文化不那么自信了。總覺得中國的土,日本的文藝、西方的高大上。這一次,很多設計師心中的大師原研哉這不就把中國文化精髓提取出來嘛,只不過別人做的更極致罷了!
——中國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2、別盲目的崇拜大師,要有自己的判斷力。特別是中國的甲方,總覺得大師做什么都是對的。大師的失手的案例比比皆是!就拿這次明治神宮博物館的logo和明治神宮周邊的logo為例。
我覺得原研哉的新作并沒有那么出眾。原因有二,其一是作品1、3、4是明治神宮相關logo都引用了日本傳統(tǒng)的家紋元素,很日本。包括隈研吾在建筑上均用了日本建筑特點和文化元素。而原研哉在日本的一個神宮上引用中國甲骨文元素,這沒錯。但仔細想想似乎并不符合本土地人文風情。很多中國人都搞不懂的甲骨文,日本人也能理解??其二是:原研哉logo美感和其他的三個相比也沒見得強很多嘛
還有就是無論面膜,還是美術館原研哉都習慣性的把字體壓扁,女性群體搞的特粗礦,美術館搞的那么纖細。用戶群體、行業(yè)調性啥的都不用考量了么??
再說一個案例,今年初,原研哉替明治神宮鎮(zhèn)座百年大祭交出漂亮的活動LOGO作品。就是這個:
明治神宮鎮(zhèn)座百年大祭LOGO
原研哉2020作品
對比一下原研哉之前落選的東京奧運會logo就有點尷尬了!基本上是改個色拿來就用。給人的視覺感官幾乎一樣!
東京奧運會LOGO(提案稿)
原研哉2015作品
感覺大師有時候也挺會“忽弄”人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