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賞析一~~賞析二】
【中唐·武元衡·七言絕句】
拼音版
má yī rú xuě yī zhī méi, xiào yǎn wēi zhuāng rù mèng lái.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壹/
武元衡經歷了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官至宰相。從元和二年(807年)到元和八年(813年),他入蜀擔任西川節(jié)度使。6年間,以其為中心形成的幕僚群體頻繁舉行詩會活動,武元衡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對蜀中文學風氣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臨危受命入蜀 三絕碑上留名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十月,武元衡入蜀為西川節(jié)度使。元和四年(809年),武侯祠立《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肯定了諸葛亮的歷史功績。該碑由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因文章、書法、刻技俱精,被稱為“三絕碑”,碑上就刻有武元衡的大名。這是因為裴度、柳公綽都是武元衡的幕僚。鎮(zhèn)蜀期間,蜀中形成了武元衡領導的幕僚群體,這個群體除了常在一起謀議政事外,還常常聚在一起舉行詩歌唱和活動。后來裴度、柳公綽陸續(xù)回朝任官,武元衡還作《送柳郎中裴起居》送別,以“會有歸朝日,班超奈老何”,嘆息時光流逝無可奈何。
武元衡在蜀中的詩作近40首,約占其詩歌總數的五分之一,除了唱和之作外,就是這種寄遠送別之作,如《酬太常從兄留別》的“別離無可奈,萬恨錦江流”。當時武少儀赴南詔,武元衡仍留蜀中,詩歌寫出了兄弟分離時的無限惆悵。又如“年年南北淚,今古共沾襟?!薄蔼毐嗨己?,關山不可逾?!薄坝麆e臨歧無限淚,故園花發(fā)寄君攀?!薄皠e淚共將何處灑,錦江南渡是春風?!薄罢l料忽成云雨別,獨將邊淚灑戎衣?!边@些詩歌充滿了“淚”“恨”等字眼,表達出與故人相別后的相思、不舍與憂傷。
武元衡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身份出任蜀地,因此詩歌中的離別場面多是歌舞交織,盡顯富貴氣息。如“寶瑟連宵怨,金罍盡醉傾?!薄爸槁臅泻嵐芩?,白云何處帝鄉(xiāng)遙?!弊鳛橐环街?,武元衡送別的對象又多為王公大臣和地方官僚,因此場面豪華氣派,如“艷歌能起關山恨,紅燭偏凝寒塞情。況是池塘風雨夜,不堪絲管盡離聲。”“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酒換離顏?!薄爸槁娜ё聿粴g,玉人猶苦夜冰寒?!薄芭f府東山余妓在,重將歌舞送君歸?!薄x別時紅燭點點,歌聲弦聲交織,離別之人在眾多歌舞佳人陪伴下踏上征程。
武元衡的離別詩也表達出平叛西蜀的憂愁辛勞和回歸朝廷的愿望。如“六歲蜀城守,千莖蓬鬢絲”,6年多的蜀中生活使兩鬢蓬亂,表達了在蜀地為官遠離朝廷的艱辛愁苦。“昏旦倦興寢,端憂力尚微”,表達平叛西蜀的辛勞憂愁?!皥笾饔蓙眄毐M敵,相期萬里寶刀新”,則鼓勵同僚消滅敵人建功立業(yè)?!皥髧鴱膩硐纫鈿?,臨歧不用重咨嗟”,暗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名句典故表達了以身許國、不為離別而感傷的心情,一洗悲酸之態(tài),意境開闊,音調爽朗。
武元衡的詩歌也描寫了許多蜀中景色:“蜀國春與秋,岷江朝西流。長波接東海,萬里至揚州”“萬里水連天,巴江暮云碧”,寫出蜀地江水波瀾壯闊聲勢浩大;“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guī)夜啼江樹白”“旅情方浩蕩,蜀魄滿林啼”,寫出了蜀中常見的子規(guī)啼鳴,正與詩人蜀地羈旅之情相應;“鳥道青冥外,風泉洞壑間”,刻畫了蜀地山水相間的典型風貌;“悠悠風旗繞山川,山驛空蒙雨似煙”,青山翠巒,暮雨紛飛,蜀地一片朦朧之景;“漾波歸海疾,危棧入云迷”“巴江暮雨連三峽,劍壁危梁上九霄”,極力渲染蜀道艱險,寫出懸崖峭壁、暮雨紛飛、山水一色的景色;“渠江明凈峽逶迤,船到名灘拽念遲”,寫出江水澄澈,峽谷綿延曲折的景象。
武元衡在蜀中的詩歌創(chuàng)作,平易自然,將蜀中景物和日常生活場景寫入詩歌,有較強的生活化和紀實性傾向。他在政治上“持平無私,綱條悉舉,人甚稱重”;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工于五言詩,以藻麗綺麗、琢名精妙著稱,很多人都傳抄他的詩篇,配上樂曲傳唱。
喋血長安 白居易仗義伸冤
