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學A模擬試卷(一)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心理學規(guī)律主要涉及的是學校情境中的 【 C】
A.學習 B. 學生與教師 C. 教師與教學 D. 學與教
2.個人逐漸接受一定社會或群體所要求的知識經驗、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的過程稱為個體 【C 】
A. 價值化 B.人格化 C. 社會化 D.價值化
3.教育的最終目標實現(xiàn) 【D
A. 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B.以學生為中心的發(fā)展 C.促進師生的發(fā)展 D. 以人為中心的發(fā)展
4.7—11歲兒童處于認知發(fā)展階段的 【 D 】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 抽象思維階段 D. 思維階段
5.在經典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中是一項關鍵性因素的是 【 A 】
A. 強化 B.刺激 C.反應 D. 評價
6. “遷移”一詞最初來源于 【B 】
A.羅杰斯 B. 桑代克 C.斯金納 D. 奧蘇伯爾
7.變換各種直觀材料或者事例呈現(xiàn)的形式,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被稱為 【 A 】
A. 變式 B. 舉例 C.范例 D. 綜合
8學習動機強弱的標志主要是活動水平和 【D 】
A. 原發(fā)性 B. 習得性 C. 后繼性 D. 指向性
9.早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智商分布規(guī)律是【C 】
A. 常態(tài)分布 B.偏態(tài)分布 C. 正態(tài)分布 D.離散分布
10.一般在各學年、各學期開始時或開始前施行,其目的是要了解學生是否具有達到教學目標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評定類型是 【 D 】
A. 形成性評定 B. 過程性評定 C. 總結性評定 D.配置性評定
11.普遍認為,當今學習目標之父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 【A 】
A泰勒 B布魯納 C布魯姆 D班杜拉
12.加涅關于學習的八種階梯類型中,最低層次的學習是 【B 】
A刺激反應聯(lián)結 B信號 C概念學習 D問題解決
13.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階段是 【A 】
A內部言語 ?。禄顒佣ㄏ颉 。糜新暤耐獠垦哉Z ?。臒o聲的外部言語
14.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最低層次的需要是 【 C 】
A尊重需要 B歸屬需要 ?。蒙嫘枰 。淖晕覍崿F(xiàn)的需要
15.教師告訴學生學習結果,指出其正確和錯誤,這是教學活動中的 【A 】
A、及時反饋 B、延時反饋 C、消極反饋 D、積極反饋
16.有目的地嚴格控制或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人為地引起或者改變心理現(xiàn)象并加以記錄的心理研究方法叫做 C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教育經驗總結法
17.一個學生在多次進行某一測驗時,如果得到的分數相近,說明該測驗具有較
高的 【D 】
A 效度 B難度 C區(qū)分度 D信度
18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揭示了遺忘的規(guī)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先少后
19.教學設計的開始環(huán)為 【C 】
A教學內容分析 B教學對象分析 C學習目標編寫 D學習需要分析
20.研究表明,在學習中一般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的個體在認知風格上屬于 【 B 】
A場獨立性 B場依存性 C沖動型 D反省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15 分)
1、一般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的 、 情感的 和 心因動作的 三類。
2、桑代克提出的學習三大基本規(guī)律是 準備率 、 練習率 和 效果律 。
3、布魯納認為,學習所包含的三個過程是 新知識的獲得 、知識的轉化 和 檢查指示是否恰當和充實 。
4、技能主要包括 動作技能 和 智力技能 兩種形式。
5、發(fā)散思維的三個特征是 變通性 、 獨特性 和 流暢性 。
6、根據前后學習的難度差異,可以把遷移分為 垂直遷移 和水平遷移。
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學A模擬試卷(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一般認為,教育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學》的出版為標志,其作是 【B 】
A 華生 B桑代克 C布盧姆 D詹姆士
2、有目的地嚴格控制或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人為地引起或改變某種心理現(xiàn)象并加以記錄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叫做 【C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教育經驗總結法
3、關于教師期望和教育效果的關系的實驗研究,是1968年進行的,實驗的主持者是
【 A 】
A羅森塔爾 B古德 C奧蘇貝爾 D史莫克
根據布魯姆的分類法,認知教學目標有六項,即知識、理解、應用、分析、
統(tǒng)合和 【B 】
A接受 B評審 C反應 D組織
5、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分期的理論,七至十一歲兒童的處于 【C 】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6、學習是動物和人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習是 【D 】
A獎懲的結果 B接受講述
C獲得事實材料 D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必要條件
“一個已經形成的可以改變的聯(lián)結,如不應用,就會使這個聯(lián)結減弱。”桑代
克把這稱為 【C 】
A準備律 B應用律 C失用律 D效果律
8、難易不同的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是 【A 】
A垂直遷移 B水平遷移 C順向遷移 D 逆向遷移
9、關于遺忘的解釋有各種理論研究,其中動機性遺忘理論的提出者是 【B 】
A阿特金森 B弗洛依德 C艾賓浩斯 D桑代克
10、高水平和達到自動化水平的技能也稱為 【C 】
A自動技能 B智力技能 C熟煉技巧 D動作技能
11發(fā)散思維的三項特征是 【D 】
A變通性、靈活性和流暢性 B間接性、獨創(chuàng)性和流暢性
