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遞減效應
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xù)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chǎn)值后,所提供的產(chǎn)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chǎn)量會遞減。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shù)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通常會呈現(xiàn)越來越少的現(xiàn)象(遞減),稱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邊際替代率遞減德國經(jīng)濟學家戈森曾提出一個有關享樂的法則: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由此演變出經(jīng)濟學中著名的“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邊際是增量的意思。邊際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單位消費所能增加的滿足。
心理學家用巧妙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心理物理學最核心的定律韋伯·費希納定理就設計這個問題。結果發(fā)現(xiàn)人們的判斷規(guī)律,不是與刺激強度直接關聯(lián),而是與刺激變化的增量密切相關。例如,人們可以在安靜時中聽到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但是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都難以聽到火車開過的聲音。
遞減原理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通俗的說法是: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來,收益值就越少。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y隨x的變化而變化,隨著x值的增加,y的值在不斷減小。
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與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在發(fā)生變化。在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階段,相對于固定要素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過少,因此,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邊際產(chǎn)量遞增,當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當時,邊際產(chǎn)量達到最大。如果再繼續(xù)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數(shù)量是固定的,可變要素就相對過多,于是邊際產(chǎn)量就必然遞減。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與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在發(fā)生變化。在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階段,相對于固定要素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過少,因此,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邊際產(chǎn)量遞增,當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當時,邊際產(chǎn)量達到最大。如果再繼續(xù)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數(shù)量是固定的,可變要素就相對過多,于是邊際產(chǎn)量就必然遞減。
實驗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一個沒有鞋穿的人以外得到一雙鞋,讓他給這雙鞋子評分,不管它是否趕得上潮流,是否適合他,他都立刻給這雙雪中送炭的鞋子高分。接下來驚喜不斷,他有機會不斷地得到鞋子,但是他繼續(xù)給后來的鞋子評分時,分數(shù)缺越來越低。“下一雙鞋”帶給他的滿足感逐漸遞減,這就是邊際效用效應。這個效應提示我們:對物品價值的認識不是來源于物品本身,而是通過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滿足程度來主觀地體驗的。消費或想用同樣的東西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和效用,隨著邊界的變化不斷變化,越到最好,效用就越小。
邊際遞減效應邊際效用或者邊際收益,指的是消費者從一單位新增商品或服務中得到的效用(滿意度或收益)。這個概念是從19世紀的經(jīng)濟學家們解決價格的基本經(jīng)濟意義發(fā)展而來。奧地利學派的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定義了這個術語。奧地利經(jīng)濟學家奧爾根·馮·龐巴維克對于邊際價值理論給了一個很精彩的描述,經(jīng)常被經(jīng)濟學教科書所引用,簡單地翻譯為:一個農(nóng)民開拓者擁有五大袋的谷物,不能賣掉,也買不來更多。他有五個可能的用途:做主食,長力氣,喂養(yǎng)小雞來改善伙食,釀造威士忌和喂養(yǎng)鸚鵡娛樂。然而他丟了一袋谷物,他不會減少每一個用途的量,而是讓鸚鵡少吃點,因為它相比其他的用途帶來的效用小,換句話說,這就是邊際。正是基于邊際,人們做出經(jīng)濟決策,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美妙東西。邊際效用遞減指每一新增的貨物的邊際效用要低于其一個的。例如每一塊新增面包的效用給擁有很少面包的人來說很大,當他擁有的面包很多時,效用就小了。邊際效用遞減是經(jīng)濟學中的基本假設,但并不總是要這么假設,這取決于無差異曲線的凸度。邊際效用(每增加一個有用物的消費所帶來的新增加的效用)卻必定遞減的規(guī)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也可籍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來加以解釋:個別的欲望是可以滿足的,同時,在滿足特定的欲望時,不同物品并非彼此可以完全替代。當一個人使用愈來愈多的某項物品來滿足他的某一既定的欲望時,該一欲望的強度會愈來愈小。但這項物品的各個單位不能轉用來滿足其它欲望而仍然產(chǎn)生像滿足第一個欲望時那樣多的滿足,因為這項物品并不是最能滿足第二個欲望的物品的完全替代物(甚至可能一點也不能替代)”,這段話解釋了邊際效用的兩個交織在一起發(fā)生作用的原因:1.具體的欲望可以滿足。2.不同物不可完全替代。邊際效用理論雖可用于解釋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的性質,但它更能直接解釋供給對價格的影響。