元和八年(813年), 武元衡奉詔返回長安。唐憲宗時期,強藩割據并相互勾結抗拒朝廷。時任宰相的武元衡一力主戰(zhàn),聲色俱厲,決不對強藩退讓半步。然而元和十年(815年),武元衡卻在上朝路上被刺殺身亡。
武元衡之死,極為慘烈?!杜f唐書》描述:“元衡宅在靜安里,十年六月三日,將朝,出里東門,有暗中叱使滅燭者,導騎訶之,賊射之,中肩。又有匿樹陰突出者,以棓擊元衡左股。其徒馭已為賊所格奔逸,賊乃持元衡馬,東南行十余步害之,批其顱骨懷去。及眾呼偕至,持火照之,見元衡已踣于血中,即元衡宅東北隅墻之外。時夜漏未盡,陌上多朝騎及行人,鋪卒連呼十余里,皆云賊殺宰相,聲達朝堂,百官恟恟,未知死者誰也?!?/span>
是誰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在京城刺殺宰相?當時淮西戰(zhàn)事方酣,作為叛軍后臺,成德鎮(zhèn)節(jié)度使王承宗和淄青鎮(zhèn)節(jié)度使李師道明里暗里對朝廷征討多方掣肘破壞,堅決要求征討叛鎮(zhèn)的武元衡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武元衡被刺殺引起了朝廷的震動,然而唐憲宗卻擔心時局,竟然不敢追緝兇犯。時任翰林學士的白居易第一個勇敢地站出來,上奏要求嚴查兇手。但白居易的舉動引起眾多高官的不滿,遂遭彈劾,落得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的下場。這也就是“江州司馬”稱謂的由來。
武元衡與白居易同朝為官,早有詩文唱和。在西川時,武元衡曾在前任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的舊宅園池邊發(fā)現一只很漂亮的孔雀,遂即興作詩《孔雀》:“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動搖金翠尾,飛舞碧梧陰。上客徹瑤瑟,美人傷蕙心。會因南國使,得放海云深。”此詩字里行間表達了詩人的同情之心,充滿了言外之思,感嘆人生的變遷。
武元衡對這首五律比較得意,回到長安后將此詩示于朝中大臣,引來了眾多詩人的唱和,其中就有白居易的《和武相公感韋令公舊池孔雀(同用深字)》:“索莫少顏色,池邊無主禽。難收帶泥翅,易結著人心。頂毳落殘碧,尾花銷暗金。放歸飛不得,云海故巢深?!卑拙右椎某驮?,在韻律上回應了武元衡的原作,同時也在情感上比武元衡之詩更為深切悲傷,表示孔雀在蜀地滯留已久,有淪落他鄉(xiāng)之感,且羽翮已經殘傷,即便將它放飛也難以重歸故巢了,情感基調感傷至極。
紅顏知己是薛濤
武元衡與白居易是同僚又是朋友,鮮為人知的是二人還是“情敵”。武元衡號稱“唐朝第一美男子”,任西川節(jié)度使的時候與當時的美女詩人薛濤關系極為曖昧,這讓愛慕薛濤的白居易心生嫉妒。
武元衡出身官宦世家,又是武則天的曾侄孫,不僅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長于詩文,而且神貌俊朗,風神灑脫淡雅。這樣一個美男子又怎能不令美女佳人動心。
薛濤曾在武元衡舉辦的宴會上獻詩于武元衡:“落日重城夕霧收,玳筵雕俎薦諸侯。因令朗月當庭燎,不使珠簾下玉鉤。”“東閣移尊綺席陳,貂簪龍節(jié)更宜春。軍城畫角三聲歇,云幕初垂紅燭新?!保ā渡洗ㄖ魑湓庀鄧住罚?/span>
武元衡在蜀中作《題嘉陵驛》:“悠悠風旆繞山川,山驛空濛雨似煙。路半嘉陵頭已白,蜀門西上更青天。”該詩襲用李白“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意極言蜀道艱險,但武元衡在詠嘆蜀道艱險時似乎流露出更多的無奈:一方面蜀中戰(zhàn)事平定不久,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此次赴任,任務十分艱巨。另一方面他此次赴川,深受憲宗倚重。憲宗期望他能早日“使蜀地安定,蠻夷歸附”。他身負重望離開帝都遠赴西蜀,面對險峻的地理環(huán)境和不容樂觀的蜀地政治形勢,心中不免充滿擔憂。
讀到此詩,薛濤當即明白了武元衡的心思,續(xù)詩《續(xù)嘉陵驛詩獻武相國》:“蜀門西更上青天,強為公歌蜀國弦。卓氏長卿稱士女,錦江玉壘獻山川?!笔駠沂橇汉單牡凼捑V為太子時所作樂府。前兩句表達了薛濤對武元衡的理解,后兩句以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稱道蜀中人文之盛,以錦江、玉壘并稱贊頌蜀地山水之靈氣。該詩一反武詩原意,歌頌蜀地人杰地靈,表達女詩人對蜀地的熱愛和渴望蜀地在武元衡的治理下重新富庶的殷切之情,含蓄地表達了對這位將帥的歡迎、激勵和期望。
武元衡曾賦《贈道者》,薛濤也有《送友人》。武、薛二人在蜀中的纏綿曖昧又怎能不令白居易等愛慕薛濤的文人才子們嫉妒呢?《蜀中廣記》卷一百記載:元和三年,武元衡奏薛濤為校書郎,校書郎用今天的話說也就是武元衡的貼身秘書。武元衡的風流韻事令人嗟嘆!然而他的詩作也不亞于白居易,晚唐詩人張為在其所著的《詩人主客圖》中稱,武元衡與白居易齊名,劉禹錫尚在其下。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