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3年冬,楚大將成得臣(子玉)率陳、蔡、鄭、許諸軍圍攻宋國,宋向晉求救。晉文公先后以卻縠、先軫為帥,攻下楚之盟國曹、衛(wèi),但宋國仍在楚軍圍困之中。楚眾晉寡,兩軍兵力懸殊很大。晉便聯(lián)合齊、秦共同抗楚。楚國提出,如晉軍撤出曹、衛(wèi),讓曹共公、衛(wèi)成公復位,楚軍就撤出宋國。但晉國的目的不在于宋國得救與否,而在于消滅楚兵實力,以稱霸中原。于是便找借口:“你們撤出一個宋國,讓我們撤出曹國,這不合理。你們撤出宋國,我們只撤出曹國,士兵仍駐衛(wèi)國,幫助衛(wèi)國實行衛(wèi)人治衛(wèi)”。楚國當然不答應。先軫足智多謀,決定私下答應曹、衛(wèi)復國,但曹、衛(wèi)必須先和楚國斷交。曹、衛(wèi)見有晉國的支持,即宣布與楚國斷交,并當即扣留了楚國的使節(jié)。
楚國子玉遂率兵進攻晉軍,晉軍卻避其鋒芒,向后撤退,楚軍緊追不舍,晉軍再次后退,楚軍誤認為晉軍不敢與自己正面作戰(zhàn),一直追到衛(wèi)國城濮(今范縣濮城)。由于長期在外作戰(zhàn),一連幾次急行軍到未能交鋒,楚軍精力疲憊,斗志松懈,放松警惕,哀怨思歸。晉軍卻士氣高漲,紛紛請戰(zhàn)。
公元前632年(衛(wèi)成公三年四月四日),以晉、齊、秦、宋為一方的晉聯(lián)軍同以楚、鄭、陳、蔡、許為一方的楚聯(lián)軍,在城濮展開了決戰(zhàn)。晉軍副將胥臣先率兵擊潰防衛(wèi)薄弱的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兵右翼。同時,晉軍主將欒枝命軍險拖起干柴樹枝,故意揚起塵土,假裝敗退,誘使楚軍左翼追擊進入晉軍伏擊圈內。楚軍被攔腰截斷,左翼又遭慘敗,中間的主力被迫后退。此時晉軍士氣更高,緊追不舍。楚兵幾乎全軍覆沒,子玉也險些喪命。城濮一戰(zhàn),晉軍擊敗強楚,大獲全勝。不久,晉文公成為霸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