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幾個使你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拍攝照片的幾個重要因素。除了光線之外,對焦 (包括景深) 是你可以對其進行完整控制的主要元素。對焦使你能夠突出主題,并將觀者的眼睛吸引到你想要表達的主題上,而關于對焦,首先要理解的是景深。
1.景深
在鏡頭前方(調焦點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長度的空間,當被攝物體位于這段空間內時,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點前后這兩個彌散圓之間。被攝體所在的這段空間的長度,就叫景深。對于在任何景深下,都有一個使物體能夠清晰呈現的最佳焦點。描述景深質量的方法有兩種 -- 淺景深或大景深。當包括的焦點范圍非常窄,幾厘米到幾十厘米時,就是淺景深。當包括的范圍是幾米到無限大時,就是大景深。景深由三個因素決定 -- 光圈大小、離鏡頭的距離和鏡頭的焦距。讓我們來看看每一個是如何工作的。
2.光圈
光圈是鏡頭后部的開口,決定了光通過鏡頭并落在圖像傳感器上的數量。光圈開口的大小以 f 檔為單位測量 -- 鏡筒上兩組數字之一 (另一組是對焦距離)。f檔一般表示為f/數(例如 f/2.8) ,對應于更大或更寬的孔徑尺寸,這導致景深變淺; 相反,較大的 f/數 (例如 f/16) 會導致較小或較窄的孔徑尺寸,從而導致更深的景深。
3.小光圈VS大光圈
操作光圈是調整景深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為了實現深度、豐富和擴展的景深,你需要將光圈值設置在 f/11 或更高的位置。當你在一天中最明亮的時間在外面拍攝照片的時侯,你可能會體會到這個原理。在這種情況下,相機通常設置為 f/16 或更高 (陽光16法則), 景深會相當深 -- 可以離目標距離幾米遠,也可以離它幾乎無限遠拍攝,都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清晰銳利的畫面。我們以上邊這兩張照片為例來看看。照片的左側有一個大的景深,很可能是中午左右拍攝的 (注意短但強烈的陰影),f/22 的光圈。照片的右側有一個非常淺的景深;,可能是 f/2.8 光圈設置。然而,為了獲得相同的適當曝光,快門速度可能接近1/1000,以補償以 f/2.8 進入鏡頭的光量增加。
4.光圈范圍
光圈范圍是指鏡頭開口的最寬到最小范圍,即 f/1.4 (在超快速鏡頭上) 到 f/32, 一般檔位增量在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和 f/22)。每個 f/數表示光圈的一個檔位,它是一個數學方程 (即透鏡的焦距除以孔徑開口的直徑) ,因此和鏡頭的長度沒有關系。例如在50㎜焦距上的 f/4比 200 ㎜焦距上的f/4 光圈葉片開口更小, 但是通過透鏡到達圖像傳感器的光的數量是一樣的,從而提供相同的曝光。范圍內的每一次移動 (比如 f/2 到 f/2.8) 就會將光的量減少一半,范圍內的每一次移動 (比如 f/11 到 f /8),那么通過鏡頭的光量則增加一倍。理解這個概念以及它如何影響曝光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與快門速度一起工作,以確定給定的曝光值。基本上,當你改變光圈大小的時候, 為了保持一致的曝光,你必須將快門速度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一檔…… 這種光圈的變化相應地改變了景深 (DOF)。
5.離鏡頭的距離
影響景深的最后一個因素是拍攝物體與鏡頭的距離 -- 你可以通過改變該距離來調整景深。例如,物體離鏡頭越近 (焦點設置在該物體上),景深越淺。相反,物體離得越遠并且聚焦到的地方,景深就越大。改變物體的距離是操縱景深的最不推薦的方法,因為通過改變物體到鏡頭的距離,你會立即改變你圖像的構圖。為了保持鏡頭的構圖完整性,但仍然有景深的變化,你可以嘗試改變焦距 (通過改變鏡頭或放大)。為什么改變焦距會抵消對景深的影響?這是因為給定鏡頭的視覺特性要么提供更大的景深 (短焦鏡頭),要么提供更小的景深 (長焦鏡頭)。在給定焦距下,透鏡的物理特性也會影響景深。較短焦距鏡頭 (比如27mm)對焦在5m的位置,光圈設置f/4時所拍攝的照片要比較長焦距鏡頭(比如300㎜)具有更大的景深。你會發(fā)現300㎜焦距鏡頭的景深非常淺。順便說一句,每個鏡頭都有一本手冊,其中包含每個 f檔和主要聚焦距離的景深圖。景深只是一個物理問題,掌握這個概念很重要。
總結
操縱景深是修改照片特征的好方法,而操縱光圈是最理想的方法,因為它對構圖幾乎沒有影響。你只需要更改快門速度 (或更改感光度) 來補償調整f值的曝光變化。距離和焦距的變化也會影響景深,但是這些變化在拍照的時候需要權衡(可能會改變構圖)。因此,在不影響照片構圖的情況下,改變光圈是操縱景深的最佳方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