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舜之謎
堯舜時代距今約四千二百年,是太遙遠了一些。歷史的久遠,文字應用的滯后,資料的失落,研究力度的不足,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一個的“謎”。只要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正確歷史觀和方法論研究,就會揭示出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歷史本來面目,“謎”就會迎刃而解。
1、全國為什么會有二十一個歷山?
據《古今地名志》考證,“舜耕歷山”之歷山,在全國有21處之多。較為著名的有:1、在今山東省東南,又名舜耕山、千佛山;《水經·濟水注》:“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謂之舜井?!?span lang="EN-US">2、在古山東菏澤、河北濮陽境內;《水經·瓠子河注》:“雷澤西南十許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謂之歷山,有陶圩,為舜耕陶所在?!?span lang="EN-US">3、在山西垣曲東北,為中條山主峰之一(
中國境內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歷山呢?這是遷徙造成的。
有虞氏所居住之地稱虞,稱媯。媯又作溈,以表示媯人所居水旁。有虞氏與東夷各族及其族少昊氏一樣起源于燕山?!独ǖ刂尽氛f:“潘,今媯州城是也?!庇终f:“媯州有媯水源出城中,耆舊傳云即舜厘二女于媯汭之所?!?span lang="EN-US">
媯姓本是有虞氏之姓。即舜父瞽叟時業(yè)已為媯姓,瞽叟之長子舜,次子象皆為媯姓。后來,舜自媯姓部落分出,另以姚為姓,而象仍繼承其父為媯姓。而虞是有虞氏部落圖騰之姓。以后,有虞氏遷河南,留有其后裔于陳國。
何光岳在《舜裔源流》一書中說,因為媯水在北京市的延慶,所以有虞氏的發(fā)源地應該在今北京市的延慶縣。而山西永濟的媯水是舜帝移居后所產生的移植地名。
舜帝之都潘城(蒲坂)在哪里?《魏土地記》說:“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山上有虞舜廟?!薄短藉居钣洝肪砥呤粙傊輵讶峥h:“歷山,后魏《輿地圖》、《風土記》云:‘潘城西北三十里有厲山,形如覆釜,故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瞽叟祠存。”《清一統(tǒng)志》卷三十四宣化府:“按今延慶州西北二十里亦有歷山。”《水經·漯水注》陽光水:“其水東北流,歷笄頭山,······又北逕潘縣故城,左和潘泉故瀆,瀆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曰舜所都也?!鳖櫻孜洹稓v代宅京記·舜都蒲坂》卷一:“或言潘。潘,今上谷媯州城是也?!睋陨鲜芳f舜帝最早的故城是潘?!蹲x史方輿紀要·懷來衛(wèi)》卷十八說:天寶時改為媯川郡,廢潘縣。漢置潘縣北魏屬廣寧郡,太和十六年,祭舜于廣寧,以地都潘也。北周始改為懷柔縣。城東南有媯川,今稱媯河、媯川河、媯水。漢又置夷輿縣,在今延慶縣東北。潘縣在今河北涿鹿縣保岱鄉(xiāng)。
根據以上史實,所以
可知,
虞幕之后,有一支為幕氏。《風俗通》說:“幕氏,舜祖幕,支孫以王父字為氏,見《左傳》?!薄锻ㄖ尽な献迓浴氛f莫氏出于幕氏。莫人曾有一支北遷于內蒙古烏喇特旗,漢在這里置莫靼縣。虞幕之后亦有一支逐漸南遷,商代曾活躍于河南一帶,有的后來又繼續(xù)經湖北、湖南遷于廣西、貴州。
關于有虞氏,有些古籍中列為黃帝之裔,也有些古籍則說出于東夷族。近代學者大多數認為屬于東夷族也是黃帝的支裔。前面說了,有虞氏起源于燕山一帶,以后逐漸南遷山東,支族繁衍。傳到舜時,與黃帝族陶唐氏通婚,成為了東夷——炎黃部落大聯盟的古國首領。到夏朝建立起一個更強大的王朝時,有虞氏除了有一部分留居于山西南部及河南外,有的南遷浙江、湖南、安徽、湖北、廣西、廣東和越南;有的西遷陜西、甘肅、寧夏、四川、云南、新疆以至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有的北遷內蒙古、蒙古、東北乃至朝鮮、日本等地。
有虞氏支裔眾多,子孫繁衍昌盛,星羅棋布,形成華夏族的主體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幕的嫡裔莫人,為莫姓和幕姓之祖。幕之子窮蟬,為窮氏之祖。窮蟬之子敬康,為康人和康居族之祖。敬康之子句望,即句幕。句望之子嶠牛。嶠牛之子瞽叟。瞽叟之子舜和象。舜帝起源于媯水,后多次遷徙。
歸納上面所涉及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其祖太昊在東方,屬于東夷集團。舜出生于族源為東夷族的居住地濮州;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說:“這一集團所居的地域,北至山東北部,最盛時達到山東的北部全境。西至河南的東部,西南至河南的極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至東海?!?成長之地仍為濮州;而發(fā)跡之地則在冀州——虞舜“二十而以孝聞”;后被帝堯舉用,經受了多方考驗而成了帝位繼承人,爾后進一步統(tǒng)一了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的各諸侯國,形成了基本成熟的聯邦國家。讓大禹做了攝政帝后,出巡江南,體查民情,安撫苗蠻,憑吊弟象,了卻夙愿,終因積勞成疾,崩葬于九嶷山。
由于有虞氏、舜及舜裔的后裔的遷徙,就使得原居住地的很多地名移植到了東、南、西、北各地,也就有了眾多的歷山和與舜相關的相同地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