C概括性、間接性和變通性 D變通性、獨創(chuàng)性和流暢性
12、有的學生愿意為所他喜歡的老師而努力學習,有的學生不愿意為他所不喜歡的老師而努力學習,產生這種狀況的主要因素是 【 D 】
A認知動機 B學習興趣 C成就動機 D交往動機
13、教師告訴學生學習結果,指出其正確和錯誤,這是教學活動中的 【 A 】
A及時反饋 B延時反饋 C消極反饋 D積極反饋
14、個別教學系統(tǒng)也稱PSI系統(tǒng),它可用于一門完整的課程,其開發(fā)者是 【C 】
A加涅 B布里格斯 C凱勒 D波思爾思韋特
15、下列所列選項中,不屬于有效測驗的必要條件的選項是 【D 】
A難度 B區(qū)分度 C信度 D準確度
2010年4月教育心理學A 模擬試卷(三)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通過其他有關材料,間接了解被試者的心理活動的
方法是 【c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臨床個案法
2、社會測量法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專門方法,在了解學生非正式群體在班
級和學校存在狀況時有較好的作用。社會測量法的提出者是 【 B 】
A史莫克 B莫雷若 C加涅 D奧蘇貝爾
根據柯拉斯沃等的分類法,情感的教學目標有五個程序,即接受、反應、
評價、組織和 【A 】
A價值的性格化 B非言語交流 C理解 D統(tǒng)合
4、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期望效應的大小要受學生年齡的影響,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應影的是 【 D 】
A年齡上無明顯差異 B中等年齡的學生
C年齡較大的學生 D年齡較小的學生
5、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分期的理論,十一至十五歲兒童的處于 【D 】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6學習的意義表現(xiàn)在 【A 】
A促進心理的成熟與發(fā)展 B獲得好的成績
C適應社會發(fā)展 D個體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屬于原有的具有較高概括性的觀念中,原有的觀念得到擴展、精確化、限制或修飾,新的觀念或命題獲得意義。這種學習是 【 B 】
A派生類屬學習 B相關類屬學習
C上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8、下列說法中不能反映學習遷移現(xiàn)象的是 【B 】
A舉一反三 B由表及里 C觸類旁通 D由此及彼
9、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一般來說,其容量的組塊數是 【C 】
A3—6 B4—7 C5—9 D6—10
10、能對有關知識進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種理解是 【B 】
A字面的理解 B解釋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
1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對待學習的比較穩(wěn)定的反映傾向叫做 【C 】
A學習目的 B學習動機 C學習態(tài)度 D學習興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學習效率較高,動機應維持在 【B 】
A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較底水平 D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學生的成就動機來源于三種需要。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成就動機源泉的需要是 【B 】
A認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學習過程派生的附屬需要
14、在教學設計工作中,邏輯起點是 【A 】
A分析學習需要 B設計教學策略
C分析教學對象 D設計學習目標
15、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進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學結果,探究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以便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谶@一目的進行的評定是 【B 】
A配置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總結性評定 D論文式評定
2010年4月教育學A模擬一
一、單選
1、教育發(fā)展階段上,包括工業(yè)社會和信息社會的教育是哪一個階段的教育?( C )
A遠古教育 B古代教育 C現(xiàn)代教育 D二十一世紀教育
2、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化?( B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標 C教育方針 D教育內容
3、青少年是社會權利的( C )
A客體 B既是主體,也是客體 C主體 D從屬者
4、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屬于( B )
A學生從屬于教師 B教師應當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C教師是服務員,學生才是教學進程的主宰D學生有學習的權利,也有不學習的權利
5、構成課程的三種基本成分( A )
A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方式 B課程目標、課程計劃和課本
C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標準 D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方式
6、 “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獨立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教學方法是( B )
A實驗法 B發(fā)現(xiàn)法 C情景教學法 D演示法
7、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步驟,下面正確的步驟是( D )
A布置作業(yè);引起動機;呈現(xiàn)教材;舉例說明;歸納概括
B引起動機;舉例說明;歸納概括;呈現(xiàn)教材;布置作業(yè)
C舉例說明;引起動機;歸納概括;呈現(xiàn)教材;布置作業(yè)
D引起動機;呈現(xiàn)教材;舉例說明;歸納概括;布置作業(yè)
8、一個社會全體居民為著維護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則是( B )
A職業(yè)道德 B社會公德 C文明規(guī)則 D道德規(guī)范
9、、伴隨道德認識所產生的,在心理上對某種道德義務的愛慕或憎恨等體念,是( C )
