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我們告訴他,這次回國主要是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至於其他的親戚,則不強求。
我老家在農(nóng)村的小縣城,住平房,廁所是連茅圈,洗澡也不方便。兒子爺爺家在山區(qū),山高路遠,沒有網(wǎng)路,沒有空調(diào)。我和他爸爸從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長大,適應性強。
但兒子在美國過著衣食無憂、車出車進的日子,我們擔心他那喝慣了牛奶果汁、吃慣了牛肉漢堡的胃吃不慣農(nóng)家飯,擔心他那穿著名牌球鞋的雙腳,走不了高低不平的石子土路。
沒想到,兒子回去後不久,我們陸續(xù)收到他舅媽和兩個姑媽的電子郵件,說孩子上門去看望他們了,記憶中的小胖墩兒長成了大小夥兒。高大、健壯、英俊、健談、成熟、大器,懂得關心和照顧別人…譽美之詞無所不用其極。
而在我們眼裡,他不過還是那個時不時製造點兒小麻煩,處處依賴父母的大男孩兒。從中國回來後,兒子說此次中國之行讓他體會到了什麼是「血濃於水」。外婆看見他明明很高興,卻不停地擦眼淚;大腦反應遲鈍的外公只知道一遍遍叫著他的名字,想說什麼,話到嘴邊卻又不記得。
奶奶一大早就到村口等進山的班車,當孫子從車裡出來叫著「奶奶」,奶奶卻認不出眼前這個高大的男孩兒,就是她日盼夜盼的心肝寶貝。
姑媽家境並不富裕,姑父卻租了車去一百多里外的縣城接他;舅舅特意停工兩天在家招待他,還從集市上買回當?shù)赜忻男〕宰屗穱L。
「人間最貴是真情」,兒子從這些點點滴滴中體會到家人對他的愛,雖然幾年未曾見面,但時間和距離又怎能將親情隔斷?兒子說,他答應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以後每年都要回中國看望他們。
我和他爸爸是第一代移民,儘管飄洋過海,遠離故土,但中國根卻始終深植在我們的心中,滲透到我們的骨髓。我們的兒子呢?他也有一個小小的中國根,在幾次的回國探親和與親戚一通通的越洋電話中發(fā)芽。
但他的根何其小、何其弱,如果不給它時常澆澆水、培培土,不讓他去認祖歸宗,撿拾散落在故鄉(xiāng)的三代血親,他的根就會營養(yǎng)缺乏,永遠長不大。
我們支持他一年回中國一次的想法,多讓他到彼岸那片生養(yǎng)我們的熱土上接接地氣兒,他的中國根才會紮得牢、長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