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以及《連山》與《歸藏》
晉代出土的《歸藏》在內(nèi)容上和《山海經(jīng)》頗有淵源,而《山海經(jīng)》到底是一部怎樣的書,歷來就爭論無定,但它和古代的巫術有關是公認的,特別是它的《山經(jīng)》部分。在巫術之中,主要有兩項內(nèi)容,一是占卜,二是祭祀,這兩項在《山經(jīng)》中都有。
首先說占卜。古人占卜的方式很多,除了用甲骨、蓍策占卜之外,還有觀象占斷吉兇的。比較有名的是流傳很盛的星占,是根據(jù)天上的星象來占卜的,如:
辰星犯鬼,大臣誅,國有憂。(《黃帝星占》)
辰守奎,多水災,亦為旱。(《巫咸星占》)
《山經(jīng)》中也有一些與此形式相類似的占卜之文,但不是根據(jù)星象,而是根據(jù)一些奇鳥怪獸和神靈來占卜,如:
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西山經(jīng)》)
小次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西次二經(jīng)》)
凡東次三經(jīng)之首……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是神也,見則風雨水為敗。(《東次三經(jīng)》)
這種根據(jù)動物、神靈占卜吉兇休咎的內(nèi)容,在《山經(jīng)》里比比皆是,而在《海經(jīng)》中則幾乎沒有,我們能找到的只有兩條:
有軒轅之國,江山之南棲為吉。(《大荒西經(jīng)》)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澳蠘O果,北不成,去痓果。”(《大荒南經(jīng)》)
第一條帶有占卜的性質,后一條的最后三句應該是在巫術中使用的咒語,意義不明。從這一點上來看,《山經(jīng)》和后面的《海經(jīng)》似乎不是一種風格的古書,這一點有待以后深入研究。
《山經(jīng)》在每一經(jīng)之后都帶有各山系神靈的祭祀方法,記載得十分詳細,祭名、用牲之法都一一列出,如: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為席。(《南山經(jīng)》)
可知《山經(jīng)》部分是一部用以記錄占卜、祭祀等巫術的著作,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山海經(jīng)》是“古之巫書”,從內(nèi)容上講,《山經(jīng)》當之矣,而《海經(jīng)》則未也;然從著作者來講,其書都是楚國的巫史所作,則又可言其為“巫書”也。那么,《易》也是古之巫書,二者可算是同一類著作,而且它和東漢后流傳的《連山》、《歸藏》在內(nèi)容上相關聯(lián),因此,劉歆從《山海經(jīng)》中取法為古《易》命名,是不足怪的。
《連山》《歸藏》——劉歆的擬造
劉歆曾經(jīng)校訂過《山海經(jīng)》,不知道為什么,他對這部書十分推崇,他在校上《山海經(jīng)》時,專門寫了一篇很長的《上山海經(jīng)表》,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在《表》大肆渲染《山海經(jīng)》是“圣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他對《山海經(jīng)》了解得很深,所以他對《山海經(jīng)》與《歸藏》等古《易》書在內(nèi)容和風格上的關聯(lián)應該是很清楚的,他在《表》的最后也說:“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經(jīng)》者,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故《易》曰:‘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本來“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是《系辭》說《周易》的,劉歆卻拿來說《山海經(jīng)》,可見在他心目中《山海經(jīng)》是可以和《周易》等量齊觀的書。
前面說過,《易繇陰陽卦》在漢代名目內(nèi)容大多都佚失,只剩下一些殘篇零簡,劉歆博覽群書,肯定見到了這些殘文,以他的學識,必知此乃一部失傳的古《易》,因為里面也有六十四卦(所以他在后來重新造《連山》的時候把這些內(nèi)容都用上了)。他作《周禮》的時候,《春官?大卜》里有“掌三兆之法”,這大約是真正的古傳,以此推之,占筮的《易》書也當不止一種。而他正知道除了《周易》之外至少還有一部古《易》,但苦于不知其名,無法致用。恰巧,這本古《易》中的內(nèi)容與《山海經(jīng)》的內(nèi)容極相似。于是,劉歆就照貓畫虎,根據(jù)《山海經(jīng)》虛擬出兩個古《易》書的名字。
他先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第一部分《山經(jīng)》即《五藏山經(jīng)》擬出來個“連山”的名目,因為《五藏山經(jīng)》共記載了五千三百七十山,的確是一山連一山、山山不斷的樣子,是一部真正的《連山》,這個很直接,也很直觀,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然后根據(jù)后面的《海經(jīng)》擬出了個“歸藏”的名字。因為《海經(jīng)》記述的是“四海之內(nèi)”和“地之所載”的內(nèi)容,而且其中的《海外經(jīng)》又叫做《大荒經(jīng)》,大荒就是大地。首先說“?!保肚f子?秋水》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其性屬水,水在《周易》中屬于坎卦,《說卦》云:“坎者,水也,……萬物之所歸也?!睆闹腥×藗€“歸”字;再說“地”或“大荒”(就是大地),在《周易》中屬于坤卦,《說卦》云:“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從中取了個“藏”字,二者合一,就有了《歸藏》這個名目了。
這樣,《連山》、《歸藏》再加上固有的《周易》,可以和“三兆”相對舉的所謂“三易”即告齊備。劉歆把這虛擬的名目寫入了亦被尊為經(jīng)的《周禮》,害得后世多少學者煞費苦心地去研究解釋,實際上是在捕風捉影,免不了又憑想象去臆測虛造。雖然后來劉歆之徒又掇拾古《易》及古書之文(包括《易繇陰陽卦》的殘篇)偽造了《連山》、《歸藏》兩部易書,但是在社會上流傳不廣,識者甚少,仍然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此后又出現(xiàn)了好幾部《連山》,都是后人所造,不足道了。只是在晉代的時候,汲冢中出土了《易繇陰陽卦》,荀朂等人根據(jù)前人的論說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將它擬名為《歸藏》,算是與劉歆的想法不謀而合,這也是我們現(xiàn)在能夠知道的、除了《周易》之外唯一一部真正的古代《易》書。
總之,《連山》、《歸藏》這兩個書名是劉歆根據(jù)《山海經(jīng)》和易理虛擬出來的,在劉歆表彰《周禮》以前無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