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貓
2014年底,某跨國石油公司的年會上,CEO心情沉重的宣布說:由于最近石油價格暴跌,2015年將是公司成立百年來最艱難的一年,而且并不排除裁減員工的選項。同樣焦頭爛額的并不只是石油公司,2014年下半年,那些以石油出口為主的國家也經歷了一次過山車。
美國時間2014年12月3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輕質低硫原油(WTI)2015年2月期貨價格為每桶53.11美元,半年里跌去48%。而在2014年年初,不少能源研究機構預測2014年石油價格在100美元上下,如北京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認為,2014年WTI年均價為95美元。國內有專家對油價暴跌解釋稱:這是美國的陰謀。
沒那么簡單。這其中有現(xiàn)實世界的霸權之戰(zhàn)、利益之爭,也夾雜著由來已久的文明對抗、宗教沖突。
大國的引擎,中東的命根
石油為何如此重要?惹得超級大國為之謀略。
首先是戰(zhàn)略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德國借助機械化部隊首創(chuàng)“閃電戰(zhàn)”,其燃料就是石油。有史學家稱,如果侵華日軍率先在東北大慶找到油田,恐怕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就要改寫!
其次是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沒有石油的參與,工業(yè)革命的進程恐怕要延后50年,石油被形象的比喻成工業(yè)的“血液”,石油中提取的塑料制品,更是深入到每一個角落,近一百年石油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綠色在阿拉伯世界象征著生命和希望,源于穆斯林們守候的這塊祖先流傳下來的貧瘠土地。二十世紀初期,大地之神開始眷顧這里,藏于地下的黑色黃金——石油噴薄而出,根據(jù)石油輸出國組織估計(OPEC),中東地區(qū)的石油儲量約占全球儲量的一半。
黑日危機,只在旦夕
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重建刺激了經濟的持續(xù)增長,而蘇伊士運河成為歐洲石油運輸?shù)囊粋€重要關口,中東的石油三分之二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shù)綒W洲,石油的戰(zhàn)略意義在戰(zhàn)爭中已經顯露出來,更成為工業(yè)化國家的經濟基礎,1956年埃及獨立,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英法手中的蘇伊士運河,第一次石油危機由此爆發(fā)。
歐洲對中東石油依賴非常嚴重,立刻陷入到石油短缺帶來的麻煩中,采取了限制銷售、征重稅、限私家車出行等措施控制石油的消耗,沉重的打擊了經濟發(fā)展,美國以此為鑒,制定了相應的“中東政策”,以中東產油國家為主的OPEC組織也積極吸收非洲、南美洲的新興產油國家宏觀控制石油產量,以維護價格。
雖然經歷過戰(zhàn)爭和經濟危機,一直到2000年,OPEC對石油價格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9·11事件”后,石油價格暴跌,之后世界范圍的經濟泡沫逐漸形成,價格又節(jié)節(jié)攀升,NYMEX在2008年7月3日的收盤價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45.29美元!
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石油跌到了30.28美元,半年跌去了77%,2009年回升到82美元,2010-2013年價格波動很大,2011年4月升至114美元,10月又跌回到75美元,2012年2月又升到107美元,6月跌回到79美元,2013年8月又升至108美元,2015初暴跌到50美元。
美加俄改變了世界石油版圖,
OPEC再也不能淡定了
為什么OPEC再最近10年失去了調整價格的機制,讓石油價格成為“猴市”?
首先是美國的變化,由于頁巖油革命(從頁巖中提取石油),美國和加拿大從石油的進口國變?yōu)槭统隹趪?,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凍土石油的開采一躍成為世界前五產油國,技術進步改寫了石油生產國的世界版圖。
而石油進口國從傳統(tǒng)的歐洲變成以中國、日韓為首的亞洲新興經濟體,新興石油出口國的產量并不受OPEC的控制,且剩余產能巨大,也就是說,如果OPEC采取限產保價的措施,所出現(xiàn)的供應空白立即會被新興產油國填滿,相當于OPEC讓出了部分市場份額,OPEC內部為此出現(xiàn)了巨大的分歧。
技術進步還帶來了新能源的應用,高能量電池的出現(xiàn)讓電動汽車成為現(xiàn)實,OPEC在重重危機中開始變得強硬,決心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而烏克蘭危機引發(fā)的美俄矛盾讓OPEC看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位列“福布斯2014全球權勢人物榜”第50名,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
美國制裁俄羅斯,沙特要挾美國,
委尼馬躺槍
以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為首的OPEC與美國、歐洲的關系非常微妙,自從中東國家從歐美石油公司手里搶回油田的那一刻起,供應與需求關系就已經建立。但從歷史上看,歐洲的基督徒從來就沒信任過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和近期美國布什家族發(fā)動的海灣戰(zhàn)爭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隱痛。
布什家族因石油而興,老布什發(fā)起了海灣戰(zhàn)爭,小布什挑起了伊拉克戰(zhàn)爭,而今,小小布什又將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這將意味著什么呢?
圖窮匕首見,OPEC與歐美的翻臉只差導火索,克里米亞危機適時的出現(xiàn)了,滿載荷蘭人的馬航MH170人為擊落,英國得到了“黑匣子”卻遲遲不宣布調查結果,美國在歐盟以“人道主義事件”的脅迫下宣布全面制裁俄羅斯。
由于俄羅斯主要出口產品為石油,打壓石油價格成為制裁的關鍵。石油價格持續(xù)下跌,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俄羅斯國債遭到拋售,俄羅斯盧布承壓下跌,俄羅斯央行不得不拋售美元儲備以期穩(wěn)定盧布的匯率。同樣是產油國的委內瑞拉、尼日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貨幣匯率也同期下跌。
由于外匯儲備豐厚,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并未產生同樣的經濟危機,沙特石油部長放話說:我們準備好石油價格跌到20美元。此時的美國已經是坐立不安,由于頁巖石油的開采成本較高,石油價格跌破40美元就不得不停鉆。
中東國家石油開采成本較低,但他們習慣于利用自己的石油所帶來的財富資助社會項目,建設基礎設施,補貼基本食品供應和其他事項,所以如果真的降到20美元,也會招致社會動亂,OPEC只是利用美國打擊俄羅斯凍土石油,再用價格逼停頁巖石油,可以說其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對美國來說,石油價格下跌也不完全是壞事,美國經濟構成中消費占主導,油價下跌后,財富從生產企業(yè)向消費者轉移,可以繼續(xù)增加美國的消費量。
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中國作為最大石油消費國,原油戰(zhàn)略儲備購買價格不低,而在原油價格下跌過程中,中國平均石油價格到底多少需要經過精細的測算,對中國的好處也不會太大。
德克薩斯州科圖拉的石油工人、利雅得的油田計劃員、上海的出租車司機,這些微小的因素一直平衡著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或許瘋狂已經到末期,未來的新的平衡正在形成。
從木材時代到煤炭時代,從煤炭時代到石油時代,從石油時代到多元化的天然氣時代,全球能源消費趨勢是從高碳走向低碳,從低濃度能源向高濃度能源轉型。石油終究在不停的生產,這是一種習慣。除非全球需求有大的增長,我們可以相信,百美元以上的價格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