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照理說我們從小學寫作文,為什么寫作依然是很多成人的頭疼事?尤其是進入職場,大家驚訝的發(fā)現(xiàn)為什么人人都要接觸寫作?
的確如此。
不管是公文行文、還是項目計劃書、招標文件、甚至是產(chǎn)品說明,寫作竟然與各類職業(yè)密不可分。
可從小就不喜歡寫作文,自然成人后對寫作這件事,本能地會抗拒和抵觸。
其實寫作和說話一樣,是一種自然而然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的過程,或?qū)鉀Q事情找到方法,希望得到對方的支持和認可等等。語言本身是否有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用了哪些修辭方法等其實都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寫作體現(xiàn)了自己完整的思考過程,寫作只不過是思考后一個動作的呈現(xiàn)而已。
大多數(shù)人一談起寫東西,就本能對抗。根本就不會認真思考這件事,自然無從下筆,覺得困難重重。
寫作不能只盯著寫作的結(jié)果來思考。比如說,一味揣摩boss會不會認可我的想法,我這樣寫可以通過嗎?這些耗精力的猜測是思考偏了軌。
你不是不擅長寫作,而是不善于思考,或者說思考了過多與寫作無關(guān)的東西,才會覺得寫作很難。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很多成人都忽略了,甚至就沒想明白過。
一聽到讓自己寫東西就開始頭疼,這就是一種本能放棄思考的舉動,但是又不得不寫,這種內(nèi)在的對抗戰(zhàn),不停的和自己頭腦搞分裂,這種無謂的內(nèi)耗,當然沒把重點放在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上,才會覺得下筆困難重重。
我們需要做的,是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擬表達的事件進行整體思考。認真疏理后選出最重要的主干,想得越清晰,下筆就越容易,最后行文不過是用文字記錄下來,這就是寫作。
所以說,人人都是寫作者。我們每天在工作中的應(yīng)用也是寫作的成果展現(xiàn),千萬別覺得寫作只是作家和小說家的事兒。
02
昨天后臺有個媽媽留言,對孩子目前的作文比較困惑,讓我給支支招。
她覺得有時候自己孩子挺不錯的寫作思路及表達,可是到了班主任老師那里,老師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評價一番,建議孩子修改,多改幾次后,媽媽和孩子都會懵圈,到底什么樣的作文老師才會喜歡?
我讓她發(fā)來孩子的作文,仔細的看了看,其實是孩子的表述過于豐富,一篇文章中出現(xiàn)了兩個遞進式的立意這個問題而已。尤其是作文后半部分,老師認為可以不用的那一部分內(nèi)容反而更為動人,其實孩子的格局還蠻大的,將這一篇名為禮物的作文,寫出了很深的象征意義。
大意是:“自己一直都很想要一條狗,可是媽媽不同意,最后孩子經(jīng)過了很久的努力,媽媽終于同意,給她買回了一條狗。本來媽媽不喜歡狗,卻因為這只狗的到來,開始接受。結(jié)果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吵架后,生氣的時候誤傷到小狗,后來看到小狗倒在地上,才發(fā)現(xiàn)小狗遠沒有自己想得那么堅強,于是帶著小狗去寵物醫(yī)院治療,這只小狗康復(fù)后,從來沒有對媽媽記仇,孩子和媽媽很感動,覺得這只小狗的寬宏大量,值得全家人學習,這個禮物成為了全家人的共同的成長禮物?!?br>
我想老師多半認為寫媽媽拿狗出氣不太合適。但我了解到這個媽媽和爸爸屬于兩地分居,平時她一個人帶孩子,壓力很大,非常壓抑,很多的負面情緒都要獨自面對。
可是為了孩子的這個養(yǎng)狗愛好,慢慢嘗試著接受并改變自己的喜好,其實這個媽媽也挺不容易。知道了這些,也就不難理解媽媽,為什么出現(xiàn)了氣頭上誤傷小狗的事。
孩子通過側(cè)面描寫自己對小狗的喜愛,以及媽媽誤傷到小狗,尤其是小狗之后的無怨無悔,讓孩子和媽媽都懂得了愛的意義,真的是一篇非常不錯的作文。
我的建議是:這是考量家長的一種親子教育智慧的契機。面對老師的好惡、應(yīng)試的得分高低和孩子的真誠表達,我們該怎么平衡?首先家長要學會看淡應(yīng)試的得分,肯定和鼓勵孩子后,再來慢慢引導孩子與應(yīng)試的標準平衡吧。
讀書時代,往往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的孩子,最初大多數(shù)都與老師的認可和欣賞有關(guān)。
很多家長都會有意識的讓孩子討好老師的喜好與口味,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欣賞。
老師的認可和欣賞固然重要,但是整個學生生涯會遇見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語文老師,去研究老師的喜好與口味,跟很多成人去猜測boss的想法其實是一個道理。
我一直認為,保持對一個事件完整的思考或者是對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感受的捕捉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寫作態(tài)度,才可以真正提升自己在寫作中的思考力,慢慢地就有一些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最終好的想法和內(nèi)容,也會得到老師和boss的欣賞。
所以說,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讓自己樂于思考、勇于思考、善于思考。
03
我記得我兒子一年級時仿寫例句:大海是魚兒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我家熊孩子寫的是:人是淚水的家。
兒子的班主任在此處畫了一個橫線,QQ發(fā)給我看,但并沒有評價孩子的對與錯。
我在和孩子溝通這件事時,首先告訴他老師其實很欣賞他的想法,特地發(fā)給媽媽看。但是如果考試,有可能這個地方會失去得分,但盡管如此,媽媽和爸爸都會為你的思考驕傲。
也許是最初對孩子的鼓勵,給了孩子信心,一直到現(xiàn)在,孩子經(jīng)常都會有各種各樣閃現(xiàn)思考智慧的時刻,我每次都表現(xiàn)出特別驚喜,用手機或者本子幫他記下來。
慢慢地,他也學會了隨手記下自己的一些想到的話,之后看起來,有時他自己都蠻驚訝。
我一直認為,鼓勵孩子思考,肯定孩子思考的意義,比眼前暫時得個高分更為長遠。
而那些把孩子送到各個作文培訓班的家長,可能并不知道,很多中高考閱卷小組,專門還有針對培訓模式見招拆招的小組,一旦中招,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拿到高分的,最多就是個中等分數(shù)。
花了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最后的結(jié)果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與其這樣,倒不如鼓勵孩子我手寫我心,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真誠去表達。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思考,多一份真誠,總有一天,寫作這件事,會成為孩子一種最基本的職業(yè)能力。
千萬別在孩子童年時,為了暫時的討巧,思考錯了方向,錯過孩子未來可以提升自己職業(yè)基本能力的可能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