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標準
(1)真菌學診斷:所有患者的確診必須有真菌培養(yǎng)陽性的結果。標本直接鏡檢發(fā)現大量菌絲和成群芽孢有診斷意義。如只見芽孢,特別是在痰或陰道分泌物中可能屬于正常帶菌。無臨床意義。菌絲的存在表示念珠菌處于致病狀態(tài)。
(2)病理診斷:皮膚病變原發(fā)損害可出現類似膿皰瘡或角質層下膿皰病,有時為海綿樣變,角質層內只存在少量真菌,為白色念珠菌菌絲及卵圓形孢子。念珠菌性肉芽腫呈明顯乳頭瘤樣增生及角化過度,真皮內可見致密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漿細胞及多核巨細胞等炎性浸潤,可深入真皮直至皮下組織。在炎癥細胞周圍可見菌絲及孢子。內臟損害病理上可表現為廣泛的由孢子及菌絲構成的塊狀物,炎癥表現可以輕微。組織學檢查可鑒定念珠菌,但不能確定菌種。
(3)血清學診斷:念珠菌孢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組成,后者水解后形成甘露糖,不斷脫落形成代謝產物,利用ELISA或AB-ELISA法測定血清念珠菌多糖抗原對于部分系統(tǒng)性和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診斷更及時、準確。
(4)臨床診斷:臨床表現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釋,同時存在誘發(fā)因素而查菌又陽性(指常規(guī)真菌檢查)時,應考慮念珠菌病的可能,并作進一步檢查。另外,成人出現鵝口瘡標志著系深部念珠菌病的早期表現,不可忽視,并注意排查HIV感染等潛在疾病。
鑒別診斷
新生兒鵝口瘡需要與白斑病、扁平苔癬、三期梅毒等鑒別。念珠菌性陰道炎需與滴蟲性陰道炎鑒別。系統(tǒng)感染時應與其他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等鑒別。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