A道德意志 B道德認識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10、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主要對象是( D )
A家長 B管理者 C教師 D學生
11、技能學習階段的正確順序是( B )
A定向;分解;熟練;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練
C分解;定位;熟練 D定位;分解;熟練
12、提出先行組織者策略,源于( A )
A奧蘇貝爾 B布魯納 C皮亞杰 D杜威
13、教學工作的基本規(guī)范是( C )
A教學目標 B教學組織形式 C教學原則 D教學方法
14、一個學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動和輔助活動的學習時間及所完成的全部學習量,是( A )
A學習活動總量 B學時 C學習強度 D知識學習量
15、教會學生做人屬于( A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二、多選
1、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條件包括( ABCD )
A父母的表率作用 B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
C父母的文化修養(yǎng) D正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E父母的職業(yè)類別
2、顯性課程與隱形課程的相互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 ABC )
A遞進關系 B轉換關系 C互補的關系 D制約關系 E適應關系
3、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包括( ABCDE )
A系統(tǒng)傳授式B學科滲透式 C專題討論式 D學習診斷式 E經驗交流式
4、教育要素之間的關系可以表述為( ABD )
A教師是教育影響和學生間的中介
B教育影響是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橋梁
C教師的工作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
D學生是教師選擇和使用教育影響的依據
E教師要提倡因材施教和課外教育
2010年4月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A模擬二
一、單選
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理論基礎是( A )
A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B社會主義教育方針
C素質教育 D《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教育過程的控制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始終占據( B )
A輔助地位 B主導地位 C客體地位 D被動地位
3、知識學習的第一個階段( B )
A領會 B選擇 C保持 D應用
4、普通中小學的教育目的( A )
A德智體美勞 B德智體美 C德智體 D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5、教育對象的千差萬別,教育條件的千變萬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這突出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 A )
A創(chuàng)造性 B長期性 C科學性 D復雜性
6、“教育實際干了什么”是( A )
A教育效應 B教育目的 C教育內容 D教育過程
7、現(xiàn)代教育活動要求教師與學生是知己、朋友的關系,但是在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又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威性,這種現(xiàn)象是( B )
A教師權威 B教師的角色沖突 C教師培訓 D教師的自我完善
8、教學過程是一個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過程,發(fā)展主要指( A )
A身心發(fā)展 B知識積累 C身體素質提高 D情感意志品質的發(fā)展
9、學生的非認知心理因素包括( C )
A身體的健康 B知識、智力等 C情感、興趣、態(tài)度等 D能力和技巧
10、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獨立探索,創(chuàng)造地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教學方法,是( B )
A實驗法 B發(fā)現(xiàn)法 C情景教學法 D演示法
11、師生之間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關系是師生之間的 ( A )
A工作關系 B人際關系 C組織關系 D心理關系
12、第二課堂是指( D )
A室內課堂教學形式 B體育課 C實驗室 D課外教學形式
1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最終是要讓學生( C )
A學會生存 B學會思考 C學會學習 D學會分析
14、初中學生思維的特點屬于( C )
A形象思維發(fā)展期 B抽象思維萌芽期
C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期 D動作思維關鍵期
15、下面不屬于應試教育特點的是( D )
A構建以學科知識系統(tǒng)為中心的教育體系
B培養(yǎng)少數高分的書生型人才
C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成為加工對象
D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
16、一個社會全體居民為了維護公共生活的
19、學校通過教育環(huán)境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的教育影響我們稱為( C )
A顯性課程 B校風 C隱性課程 D教育環(huán)境
20、常用的道德評價方式包括( A )
A獎勵、懲罰、操行評定 B贊許、表揚和懲罰
C批評和贊揚 D警告、記過、開除學籍
17、家庭教育影響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某種定勢作用,影響人以后的發(fā)展,這說明家庭教育具有的特點是( A )
A先主性 B多維性 C密切性 D統(tǒng)一性
18、活動課程的主要倡導者是( A )
A杜威、克伯屈 B杜威、杰克森 C克伯屈、杰克森 D克伯屈、夸美紐斯
19、教材編寫在內容上要做到( A )
A科學性、思想性、效用性統(tǒng)一 B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統(tǒng)一
C形式與實質統(tǒng)一 D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統(tǒng)一
20、加涅認為教學過程的首要因素是( B )
A提出教學目標 B引起學生的注意 C喚起已有經驗 D指導學生學習
