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詩群: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蕭樹
一
詩歌是大唐的第一抹晨曦,也是它的最后一抹晚霞。
唐詩步入晚唐,詩歌里的“夕陽”、“殘陽”、“斜陽”、“落日”就突然多起來,小精靈般在晚唐詩歌里蹦蹦跳跳。
有心人曾統(tǒng)計,晚唐詩出現(xiàn)“夕陽”的有210首、“殘陽”104首、“斜陽”74首、“落日”130首。而這些“陽”詩季節(jié)背景中,又以“傷春”和“悲秋”居多。
偉大的晚唐詩人們,他們沒有用“漁歌”來唱晚,而是不約而同地選用即將墜入西山的太陽,哀嘆著正在沒落的帝國!
李商隱這樣說“夕陽”——
向晚意不適,
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這首千古絕唱,放在晚唐這個背景,用來說晚唐詩歌,實在貼切!
杜牧說的是“落日”,同樣是千古絕唱——
六朝文物草連空,
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日見范蠡,
參差煙樹五湖東。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韋莊筆下的“夕陽”,像一只大眼睛,看到的不是流水,而是滿腹?jié)M心的惆悵——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
南國佳人號莫愁。
今日亂離俱是夢,
夕陽唯見水東流!
——《憶昔》
還有好多現(xiàn)在已不太知名的晚唐詩人,他們詩里的“夕陽”,一個個都寫得活色生香,卻又回味悠長——
石城昔為莫愁鄉(xiāng),
莫愁魂散石城荒。
江人依舊棹舴艋,
江岸還飛雙鴛鴦。
帆去帆來風浩渺,
花開花落春悲涼。
煙濃草遠望不盡,
千古漢陽閑夕陽。
——《鄭谷·石城》
到底是凄美,還是蒼涼?自己品味吧。
少年隨將討河湟,
頭白時清返故鄉(xiāng)。
十萬漢軍零落盡,
獨吹邊曲向殘陽。
——《張喬·河湟舊卒》
為國戌邊、一事無成的舊卒,愴然面對故鄉(xiāng),何等凄惶,此時的殘陽是最為鮮明的映照。
高視終南秀,西風度閣涼。
一生同隙影,幾處好山光。
暮鳥投嬴木,寒鐘送夕陽。
因居話心地,川冥宿僧房。
——《劉得仁·秋晚與友人游青龍寺》
晚秋中的夕陽,讓古寺呈現(xiàn)幽靜之美,詩人就像那只暮色中的鳥,投的雖然只是“嬴木”,卻找到了“話心地”,零落的心頓時有了寄托。
大唐走到此刻,日暮途窮,敏感的詩人們看到的“夕陽”、“殘陽”、“落日”,何嘗不是大唐正在離去的背影!
唐詩的余暉,映襯著這個碩大而衰頹的背景。
這個余暉是“無限好”的。晚唐詩歌,自有風華,并沒有辱沒唐詩。
晚唐詩是容易讀順、讀熟的詩,經(jīng)常有好句子在詩中閃現(xiàn),雖然后世不少人說它“有句無篇”,就是說句子很精彩,整首詩的格局卻明顯不夠、氣勢境界遠不及正大堂皇的盛唐和豐碩壯麗的中唐詩歌。
但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無比癡迷的日本文化界,對晚唐詩歌卻愛得不要不要的,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風流是“六朝人物晚唐詩”。
是啊!就算是末世,那也是大唐的末世!大唐末世的詩歌,生于大唐,終于大唐,大唐烙在它身上的印跡,同樣金澄澄的,燦然有光。
二
跟一般人想象不同,從數(shù)量上說,晚唐詩人比盛唐詩人要多得多。
只是,住在老是搖搖晃晃的大房子里,詩人們一個個心思耽耽,寫詩的時候,不免會東張西望,生怕屋外突然飛來一塊石頭,砸破了自己的腦袋。
所以除了寫詩,他們還要做很多事?;旃賵龊土⒐γ疾皇亲詈玫倪x擇,在后來,留后路、保平安甚至成為必選項。
晚唐的社會動蕩與盛唐末期的“安史之亂”大不相同,雖然“安史之亂”作為一場大浩劫徹底動搖了大唐的根基,但身處動亂的人們,不論是文人還是政客,都留存著一分對盛世的期待,夢還在,心未死。
而晚唐那種盜賊蜂起,遍地狼煙的動蕩,讓整個帝國沉淪于不可自拔的深淵,毫無轉(zhuǎn)機,剩下的只有絕望。
活在晚唐的詩人,不再有盛唐詩人的豪爽、蒼勁、高邁和自信,也沒有中唐詩人對中興的渴望和進取,他們仰望盛唐和中唐,那里群峰競秀,卻又高不可攀,徒嘆奈何之余,不再作徒勞無功之想。
所以,盡管動蕩不安之中有不絕的題材和詩情,在詩人的筆下,卻多見于浮光掠影,淺嘗輒止,對詩藝更深的索求開拓基本停頓。
所以,這個時期盡管涌現(xiàn)數(shù)量巨多的詩人,這些詩人不是沒天份,更不是沒有才華和人生歷練,但硬是由于拖泥帶水的晚唐生生絆住了他們的腳跟,約束了他們的心胸,限制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就。
活在晚唐的詩人們,都在忙些什么呢?
