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是世界上門檻最低,但最難做出成就的事情之一。影響孩子未來成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經(jīng)濟社會水平、孩子居住的環(huán)境,以及家長的受教育水平等等。
雖然科學家們無法從產(chǎn)房到墳墓跟著一群孩子調(diào)查研究一輩子,但是經(jīng)過80年的研究,他們已經(jīng)揪出了一些家長的問題教育方式。
不成功的家長,會是下面這些樣子。
1997年發(fā)表在《青少年研究期刊》(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上的一項對240對母子的研究發(fā)現(xiàn),喜歡控制自己孩子的家長會給孩子造成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包括降低孩子的自信和獨立能力、讓他們難于應對同齡人帶來的壓力,并使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癥。
鼓勵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獨立自主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這可以促使他們提高自身的人際關系和問題解決能力。
2013年匹茲堡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用嚴厲的言語管教孩子,包括吼孩子、詛咒孩子,或者辱罵孩子都會降低孩子未來的幸福水平。
這項研究跟蹤調(diào)查了976個13歲青少年的家庭2年。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這2年歷,嚴厲的管教會誘發(fā)孩子的抑郁癥,并使孩子更加叛逆、更容易做出令父母厭惡的行為。
這類父母就是常說的“直升機父母”。他們會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孩子有任何要求都會在第一時間滿足。這樣的教育會增加孩子的焦慮和抑郁水平。
一項發(fā)表在2013年的《兒童與家庭研究》(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期刊上對近300名大學生進行了研究。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直升機父母會使孩子更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而這和直升機父母本身的愿望可謂背道而馳。
有許多研究都發(fā)現(xiàn)了直升機式教育和孩子抑郁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曾對11萬名7歲的兒童的睡眠時間和認知水平進行了研究。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7歲時睡眠時間不規(guī)律,那么女孩子的閱讀、數(shù)學和空間運算能力就會變差。而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如果3歲時睡眠時間不規(guī)律,那么他們的閱讀、數(shù)學和空間能力都比睡眠規(guī)律的孩子糟糕。
這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規(guī)律的睡眠時間會影響正在發(fā)育的大腦,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多動癥和情緒問題,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
2007年發(fā)表在《兒科雜志》(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的一項研究調(diào)查了1008個2-24個月大的幼兒的電視消費程度,以及他們?nèi)蘸蟮闹橇Πl(fā)展情況。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3歲前,如果孩子看了大量的電視節(jié)目的話,那么他的詞匯量就會變小,而且更有可能在進入幼兒園后欺凌其他小朋友。
具體來說,如果在16個月之前每天看1小時的電視,那么幼兒在知名嬰幼兒智力量表——貝氏溝通發(fā)展量表(MacArthur-Bates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上的得分就會降低近17分。
此外,其他的一些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多看電視會損害孩子的注意力,并降低他們在閱讀和數(shù)學上的成就。
之前的一期中,我們已經(jīng)介紹過以心理學家 Diana Baumride 為代表的對獨裁式教育方法的研究。
教育研究者的主流觀點是,最有利的教育方式是權威式的。也就是說家長以理性教育和引導孩子——“以理服人”。
最糟糕的方式是獨裁式的,也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命令和管束,并且拒絕和孩子進行開放平等的溝通。
根據(jù)發(fā)表在《教育心理學評論》(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上的一項綜述,獨裁式的教育方式會削弱孩子在學校的成績。
今年發(fā)表在《轉(zhuǎn)化精神病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常常注意力“掉線”的大鼠父母會妨礙鼠寶寶的成長。
在這項研究中,注意力渙散的母鼠不能給幼鼠足夠的關注,而在母親精神“不在線”的狀況下長大的幼鼠日后不像普通大鼠那樣愛喝糖水,也不怎么喜歡和同伴互動。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者認為,這說明這些大鼠具有情緒障礙、不能感受一般大鼠從糖水和同伴互動中得到的快樂。
不過,由于這項研究的對象是大鼠,而不是人類,因此我們還不能確定人類的兒童的發(fā)展是否也會因為注意力恍惚的父母而受損。
但是根據(jù)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diào)查,急診室醫(yī)生報告稱,有越來越多的學齡前兒童因為父母專注地玩智能手機而意外受傷。
這一點似乎毋庸置疑,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比如一項對631個兒童的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孩子表現(xiàn)出的溫情能夠讓孩子有安全感,并且可以促進孩子的情緒健康。
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很冷淡,那么孩子就會出現(xiàn)更多的行為問題和情緒障礙,比如焦慮癥。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常常被打屁股的孩子會有更多的多動癥、攻擊性和叛逆傾向。喜歡使用武力的父母會讓孩子變得更暴力。
比如,2000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有行為問題的小學一年級孩子在被了打屁股以后會變本加厲地搗蛋。
2016年,德州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對50年的體罰研究進行了整理。在這項包含16萬兒童的薈萃研究中,常被打屁股的孩子表現(xiàn)出更多的健康問題和認知障礙,而且從長遠看,兒童并不會因為受到體罰而變得更順從。
童年時常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成年后也會有更多的情緒障礙和反社會問題。
如果父母能克服上面的缺點,孩子就更有可能走上發(fā)展的正軌,而不會被父母的不良教育所拖累。
當然了,養(yǎng)育成功的孩子所需的條件遠比一般孩子的要苛刻。多年來,心理學的研究也歸納出了心理健康,并且學業(yè)優(yōu)秀的孩子的父母的共同特征。
優(yōu)秀的孩子,會有下面這樣的父母。
