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問王陽明:“我生性憨厚,不善口才。遇到能言善辯的人,恨不得找地縫鉆進(jìn)去。我想,這是不是根器太弱?。俊?/span>
王陽明回答:“你這是重外輕內(nèi),若平時(shí)能集善念,行善事,那么浩然之氣就充塞天地,自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知能言善辯不是什么好事。凡能言善辯者,皆好思善慮。天地生人,寶貴的品質(zhì)具足,何須你再畫蛇添足去思慮?凡一思慮,即不是天理。”
【2】
有人問王陽明:“我喜歡做善事,曾聽說有個(gè)縣官兩袖清風(fēng),退休后居然貧窮潦倒,我于是就買了很多食物和用品送給他。并且沒有告訴他我是誰,回來后,心里特別舒暢,認(rèn)為有所得?!?/span>
王陽明反問:“你的‘有所得’的‘得’是什么?”
此人莫名其妙,“我做了件好事啊,做好事,不留名,這就是得啊。不過,我總感覺不對勁?!?/span>
王陽明點(diǎn)頭道:“做好事不留名,你卻留在心里沾沾自喜,幸好,你感覺不對勁,這就是良知。做好事不留名是美德,它與生俱來,發(fā)它出去是天理,你卻沾沾自喜,這就是著了一層意思,就不是天理而是人欲了?!?/span>
【3】
有人問:“我是個(gè)善人?!?/span>
王陽明問:“怎么講?”
人回答:“我特別喜歡搞慈善,哪里鬧災(zāi),我就在哪里,送錢送物送真情。不但我自己做,我還拉著別人做?!?/span>
王陽明道:“你自己做就是了,為何要拉著別人?只此一拉,你就和天理永訣了?!?/span>
人莫名其妙。
王陽明道:“人皆有良知,若能致良知,人都是善人。何必要你多此一舉?”
來人臉色很難看。
王陽明接著說道:“你做善事,拉著別人,就是有想法在里面,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做善事,一有想法,即是私欲?!?/span>
來人已經(jīng)站起,要走。
王陽明說,“你看,你若沒有想法,怎么會如此在意我的說法?清風(fēng)明月,順理成章地吹拂和灑落,無論誰說什么,它們都不會介意,只因本性如此。
【4】
天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最寶貴的品質(zhì),一旦有思想,就是私欲。圣賢說:“不讀書人只有欲障,讀書人還添了理障,一心念天理,便受纏縛。你只要靜坐放下念頭,如青天然,無一點(diǎn)云作障,方有會悟?!?/span>
王陽明說,念念不忘存天理,不是讓你每時(shí)每刻都思想著天理。一思想,就是人欲了。正如眼中灑了石灰粉(人欲),你難受;放點(diǎn)金碎屑(天理),你也不會好受。
把烏云驅(qū)走,就是去人欲。烏云一走,就是陽光明媚的天理世界,如果你做一件天理之事,就美滋滋一番,這就是真的念念不忘天理了。正如光天化日之下,你又燃了一盞燈,
和白癡有何分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