杜牧忙著做夢?!笆暌挥X揚州夢,留得青樓薄幸名”。雖然一生不停地行走在晚唐的官場和俗世,但一直恍恍惚惚的,像是生活在別處。
他天縱聰明,有見識,有情懷,總是在創(chuàng)作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不論是潛意識還是主動自覺,他都在盡力擺脫晚唐對他的局限和影響,但活在那個時代,卓然獨立何其難!
再大的超脫,也是有限的。
他是作品中晚唐痕跡最輕的詩人,不論是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還是超脫凡俗的駢文《阿房宮賦》,都帶著盛唐的流風余韻,超逸俊拔,盡得風流。
如果生在盛唐,他完全有可能成為與李白、杜甫一個級別的偉大詩人。
李商隱忙著發(fā)愁。這個倒霉鬼,一輩子糾結(jié)在解不開的死結(jié)里,左右支絀,郁悶難言。
后人稱他和杜牧為“小李杜”,但這個“小李杜”跟盛唐的“李杜”換了位置,姓杜的像李白,姓李的卻生生苦成了杜甫,不僅苦若杜甫,詩歌理念和寫作技法,也沿襲了杜甫。
當年羅成陷身淤泥河動彈不得,渾身給敵人射成刺猬,李商隱也陷身于晚唐的牛李黨爭,天生的七竅玲瓏心,也被整得千瘡百孔,沒一個囫圇樣!
可算栽倒在晚唐的文壇好漢。
溫庭筠忙著香艷。這個人太聰明,號稱“溫八叉”,但屢試不第,其實他沒把登第太當回事,每次科考都忙于“救人”,即使是給他吃小灶看管最嚴的一次,他還“救”了八個考生,讓他們一個個榮登黃榜,自己卻灰溜溜名落孫山。
最后把一身的靈睿都用在詩情和香艷上,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李溫”,詩寫夠了,又開始寫詞,盡管詞的開拓始于盛唐初期,但到了溫庭筠這里才大放光芒,開出一條通向月亮之路。
他還趁便帶出一個后來叫魚玄機的女徒弟,此女子骨骼清奇,注定不走異常路……
韋莊忙著找出路。他出身名門,為名詩人韋應(yīng)物四世孫,一生經(jīng)歷黃巢大起義和藩鎮(zhèn)割據(jù)大混戰(zhàn),算是死人堆里逃出來的。
六十歲才中進士,但出使西蜀后,眼見著唐朝覆滅,便幫著西蜀節(jié)度使王建稱帝,自己順便做上了蜀國的宰相,為蜀建國及兩川百姓休養(yǎng)生息做出了大貢獻。
他寫了唐詩中最長的《秦婦吟》,堪稱代表作,該詩力透紙背,把黃巢賊寇和剿賊官兵兩方都罵了個夠,又感同身受地同情了陷入戰(zhàn)亂茍延殘喘的百姓。
在詞壇上,他的貢獻可與溫庭筠并稱“溫韋”,而韋莊更偏重于個人情感的抒發(fā),殊為難得。
皮日休干脆就扯起桿子造反了。
他是大唐進士,但火眼金睛看到了唐朝的覆滅,受不了官場傾軋,直接跟著黃巢開始了殺人如麻的革命,黃巢攻下長安,任命他為翰林學士,很有點驚世駭俗。
這個人有思想有洞察力,他說:“一民之饑須粟以飽之,一民之寒須帛以暖之,未聞黃金能療饑,白玉能免寒也?!敝鲝埫駷橹?,金玉為輕。所以魯迅說他是晚唐“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鋒芒。”
最喜歡他的《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汴河即大運河,如此正面肯定暴君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績,且升到“共禹論功”的高度,有唐一代,皮日休一人而已。
寒山和拾得忙著當和尚。由于兩人隱得太深,生平不詳,有說他們生于初唐,有說他們生于晚唐,各執(zhí)一端。
本人以為晚唐社會的大環(huán)境與他們的言行更為契合。
這兩人如影隨形,后世民間“和合二仙”即以他們?yōu)樵?,生逢亂世的文人,在了悟人生的生死大疑難后,他們與豐干一起隱居于浙江天臺山國清寺,遠離現(xiàn)世的動蕩離難。
《古尊宿語錄》記載,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大智若此,贊之!