斯坦福大學前心理咨詢師、教導主任 Julie Lythcott-Haims 認為,從小做家務的孩子在進入社會后能夠和同學以及同事友好相處,他們的同理心更強,也更為獨立,因為從家務中他們早已學到奮斗和艱辛是什么樣的。
哈佛大學主持的史上歷時最長的研究——哈佛格蘭特研究( Harvard Grant Study)也證實了這一點。這項始于1938年的追蹤研究調(diào)查了2批人整整79年,一批是268位哈佛學子,另外一批是456名12-16歲的男孩。
每兩年,哈佛格蘭特研究就會采集他們的血樣、尿樣等生理數(shù)據(jù),并且評估他們的幸福感、婚姻狀況、事業(yè)成就以及人際交往關系。
在格蘭特研究的眾多研究結(jié)論中,家務和成就的相關性是最反常識的一個。事業(yè)成功的人從很小就開始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并且要照料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穿衣吃飯)。
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學者曾經(jīng)跟蹤研究了700個孩子約20年,從幼兒園一直觀察到他們長到25歲。他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園時期孩子的社會能力可以預測未來他們能否在社會中取得成功。
具體來說,在幼兒園里,那些在別人沒有開口的情況下就能主動幫助別人、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并且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的孩子具有更好的社會能力。和那些不具有前述社會技能的孩子相比,未來他們更有可能獲得大學學歷,并且到25歲時擁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那些在幼兒園時社會技能就弱于一般人的孩子在未來更有可能進班房,也更有可能酗酒或申請低保住房。
這個項目的領頭人 Kristin Schubert 表示,“這項研究說明幫助幼兒培養(yǎng)社會技能和情商是對他們未來最好的投資。社會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是上大學還是早早輟學進入社會,是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還是變成一個酗酒度日的無業(yè)游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Neal Halfon 教授搜集了6600個出生于2001年的美國孩子的信息。經(jīng)過分析后他發(fā)現(xiàn),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顯著影響了孩子未來的成就。
具體來說,根據(jù)標化測試的結(jié)果,在成績最差的孩子的父母中,只有57%的人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希望他上大學;而在成績最好的孩子的父母中,有96%的人在孩子小時候就期望他上大學。
這個現(xiàn)象類似“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自我實現(xiàn)預言——被賦予了更多期待的人反而比那些沒有人期待的人表現(xiàn)更出色。
Halfon 教授的研究說明,至少從成績這方面看,孩子的表現(xiàn)符合父母的期望。
伊利諾伊大學的一項薈萃研究顯示,在一個充滿沖突(如父母離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著充滿危機的未來。
主持該研究的 Robert Hughes Jr. 教授表示,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各種家庭沖突中,父母面對面的沖突對孩子傷害最大;和那些旁觀父母每日爭吵的孩子相比,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的心智反而更加健康。
可見,父母在孩子面前上演全武行,或者爭執(zhí)不休是一種有毒的教育。
2014年,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 Sandra Tang 主持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母親如果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她們養(yǎng)出來的孩子也更可能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Tang 收集了1998年到2007年間1.4萬名兒童的數(shù)據(jù)。她發(fā)現(xiàn),和那些晚生孩子的媽媽相比,18歲之前就生育的母親養(yǎng)出來的孩子更不可能高中畢業(yè)。
無獨有偶,2009年一項對856個家庭的長期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8歲時父母的學歷能顯著預測孩子40年后的受教育水平和職業(yè)成就。
2007年,一項對3.5萬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前兒童的薈萃研究發(fā)現(xiàn),讓孩子早早地開始學數(shù)學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 Greg Duncan 表示,“數(shù)學早教,包括認識數(shù)、認識序數(shù)以及其他基本數(shù)學概念可以預測未來的數(shù)學成績,甚至閱讀成績?!?/p>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多年來的研究說明,如果家長和孩子都更注重努力而不是天賦,那么孩子就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學業(yè)成就。
相反,如果家長和孩子認為人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變的,無法通過后天努力得到提高,那么他們就更有可能自暴自棄,或者避免與他人展開競爭。
因此,鼓勵孩子的正確方法是夸贊他們的努力,而不要夸他們?nèi)绾巍奥斆鳌薄?/p>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在之前的一期里也介紹過),有工作的母親會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具體來說,母親工作的女孩會有更長的受教育年限、更有可能升入管理層,而且收入比母親是家庭主婦的女孩多23%。
母親有工作的男孩會更愿意和家人分擔家務,也更愿意照顧孩子。和母親是家庭婦女的男生相比,他們每周會多花7.5個小時在照顧孩子上。
這項研究的作者,哈佛商學院教授 Kathleen L. McGinn 表示,“在促進男女平等方面,很少有什么因素能像有工作的母親這樣起到明確的積極作用?!?/p>
這一點聽起來很令人心酸,不過卻是一個正在發(fā)生的趨勢。至少在美國,家庭經(jīng)濟條件對孩子的影響在近年來不斷擴大。
斯坦福大學學者 Sean Reardon 在2001年時發(fā)現(xiàn),家長的收入越高,孩子在美國高考(SAT)上的分數(shù)就越高;同時和25年前相比,高考分數(shù)的貧富差距增長了30%-40%。
201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 Angela Duckworth 因為一項研究而獲得了美國著名的麥克阿瑟“天才獎”(Mac Arthur Genius Awards)。這項研究的重要價值,就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過去被忽略的關鍵個性特質(zhì)——恒毅力(grit)。
Angela Duckworth 提出,恒毅力指的是“對某個長遠目標的持續(xù)不斷的興趣和努力?!彼l(fā)現(xiàn),在常春藤盟校的畢業(yè)生以及西點軍校的畢業(yè)生中,恒毅力越強的人平均績點越高;而在知名比賽全美拼字比賽(Spelling Bee)中,恒毅力越強的人最后排名越靠前。
持之以恒的人會有更大的收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