21、人的整體素質賴以生成的基礎是( D )
A文化素質 B審美素質 C心理素質 D生理素質
二、多選
1、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ABC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響,包括教育媒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 D教育目標 E教育原則
2、教師智能結構包括( AB )
A教師的知識結構 B教師的能力結構 C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
D教師的智力水平與情感品質 E教師積極的自我意識
3、素質教育的特點包括( BCDE )
A社會性 B整體性 C基礎性 D內化性 E綜合性
4、學生是一個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意思是( BCD )
A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B學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
C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規(guī)范化學習 D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 E學生是能動的人
5、家庭教育的特點( ABCDE )
A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 B家庭對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維性 C家庭群體中交往接觸的密切性 D家庭群體中教育和生活的統(tǒng)一性 E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了解和影響的深刻性
2010年4月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A模擬三
一、單選
1、教師是教育影響和學生的( A )
A中介 B基礎 C過渡 D指揮員
2、學校是出現(xiàn),是在( B )
A遠古(原始社會)教育階段 B古代教育階段
C現(xiàn)代教育階段 D當代教育階段
教育目標是( B )
A每個教師頭腦中形成的課程目標體系 B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的具體化 C課程目標 D學生的學習目標
4、“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C )
A復雜性 B科學性 C創(chuàng)造性 D長效性
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 B )
A創(chuàng)造性 B長期性 C科學性 D復雜性
6、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可用哪兩個詞來概括?( D )
A“培養(yǎng)”與“推動” B“共性”與“個性”
C“影響”與“干預” D“制約”與“促進”
7、我們一般將語文、數學和外語統(tǒng)稱為( A )
A工具類學科 B知識類學科 C技藝類學科 D社會性學科
8、教學工作的基本規(guī)范是( A )
A教學原則 B教學目標 C教學方法 D教學組織形式
9、實施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是( A )
A維持課堂紀律 B教師人格力量 C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D明確教學目標
10、學生的非認識心理因素包括( C )
A身體的健康 B知識、智力
C情感、興趣、態(tài)度等 D能力和技能技巧
11、教師在觀察教室里的班級活動時,可以發(fā)現(xiàn)三類力量,其中一種力量是指不增進也不干擾學生學習行為的力量,我們稱其為( B )
A積極力量 B中性力量 C消極力量 D惰性力量
12、技能學習階段正確順序是( B )
A定向;分解;熟練;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練
C分解;定位;熟練 D定向;分解;熟練
13、“教師包攬一切活動,學生跟著教師設計的路子走”,描述的是師生關系類型是( B )
A對立型 B依賴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14、教學設計中最先要考慮的要素是( C )
A教學內容 B教學對象 C教學目標 D預期效果
15、“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技能”,是學習方法指導的( A )
A目標 B內容 C過程 D原則
16、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xiàn)出來的對待他人和社會的有道德意義的活動,是( C )
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為 D道德意志
17、教師對學生最常用的一種教育方法是( D )
A陶冶 B懲罰 C人格感化 D說服教育
18、品德的基礎是( B )
A道德意志 B道德認識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19、、學校通過教育環(huán)境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學生非公開的教育影響,稱為( C )
A顯性課程 B校風 C隱性課程 D教育環(huán)境
20、“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和為了集體”體現(xiàn)的原則是( B )
A因材施教原則 B在集體中教育原則
C疏導原則 D教育影響一致性原則和連貫性原則
二、多選
1、下列選項中屬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好的方面有( ABCD )
A注重傳統(tǒng)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 B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C教育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征 D提倡班級授課制 E忽視因材施教和課外教育
2、下列選項中屬于學生本質屬性的有( ABCE )
A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B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 C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D學生是教育者 E學生是能動的人
3、下列選項中屬于學校與社會機構聯(lián)系的形式的有( ABCDE )
A學校建立與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聯(lián)系 B學校與宣傳部門聯(lián)系 C學校與公共文化機構聯(lián)系 D學校與專門性社會教育機構聯(lián)系 E學校與企業(yè)、工礦、村鎮(zhèn)、部隊等的聯(lián)系
4、學習方法指導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 )