寒山有這樣一首詩——
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
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讀黃老;
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
完全是大白話,無一字不識,無一字難懂。清澈如水,卻又意蘊無窮,真是禪心如海。越是思辨,越覺氣象萬千,包涵著無窮的智慧哲思。
他們的詩在日本享有崇高地位,對日本的徘句和短歌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并由此流傳到歐美,成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歐美“嬉皮士”的精神領(lǐng)袖。
他們對世界貢獻如此巨大,在中國卻一直靜靜地隱蔽在角落。
羅隱一直忙著另類的生活。他和寒山與拾得一樣,長久地活在老百姓的口耳相傳間,半人半仙,充滿傳奇色彩。
他特別聰明又長得特別丑,尷尬人一輩子都沾著尷尬事。最初他一直想做官,連考十場而不中,心一橫,便把自己的名字“羅橫”改成“羅隱”,但名氣越搞越大,想“隱”也“隱”不成了。
他也用大白話寫詩,他的很多詩句,雖不為上流所重,但流傳至今,在民間仍是金光閃爍的金句,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等。
看看羅隱的自嘲,可知他心胸之豁達——
鐘陵醉別十余春,
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贈妓云英》
三
伴隨著唐詩的雄闊壯觀,虎顧狼行,另一種文學體裁“詞”開始走上了歷史的前臺。
特別是晚唐時期,大量優(yōu)秀詞作品的出現(xiàn),使詞作為詩的近親,兩種文體在晚唐出現(xiàn)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盛況。
詞來自民間的吟唱,為歌舞之用。如下面這闕《憶江南》,便是出看妓女之口——
莫攀我,
攀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臨池柳。
者人折了那人攀,
恩愛一時間。
隋唐開始有文人開始寫詞,相傳《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就是李白所寫。
進入中唐后,寫詞的詩人越來越多,自稱“煙波釣徒”的張志和就曾在顏真卿于湖州主持的一場宴會中一口氣寫了《漁父》五首,最有名的一首是——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居易和劉禹錫也寫了不少的詞,并大量汲取民間詞作的營養(yǎng)。白居易的《憶江南》非常有名——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但另一首《花非花》,更是獨出心裁——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劉禹錫也寫過好詞,如這首《瀟湘神》——
斑竹枝,
斑竹枝,
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但一直到晚唐的溫庭筠,詞創(chuàng)作才稱得上進入成熟階段。溫庭筠卓有成就的詞創(chuàng)作,在語言、題材、風格上,對后世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下面這首《菩薩蠻》是溫庭筠的代表作——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娥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
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他把晚唐詩歌中那種層次豐富,含意深婉,表現(xiàn)細膩的特色移植到詞里來,開拓了詞的一個新境界。他開創(chuàng)的“花間派”,是歷史上詞這一文本的第一個流派。
韋莊在詞創(chuàng)作中與溫庭筠齊名,他的詞除了花間派婉媚、柔麗、輕艷的特色,還有清疏的筆法與朗直的抒情,個性獨特。如他的代表作《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
還鄉(xiāng)須斷腸。
西蜀當時集中了本土及大量避難而來的中原文人,這些文人在韋莊的引領(lǐng)下,使西蜀成為當時與南唐并立的兩大詞創(chuàng)作中心。
他們與南唐的馮延巳、李璟、李煜等大詞人一起,使晚唐及五代時期的詞創(chuàng)作境界大開,氣象萬千,一片繁榮,為宋詞的燦爛輝煌開辟了道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