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看濮陽系列之
孝行天下
清晨,陽光普照華夏大地。在豫東北有個城市——濮陽,是中華第一龍的故鄉(xiāng),這里民風淳樸、古韻悠長,孝道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被譽為中國第一孝道之鄉(xiāng)。在濮陽市清豐縣縣城西北角街心公園內(nèi),一座人形雕塑坐北朝南,平和注視世人,已愈千年,這就是隋代平民張清豐雕塑。清豐以人名為縣名,千年而不變,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作為一介草民,張清豐是以孝道著稱于世的。相傳,張清豐幼年時家境貧寒,難以從師,但他聰明好學,總是在塾學(學校)窗下偷偷窺習,懂得了行孝道理,長大以后他以開店賣燒餅為生,盡管生活清苦,但他對父母極其孝敬,衣食起居侍奉得無微不至。每天都把精心打出的第一爐燒餅敬奉父母,不管是誰,也不管出多高的價錢,他都從不出售。有出高價強買者,清豐就恭恭敬敬地勸解:“山高高不過太陽,人大大不過爹娘,不知父母養(yǎng)育之恩者,枉為人也?!碧扉L地久,便被傳為佳話。
一年,適逢大伾山廟會,四方官民風聚云集,有的游山觀光,有的進廟焚香。其時,山東巡撫大人也趕到大伾山廟會,并且吩咐主持和尚每天一早的頭爐香必須留給他燒,他不到廟門不得打開??墒牵慨斔鹪邕M廟焚香時,殿堂里早已是香炷遍燃,香煙繚繞,頭爐香早已燒過,一連七日天天如此。巡撫大人見此大怒,斥責主持和尚,主持和尚連說委屈,因為在巡撫沒到之前確實未敢擅開廟門,人們一時莫名其妙。這一夜,廟內(nèi)和尚通宵未眠,在大殿內(nèi)外,門和墻角遍設(shè)埋伏,三更剛過,就見一男青年手捧香煙,一步一叩頭,來到廟門前,說也奇怪,上了閂的廟門竟然不叩自開,當青年叩拜佛像默默走出廟門后,門又穩(wěn)穩(wěn)關(guān)閉,和尚跟蹤之后,方得知此人便是頓丘縣人張清豐。原來,張清豐為給父母祈福,每天總是早早就進山焚香,人到神知,廟門總是不打自開,主持和尚告知巡撫大人,巡撫大人對此人贍養(yǎng)父母,以為誠心敬神,感動神明,故不再追究此事。從此,張清豐的名字越發(fā)令人仰慕。
作為華夏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孝道文化源遠流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當時的五帝之一舜就以孝名取得堯帝信任,成就一代帝業(yè)。
史料證實,濮陽市范縣濮城鎮(zhèn)是舜帝故里。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以孝道為主導(dǎo)的禮儀宗法自此延續(xù),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是中國奴隸制走向滅亡,封建制逐步確立的時期。周游列國的孔子眼見“禮崩樂壞”,居衛(wèi)10年籌劃解決之道。孔子認為要穩(wěn)定社會秩序,必先穩(wěn)定家庭,如果無法達到家庭的穩(wěn)定,社會穩(wěn)定就是空中樓閣。因此,孔子提倡“孝”并對“孝”進行了繼承發(fā)展、改造創(chuàng)新。
孔子強調(diào)“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礎(chǔ)之上。孔子認為孝敬父母要真心實意,如單純在物質(zhì)上滿足父母,尚不足以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另外,孔子提出“幾諫”的原則??鬃诱J為,父母若有錯,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語氣進行勸諫,以免陷父母于不義,這就是他所說的“事父母幾諫”?!皫字G”的原則兼顧到孝敬與社會群體利益這兩個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孔子為傳統(tǒng)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決了孝道存在的哲學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實現(xiàn)的終極目標。仁是人行為的最高準則,是一種普遍原則,要實現(xiàn)這一原則,必須有一個近的入手處,這就是孝。
孔子提出的孝實際上是一種家庭倫理,這就使孝從宗族倫理轉(zhuǎn)化為家庭倫理,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鬃又蟮拿献永^承和發(fā)展了這種家庭倫理,并將之升華到國家治理的高度。
孟子接受孔子“仁”的思想,強調(diào)人人都有達到“仁”的主觀因素,“人人皆可為堯舜”,從而提出人的本質(zhì)是性善的理論。人性是天賦的,孝的善德當然也是天賦的,人人都是生而具備的。中年的孟子在濮陽市華龍區(qū)孟軻鄉(xiāng)著述立說講學,在他倡導(dǎo)下,事親、尊親逐漸成了人們最高的道德表現(xiàn)。
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其實是世人曲解了孟子的意思。這句話的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意思是:“不孝有三種,以不守后代之責為大。舜沒有告知父母就結(jié)婚了,這就是無后,但君子以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堯要把女兒嫁給他)?!币簿褪钦f,孟子的原話里,并不是大眾所謬傳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認為最不孝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后代的責任。
就這樣,以人為本的孝道文化在后人中一代代傳承,成為歷朝歷代人們自愿遵守的契約。流傳廣泛的《二十四孝》,選擇了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其中與濮陽有關(guān)的就有四孝,分別是虞舜孝感動天、子路百里負米、吳猛恣蚊飽血、閔子騫蘆衣順母。《二十四孝》雖個別有所偏頗,但大體上宣揚了孝行天下的社會思想,有一定的正面意義。
除此之外,民間廣為傳頌的張公藝治家有方的故事也很有代表性?!杜f唐書》記載,張公藝,鄆州壽張(今臺前縣孫口鄉(xiāng)橋北張)人,生于公元578年,卒于公元676年,歷北齊、北周、隋、唐四代,壽九十九歲。張公藝正德修身,禮讓齊家,制典則,設(shè)條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婦順,姑婉媳聽,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張公藝是我國歷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那九輩同居,和睦相處,千年以來倍受歷代人民尊敬,傳為美談。據(jù)說就連他家養(yǎng)的一百條狗也深受影響,喂食時,如有一只不到,其余九十九只都不吃食,只等到齊了才吃。
就這樣,以孝道文化為核心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支撐了華夏文明幾千年,并一直擁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孝,在家庭是責任,是義務(wù);在社會是公德,是維護社會和諧安定團結(jié)的必要舉措。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定根基。孝道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孝行天下是華夏文明區(qū)別于其它文明、得以延續(xù)的重要保證。新的時代,我們理應(yīng)讓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良好的傳承和發(fā)揚,這是我們的義務(wù),也是我們的責任。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六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