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歲月】哈爾濱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是坐落在哈爾濱南崗區(qū)的一座教堂,它的俄文名字叫Свято- Алексеевckaя Церковь。初建的時候為東正教教堂,后來在1980年又改為天主教教堂。1912年在此地建立的是一座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教堂,在2000年時拆除。在1930年的時候在其旁又建起了現(xiàn)在這座教堂,在1935年建成,一直保留至今。
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地方,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guī)缀跆焯焐舷掳喽家?jīng)過這座教堂。在哈爾濱這座城市初建早期的歲月里,這樣的教堂數(shù)量應該為60座左右,至今所剩無幾。要想說說這座名叫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還要應該先從中東鐵路說起……
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了,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是大清國失敗了。于是在1895年的四月份李中堂李鴻章在日本的馬關(guān)(現(xiàn)在為下關(guān))簽署了《中日馬關(guān)條約》。中日條約簽署后,國人響起一片罵聲,痛罵李鴻章父子二人為賣國賊。國人太多的是誤解了李中堂??!當時的中國是軟弱的,即使李中堂想硬也硬不起來的,因為李中堂身后的朝廷是軟的。清廷的那個體制又如何才能強大起來呢?無論中堂怎樣努力也無力改變當時大清的國勢。但“以夷制夷”的思想一直都在李中堂的頭腦中鼓舞著他的心思和他的事業(yè)。他抵制日本人,自己國家的力量是不夠強大的,為了抵制日本人為什么不能借助第三國的力量呢?于是73歲高齡的他不得不前往露西亞進行一次外交周旋。
說來也巧,俄國人也想與清國相商向中國借地修筑鐵路。早在1891年的2月份,沙俄決定興建西伯利亞鐵路時,就想在未來鐵路的某一站上修筑一條伸入中國境內(nèi)的支線,以便“直接與人口稠密的中國內(nèi)陸各省通商”。李中堂在莫斯科期間于1896年的6月3日,與俄國的維特簽署了《中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同意俄國在中國借地建筑遠東鐵路,從中國西部滿洲里到東部綏芬河。當時的俄國佬準備將這條鐵路稱為“滿洲鐵路”,但李中堂卻不同意,他一定要堅持為:“大清東省鐵路”,亦稱“中國東省鐵路”,簡稱“東清鐵路”或“中東鐵路”。依據(jù)中文的意思,翻譯成俄文書寫為:Китайская 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其縮寫為:К?В?Ж?Д?。
就在東清鐵路正常建設(shè)過程中,俄國佬在1898年的3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5月份又簽訂了《續(xù)訂旅大租地條約》;7月份簽訂了《東省鐵路公司續(xù)訂合同》。俄國人太兇殘了,孱弱的大清沒有辦法,只有一道道大菜往桌上擺,他也毫不客氣地都吞到肚子里面去了。就這樣俄國佬攫取了旅大租借權(quán)和東清鐵路南滿洲支路(哈爾濱到旅順)的修筑和經(jīng)營權(quán)。從此東清鐵路就不再是“一”型了,而是“丁”字型了。
1898年的8月,東清鐵路哈爾濱到旅順支線與東清鐵路干線同時動工,自旅順向北、自哈爾濱向南同時鋪設(shè),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車。屬于寬軌鐵路。寬軌就是軌距大于標準軌距1435毫米的鐵路軌道,中東鐵路的軌距為1524mm。
當俄國人在中國東北正玩得風生水起之時,日本人對此實在是看不過去眼了。他們大聲叫喊著:瞧那鍋里的肉都要沒了!都讓俄國毛子撈走了!以后我該怎么從這鍋里盛肉?。?!于是在1904年在遼東半島的大連那里爆發(fā)了日俄戰(zhàn)爭。就是這場戰(zhàn)爭,俄國佬失敗了,日本人勝利了。最后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規(guī)定從寬城子站(長春)開始以南為南滿鐵路要劃給日本人。根據(jù)約定南滿鐵路的俄國軍隊都要退出鐵路駐地,返到北滿鐵路上。此后,東清鐵路開始稱呼為中東鐵路。在1907年的時候,扎在公主嶺的俄國部隊都撤到哈爾濱。隨同撤回的還有這支部隊的隨軍教堂。我們現(xiàn)在就著重談?wù)勥@座隨軍教堂。
曾經(jīng)扎住在公主嶺的這座隨軍教堂回到了哈爾濱就應該有個地方落戶啊,于是就在懶漢屯街落了戶,當時的懶漢屯街就是現(xiàn)在南崗區(qū)的木蘭街那里。部隊走到哪里,隨軍教堂也跟到哪里,這是一個原則,否則怎么能稱呼為“隨軍”教堂呢?在懶漢屯街落戶時間并不長,這座教堂又隨軍遷走了。這一次遷到香坊一帶,一個叫阿列克謝耶夫卡村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香坊區(qū)東部小北屯那里,當時應該是有很多的俄羅斯人聚集在這里組建的一個村落。這里被俄國人命名的阿列克謝耶夫卡村。由此這座教堂在這里才有了現(xiàn)在的這個名字——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隨著中東鐵路在哈爾濱的影響不斷地擴大,秦家崗漸漸繁榮起來,新市街的出現(xiàn),對馬家溝一帶也同樣起了連帶作用,也都蓬勃發(fā)展起來了。處在香坊那里的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也向馬家溝這帶遷移了!
