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
陽春三月,我跟隨“體驗寧德世界地質(zhì)公園.白水洋/鴛鴦溪園區(qū)文學(xué)攝影采風(fēng)團”來到了屏南縣代溪鎮(zhèn)玉洋村。
玉洋村是屏南縣的東大門,距代溪鎮(zhèn)10公里,往屏南52公里,離寧德72公里。小村歷史悠久,早在唐朝時就有居民生活。舊時稱之“葉洋”,不知什么時候人們將俗語“玉”字替代了“葉”字。前者因其洋面的形狀而得名;后者因“玉”是富貴的象征兼能鎮(zhèn)邪而用之,叫起來更加貼切和吉利,因而沿用至今。
小村自古就是連接古田、屏南、寧德的交通要道,堪稱古屏南縣的“絲綢之路”。在民國之前,地方交通落后,商人全靠肩挑腳走,玉洋的商道上連結(jié)了周邊上府(今閩北)與寧德羅源等地的貨物貿(mào)易。有的商人圖個快捷,就把貨物在玉洋進行交換。玉洋因此被許多的商流、物流帶動,使玉洋的經(jīng)濟有了空前發(fā)展,并派生出許多行業(yè),其中最走紅的就是伢人了,還有開客棧的、豆腐店、草鞋店、光餅店、轎夫、挑夫等等,適應(yīng)當時生活生產(chǎn)所需的各個行業(yè)應(yīng)運而生,形成了一個大市場。一時可謂車水馬龍,商賈云集,經(jīng)濟活躍。而后,時境變遷,和其他許許多多的 村落一樣,玉洋在時間的隧道里,日漸式微。
2.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xiāng),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jīng)·魏風(fēng)》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jīng)》、《呂氏春秋》等都有關(guān)于桃樹的記載,《禮記》中還說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桃、李、梅、杏、棗)之首。
吸引我們前來的便是玉洋的桃花。
初見玉洋桃花,殊為驚艷。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來形容毫不為過。
我曾經(jīng)攜友人尋訪閩東地界力所能及之地,如蕉城南際山、福安穆陽虎頭村、古田蘭坦村、福鼎前岐鎮(zhèn)……等處,春桃艷艷,姹紫嫣紅,各有千秋,惜不成氣候。
而玉洋有二百畝桃林,計有桃樹三千多株,樹齡多在十年以上,依山林立,連接成片,蔚為大觀,粲然歡喜。
“好漂亮??!”
只聽同行的小姑娘一聲驚嘆,眾人便如得了號令一般,迫不及待地,直奔桃林而去。
陽光透過盛開的花朵,照射林間,影影綽綽,青蔥的蔓草點綴其中,人面桃花相映成趣,旋即消失在茫茫的花海中。
春風(fēng)拂面,吹落枝頭的花瓣,輕飛漫舞……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啊……
頃刻之間,過眼芳華,灼灼花事,都做了景深,定格在虛空的紅塵里。
春有百花,我獨愛桃花,大雅近俗,德如清風(fēng)春滿懷,卻忘卻春風(fēng)詞筆。
只道是“都將萬事,付與春色。一任三分春色,化作二分塵土,一分流水?!?br>
3.
“媽媽,為什么小燕子穿的是花衣裳吖?不是黑白的么?”
回程的路上,身旁有一對母女牽手而行,忽聽得那唱著兒歌的小女孩滿臉稚氣地問道。
“孩子,小燕子本來就是穿著花衣裳的吖!”
母親笑盈盈地答道, 面頰溫暖。
我轉(zhuǎn)身回望,遠山含笑,滿山桃林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再一次按下快門,那一聲聲的快門聲響里,我似乎聽到了輕輕地嘆息。
4.
春天在你的夢里/你在我的心里/而我啊----/就在你的春天里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