A學習方法指導要有整體觀 B把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與研究學生結合起來 C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 D學習方法指導,必須著眼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E堅持討論式學習
5、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E )
A商品性 B生產性 C科學性 D民主性 E發(fā)展性
2010年4月教育學A模擬試卷(四)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用以概括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兩個詞是 【B 】
A.培養(yǎng)和推動 B.制約和促進 C.影響和干預 D.共性和個性
2、教育的效應是指 【C 】
A.教育的投入與產出 B.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影響
C.教育實際干了什么 D.學校培養(yǎng)了什么人
3、教育活動要主義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有抽象到具體,有低級到高級,是指教育活動要適應 【A 】
A.人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 B.人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
C.人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D.人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
4、“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此話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C 】
A.復雜性 B.創(chuàng)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5、一個好教師的職業(yè)情感人格品質的基本內核是 【D 】
A.榜樣 B.理解 C.創(chuàng)造 D.促進
6.教師要解決學生人生方向的問題,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與改造,這是因為教師具備 【C 】
A.教師的“教員”角色 B.教師的“領導者”角色
C.教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角色 D.教師的“心理醫(yī)生”角色
7.初中階段,一般稱為: 【C 】
A.學齡前期 B.學齡初期 C.學齡中期 D.學齡晚期
8.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 【A 】
A.學習 B.人際交往C.升學 D.參加社會實踐
9. 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 是指 【A 】A.家庭教育影響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有定勢作用 B.兒童有主觀能動性
C.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統(tǒng)一的 D.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大
10.校風的中心是 【A 】
A.學風和教風 B.班風 C.教師形象 D.領導形象
11、目前我國中小學校與學生家庭保持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是 【A 】
A.召開家長會 B.傳遞書信 C.打電話 D.給家長寄送校刊
12.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是 【D 】
A.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B.學校與社區(qū)之間的關系
C.教師與校長的關系 D.教師與學生這兩個主體之間的關系
13.“運球上籃”,是屬于 【B 】
A.智力技能 B.動作技能 C.抽象技能 D.形象技能
14.“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提出者是 【D 】
A.孔子 B.柏拉圖 C.夸美紐斯 D.維果茨基
15.孔子提出“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fā)”, 它符合的教學原則是 【D 】
A.循序漸進 B.因材施教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 D.啟發(fā)性
16.有效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C 】
A.教學方法 B.教學過程 C.教學原則 D.教學目標
17.教會學生學習, 不僅是一個方法問題, 更是一個 【A 】
A.教學思想問題 B.教學計劃問題 C.了解學情問題 D.反饋控制問題
18.基礎教育的核心是 【D 】
A.審美教育 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 D.素質教育
19.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是 【A 】
A.道德認識 B.道德行為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20.青少年品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 【A 】
A.慎獨 B.立志 C.自我批評 D.學習
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提后的括號內。錯選、多少選均無分。
21.素質教育的特點包括 【ABCD】
A.素質教育必須整體化 B.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C.把外在的影響內化為學生的內在具有
D.涉及家庭、學校與社會及學生個人等綜合影響因素
E.學校升學率高
22.家庭的教育功能包括 【ABCDE】
A.教導基本生活技能 B.教導基本社會規(guī)范
C.指導生活目標、形成個人理想與志趣方面發(fā)揮影響
D.培養(yǎng)與定位兒童的社會角色方面發(fā)揮獨特作用
E.個人性格形成方面,作用不可替代
23.我國中小學課程的表現(xiàn)形式有 【ABC】
A.課程計劃或教學計劃 B.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
C. 課本或教材 D. 課堂教學
24.教學的輔助組織形式包括 【ABCE】
A.作業(yè) B.輔導 C.講座 D.補課 E.參觀
25.人格教育的方法包括 【ABC】
A.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 B.人格優(yōu)化
C.明確道德規(guī)范教育的基本內容
D.訓導 E.表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