1912年2月25日,在現(xiàn)址建起一座木結(jié)構(gòu)的教堂,到1913年的春天,就已建好。這座教堂當然也沿用它在香坊時期的名字,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由于有了這座教堂,旁邊的街道就新起個名字——教堂街。
也許這座教堂剛遷到新址,從1913年到1919年期間,我們從歷史留下的資料來査看,一直都沒有掌院司祭。也許當時這座木結(jié)構(gòu)教堂規(guī)模不大,不設(shè)立掌院司祭?也許已經(jīng)設(shè)立,而史料遺失?直到1920年的時候,也就是在100年前,首任掌院司祭別特爾·阿恩道諾夫才來到這座教堂。他在這里工作直到1924年離開。
1935年,哈爾濱市東正教教堂內(nèi),悼念在蘇聯(lián)國內(nèi)因大饑荒而失去親人的白俄難民。
哈爾濱東正教堂,對于離鄉(xiāng)背井的白俄人來說,宗教是必不可少的
從1913年到1935年的10月6日,那些東正教的教徒們都要到這座木結(jié)構(gòu)的教堂中禱告,這座木結(jié)構(gòu)的教堂,在22年的時光里,曾經(jīng)給多少教徒們帶來心靈的慰藉和生活的希望??!
馬家溝這一帶人口不斷增加,教徒也在增加。小小的教堂一時容不下太多的教徒。于是就
在1930年10月開始策劃建造新的教堂,在木結(jié)構(gòu)教堂旁邊。教堂采用由俄國建筑師尤?符?斯米爾諾夫?托夫塔諾夫斯基的設(shè)計方案開始籌建磚混結(jié)構(gòu)的新教堂,1931年5月開工,工程由卡爾貝舍夫先生監(jiān)督施工,教堂于1935年10月6日竣工。俄羅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筑,主體為磚石結(jié)構(gòu),高41米,寬19米,東西長27米,建筑面積1005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從此新舊兩座教堂就并立在一起,迎接著虔誠的教徒。
教徒開始都去新教堂做禮拜,而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老教堂則安排于研究學習工作之用,在1938年2月的時候,俄國東正教在此曾開辦過哈爾濱神品學校,其宗旨是培養(yǎng)神職人員和在東正教領(lǐng)域工作的人員。據(jù)說實際上這里已經(jīng)被在哈爾濱的白俄所控制,成為培養(yǎng)反蘇人員的基地,至1946年才關(guān)閉。到了1958年之后,它就成為了一處商店,再后成為一座倉庫。直到2000年7月13日,當局將木結(jié)構(gòu)教堂像拆掉破舊的煤棚子一樣拆掉了。從此這個世上再也見不到那座木結(jié)構(gòu)的教堂了!恰恰驗證了那句:“失去了,永遠不再有!”的警句??墒钦l又能銘記這些警世格言呢?現(xiàn)在我們只能從往昔的圖片中見到它的模樣了。
這就是新老教堂同期存在時拍攝的照片,左側(cè)低矮的就是木結(jié)構(gòu)教堂
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是一座東正教教堂。為典型的俄羅斯式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平面呈十字形對稱布局,正門西向。上下兩層,上層為宗教活動場所,下層是主教、神甫工作和食宿的地方。屋頂有巴洛克式塔樓、洋蔥頭式鐘樓。到了1958年這座東正教教堂就被關(guān)閉了。
過去因這座教堂將旁邊的道路命名為教堂街,在后來不斷革命的聲浪中將此名字改為革新街,即革命立新的意思。宗教如果是人們的精神鴉片,那么這座教堂就是承載著精神鴉片的煙槍?。∵@可怎么得了?將其破壞掉?也像圣尼古拉教堂的懲處?滅掉?不!先別毀掉,還是讓工廠搬進來吧!將這廢物利用起來!于是就有兩家工廠將其占用。占據(jù)這桿“煙槍”,使它不再有機會承載著精神鴉片毒害人民了。
直到1980年,這個國家漸漸回歸到正常的時候,也開始恢復了宗教活動。才將它改為了天主教堂,它的正式名號是哈爾濱天主教堂圣母無染原罪堂,市級Ⅰ類保護建筑。
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歷任掌院司祭:
