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鼎盛時期。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和太宗李世民都是仁明之君,為唐朝的繁榮和穩(wěn)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經(jīng)歷卻是一段血腥和殘酷的歷史,他為了奪得皇位,不惜殺兄逼父,使用了各種兇殘的手段,讓人震驚。
李世民是李淵的第二個兒子,他有兩個哥哥,分別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是太子,李元吉是齊王。李世民是秦王,他在平定隋末亂世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深受百姓和士兵的愛戴。然而,他的功勞也引起了哥哥們的嫉妒和恐懼,他們想方設法地排擠和陷害他,甚至想要除掉他。
李世民不甘心做一個無為的王爺,他也有野心和抱負,他想要成為皇帝,統(tǒng)治天下。他開始秘密地收買人心,結交親信,籌劃政變。他最大的支持者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他們都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對李世民忠心耿耿。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場震驚天下的政變發(fā)生了。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當天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率領親信士兵前往玄武門外的太極殿參加朝會。他們打算在朝會上刺殺李世民,然后廢黜李淵,奪取皇位。然而,他們的計劃被李世民提前得知了。李世民也率領親信士兵趕到玄武門外,與哥哥們展開了激烈的交火。經(jīng)過一番搏斗,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殺死了。這樣一來,太子之位空缺了。
李世民趁機進入太極殿,向父親李淵請罪,并請求立為太子。李淵雖然對兒子們的爭斗感到悲痛和憤怒,但也無力反抗。他只好同意了李世民的請求,并下令赦免了參與政變的人員。不久后,他就退位讓賢,讓李世民登基為帝。
李世民稱帝后,任用賢能、勤于政事,造就了唐朝盛世。單看這方面,李世民是一位出色的君王,但從人性角度來看,李世民如此對待自己親兄弟就有點難以接受了。
結合大量史料,以及當時相關人士的口述資料,唐書里記載的事件,恐怕和真相想去甚遠。
玄武門事變后,李建成的家人包括子嗣全部被處決,罷免了家族成員的宗籍,為來之不易的皇位永絕后患。
齊王李元吉的后代也一個都沒有被放過,統(tǒng)統(tǒng)誅殺,李世民還占有了一些李元吉的后宮佳麗。其中,楊氏還給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
這些事唐朝史書上從來沒有記錄過,也許是當時的人不敢記錄。由于史書的記載通常會突出當時皇帝的偉大,不會把一些黑暗的事件記錄在冊,直到后來的朝代史官才將這件事記載在史書上。
唐書中描述的李淵和他的兒子們,正是李世民處理這一不可磨滅的污點的方法。這種方法體現(xiàn)了李世民的險惡狡詐。
李世民暮年,看到長子李承乾和次子李泰在朝堂上激烈爭斗,就像當年“玄武門之變”的序幕。
也許這時的他預感到了兒子們會重蹈他的覆轍,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父親在面對相同困境時的彷徨且無奈的神情。
想必他早已對自己的兄弟心懷愧疚,只是身在皇室之中生不由己,后來,他封李建成為“隱太子”,并讓十三子李福給李建成供奉香火。
可嘆的是,歷史的輪回中,事件總是在不斷重復,皇位的誘惑能讓人為此不擇手段。
李承乾最后還是造反了,效仿了父親李世民的當年行為,讓李世民也體會到了當年父親李淵的復雜心情。
不知李世民是否會對殺害兄弟篡奪皇位的事情感到后悔?
這就是唐朝歷史不敢告訴你的真相:李世民為了成為皇帝,不惜用血腥和殘酷的手段消滅了自己的哥哥們,并迫使自己的父親退位。這樣一個兇殘無情的人物,卻成為了唐朝的太宗,被后人稱為貞觀之治的明君。這是不是一種諷刺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