1920-1924年,首任掌院司祭別特爾·阿恩道諾夫。
1924-1933年,第二任彼得·羅日杰斯特文斯基。
1933-1937年,第三任米哈衣·魯高基恩。
1937-1943年,第四任阿里司塔拉·波諾馬列夫。
1943-19??年, 第五任西滅恩·諾渥西勒才夫。
19??-1958年,最后一任掌院司祭是吳志全神父。
……
1980年,該教堂被撥給哈爾濱天主教會使用。
最后一任掌院司祭吳志全神父
我們想知道的東西太多,可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東西卻又太少。光陰盡管歷時并不太久,但文化革命之后,許多帶有文化色彩的命都被革了,沒有留下太多的遺跡,留下的卻是的遺憾!
自從1896年中俄密約簽署之后,俄國人就開始不斷地涌入哈爾濱這個小漁村子,俄國人大部分來的路線都是水路,就是他們在黑龍江(俄國人稱阿穆爾河)上船向下游行駛,在松花江的入河口折向松花江逆水而溯,一直到松花江哈爾濱的簡陋的碼頭。也許是俄國人的習慣,他們每到達一處新地,他們都要在新的地方首先建立三項工程:第一是教堂,讓教民們在心靈上有一處寄托的地方(精神);第二是商場,要讓人們有地方購買生活用品,得以生存(物質(zhì));第三是要建立學校,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學校的教育對他們的后代會產(chǎn)生非常重要作用(未來)。
在1898年修建東清鐵路的俄國人來到哈爾濱,就在田家燒鍋那里建了第一所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上н@座教堂壽命太短,于1967年在聲勢浩大的紅-wei-兵呼喊聲和咆哮聲中給拆除了。第一座繁華的商場就是莫斯科商場,現(xiàn)在的黑龍江省博物館的前身就是那座莫斯科商場。學校就有早期的霍爾瓦特中學和中東鐵路哈爾濱男子商務(wù)學堂和女子商務(wù)學堂……
俄羅斯的歷史并不悠久,從基輔羅斯時期算起到現(xiàn)在還不足1000年。早期,俄羅斯人總是崇尚拜占庭和法蘭西的文化及宗教??傁胂蜻@兩個國家看齊。他們在文明教育方面一直都模仿著巴黎人,曾經(jīng)派出大批的年輕人留學,學習法蘭西是俄羅斯的一種潮流,就是這種潮流誕生出十二月黨人來;他們在建筑上,特別是在教堂建筑上一直都跟隨拜占庭其后,君士坦丁堡式的教堂在俄羅斯土地上比比皆是。
但成為中央集權(quán)國家后,漸漸便有了他們俄羅斯獨自的風格。生活在寒冷地區(qū)的俄羅斯建筑家們,個個都是聰明的家伙,根據(jù)地域氣候特點將拜占庭教堂的拱頂改為帳篷尖頂,使積雪無法存留。又從阿拉伯教堂鐘形圓頂獲得啟發(fā),將一些教堂的屋頂設(shè)計成圓球形狀,便出現(xiàn)了有的教堂屋頂上兼容了這兩種造型,形成了尖圓高低錯落有致的俄羅斯建筑風格。哈爾濱的圣?伊維爾教堂和這座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就是典型的俄羅斯教堂風格的建筑。
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內(nèi)共有祭壇3個,圓屋頂由4根柱子支撐,圓柱上方有4幅給門徒講述教義的圣像,其中2根柱子為中央和兩側(cè)的分界線,中央為圣所。教堂的外觀高大獨特,形體復雜,墻面線角豐富,紅白相間,鐘樓為帳篷頂式,而主入口上邊穹頂則采用俄羅斯傳統(tǒng)的洋蔥頭式,整個外觀富有變化,不同風格交融又十分和諧,構(gòu)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組合。教堂內(nèi)有圣像畫家薩得羅基尼所繪的圣畫,圣母像尤為精致。教堂前后兩個帳篷頂和中間小穹頂上共有三枚十字架,錯落有致形成節(jié)奏。整體建筑造型莊重又華麗,極富韻律之美。
當時生活在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是外國僑民,除了俄國人外,還有許多來自歐洲或者其他國家的僑民。根據(jù)來自各國僑民的國家不同,在相對比較多的國家僑民,在街道名稱上標記著他們的國家名稱為街道名稱。比如:比利時街(現(xiàn)在為比樂街),巴爾干街(現(xiàn)在為巴山街),羅馬尼亞街(現(xiàn)在為蘆家街),塞爾維亞街(現(xiàn)在光芒街),就是現(xiàn)在的黑山街也是源自于巴爾干半島的黑山族……
這里的外僑居民喜歡在木柵欄圍起的院落里種植丁香花和各種各樣的果樹,當夕陽西下時,滿城都被絢麗的晚霞所籠罩,人們可以坐在一起品嘗著格瓦斯和啤酒,吃著紅腸和沙拉。一邊吃著一邊拉著手風琴,那琴聲會飄出很遠很遠……有些人家里還在院子里面養(yǎng)了牛種植了蔬菜,每天都可以喝著新鮮的牛奶吃到新鮮的蔬菜。
這就是100年前在哈爾濱的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周圍的一幅幅生活的畫面。記得我讀過很多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的僑民撰寫的回憶錄,其中所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情景。他們懷念在哈爾濱那段難忘的美好時光。
這里也曾匯集著一些生產(chǎn)食品糖果手工作坊和煙酒的小工廠,例如在比利時街上的糖果巧克力蛋餅廠,當時還是小有名氣的糖果作坊,后來就成了著名的馬爾斯糖果廠。1925年的時候,一個猶太人,名字叫Б.Л.楚基爾曼【Цукерман】的家伙,購買了這家特卡琴科的“糖果巧克力和蛋奶餅”工廠,將其更名為“馬爾斯”,并注冊了商標。廠址在比利時街(今比樂街)。在哈爾濱開設(shè)有四家茶食店,主要生產(chǎn)銷售糖果、點心、冷飲等。商標為英文“MACS”和俄文“MAPC”。在此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聲勢漸漸壯大起來,食品銷售覆蓋滿洲,遠處可以輻射到上海。1931年以前,馬爾斯主要經(jīng)營茶食糕點冷飲,生產(chǎn)和銷售糖果、點心、高檔冷飲等產(chǎn)品;1931年之后,馬爾斯飯店又增加了營業(yè)項目,擴大俄式菜品,是那個年代最讓中國人喜歡的俄式西餐。
以下都是當年馬爾斯商號所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部分糖果包裝紙:
馬爾斯的部分廣告
這就是在100年前的哈爾濱,在這片略帶田園風光的社區(qū)映襯下,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附近的人們生活的景象,一切都顯得那般平和、祥瑞、寂靜。我們所渴望的歲月靜好不就是這樣嗎?
100年前的那種光陰都過去了,既然過去了,就不會再次回歸了。當下,我們對此僅僅是一種懷念,一種追憶……
新老兩座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并存著,左前方為木結(jié)構(gòu)的老教堂
1958年主顯節(jié),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的冰祭壇,也是最后一次的主顯節(jié)
1958年,哈爾濱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神職人員合影,也許是最后一次合影
1958年,中立者為哈爾濱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掌院祭祀尼古拉·斯塔爾各闊夫神父,其右為最后一任掌院祭祀?yún)侵救窀浮?/span>
這座教堂僅僅使用了23年,于1958年就被關(guān)閉了。這是不幸的,然而又是幸運的,因為被工廠占用所以它得以躲過劫難,保留至今。
教堂能讓人內(nèi)心感到平和,祥瑞,安靜。然而關(guān)閉了教堂,就關(guān)閉了平和,關(guān)閉了祥瑞,關(guān)閉了安靜。
一切都終結(jié)在1958年……
1981年在革新街上望見已經(jīng)被關(guān)閉的教堂。
這座教堂的身份介紹
教堂內(nèi)部
2007年的圣?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孫雷
2020年4月21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