圖1
圖1說明了邊際效用與消費量的關系。從總效用的變化率曲線可看出:隨著消費商品數(shù)量的增加,總效用是按遞減比率增加的。滿足消費者最后的那一單位商品效用叫做邊際效用。邊際效用也稱為總效用增量。商品的邊際效用隨商品數(shù)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各商品之中,叫做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圖1說明了邊際效用與消費量的關系。從圖上可以看到,開始時消費者對商品需要的強度很大,單位商品的邊際效用很高。隨著消費者需要強度的減弱,邊際效用遞減,一直減少到零,甚至出現(xiàn)負值。
表2以進食為例說明了總效用、邊際效用與消費量之間的關系。從表中可以看到,隨進食量的增加總效用在遞增,而邊際效用卻在遞減。假設消費者的飯量是七兩,當進食量增至七兩時,總效用達到最大值,而邊際效用則降為零。如果再勉強吃飯,邊際效用會呈負值,總效用也會下降。
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上述情形呢?可以作如下解釋。
表2以進食為例1.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商品量太多,而機體對其需要有限,所以消費量增加,產(chǎn)生滿足的反應遞減。
圖2
2.消費者可不必付出代價或努力便能獲得所需要的任意量的東西。在這種場合下,多一單位少一單位都無所謂。正如對供給無限的物品,如陽光、空氣等一樣,不必作出努力就能達到最大限度的總效用,它們的邊際效用也就等于零。
3.每一種商品對消費者都可能有若干用途。其中,有的用途最重要,有的次之,有的則更不重要。消費者可能把消費量的增加按重要性的順序分配給各種用途。比如,頭一個單位的消費量滿足最重要的,第二個單位滿足次重要的,依此類推。這樣,隨消費量的增加,相應的重要性就越來越小,反映在效用量上,也依次減少。
在微觀經(jīng)濟理論中,根據(jù)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和總效用最大化建立起來的效用理論,把市場中的消費者描繪成“經(jīng)濟人”或理性的決策者。經(jīng)濟人被假定為在一系列約束條件下(如收入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個體,而且被假定為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在市場上的行為是理性的,他們知道自己的需要,也知道滿足需要的方法。然而,他們的收入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收入只能購買有限的商品。因此,消費者所要考慮的應該是在收入有限、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地使用有限的收入來選擇購買商品,以便能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即達到效用最大化。如果達到了這個目的,實現(xiàn)了效用最大化,就是實現(xiàn)了消費者均衡。
怎樣才能實現(xiàn)消費者均衡呢?其原則是,消費者必須將其全部收入用于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且使購買的各種商品對其所產(chǎn)生的邊際效用與其所付的價格成比例,也就是要使他購買每種商品的最后一單位時,每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相等,這就是等邊際原理。
假如消費者的貨幣收入為R;他所需要的商品分別為A.B.C.…;各商品的邊際效用分別為MUA,MUB,MUc…;各商品的價格為PA,PB,PC…;各商品的購買量分別為QA,QB,QC,…。等邊際原理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邊際遞減效應
(1)
公式1
PAQA+PBQB+PCQC+……+PNQN=R (2)
公式(1)表示,消費者必須使其手中的最后一塊錢,不論購買哪種商品,都能產(chǎn)生同樣的邊際效用。公式(2)表示消費者購買各種商品的支出應和其收入相等。不然的話,小于收入不能獲得最大的效用;大于收入支付不起,購買不能實現(xiàn)。所以要實現(xiàn)消費者均衡,其條件就是按照公式(1),讓用在購買任何一種商品上的最后一單位貨幣所獲得的邊際效用都相等。
啟示
邊際效用遞減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在生產(chǎn)、生活、科學研究和社會管理中隨處可見。在生活中,比如談對象,當談第一個對象的時候,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談第二個對象印象就沒有第一個那么深刻,第三個沒有第二個深刻,一此類推。在這里,感情的效應值隨著你所談朋友數(shù)量的增加而在減少,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磳Τ鯌倌敲措y忘那么刻骨銘心的原因。盡管第一次談的對象,不一定是最合適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卻是最難忘的。因為第一次,感情難忘值是最高的。人們對身邊經(jīng)??吹降囊恍┦挛锍3煲暉o睹無動于衷。因為你看見它的次數(shù)多了,對它的注意力就減弱了,最后就目中無物,沒有一點印象了。這其實也是注意力在隨著在所見次數(shù)的增加而在衰減。
在幸福的方程式中,欲望是分母。在生產(chǎn)中,邊際效應遞減的例子也不少。在農(nóng)田里撒化肥可以增加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當你向一畝農(nóng)田里撒第一個
在社會管理中,一個政策出臺以后,剛開始往往管理或者規(guī)范效應很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政策的功能就越來越小了,越來越不適宜社會管理的需要了,也就是說政策的管理規(guī)范制約或者引導效應在不斷減弱,這就是為什么憲法法規(guī)法規(guī)部門章程等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調整和更新的主要原因??傊?,只要你稍加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邊際效應遞減的例子,其中隱藏在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但外部都呈現(xiàn)出一個規(guī)律性的東西,就是邊際效應在遞減。掌握這個規(guī)律,對人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
作用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根據(jù)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則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還是有可能呈現(xiàn)負值,以吃飯的數(shù)量為例,當吃飯超過某一數(shù)量時,消費者會吃不消,此時再多吃飯反而成為類似處罰的效果,消費者再多吃的結果將導致負的邊際效用。
但是實際上當假設有理性的消費者追求總效用最大的行為時,當邊際效用降低到0的時候,消費者將不再增加消費量。另外,以消費者所能獲得的貨幣為例,金錢是多多益善的,亦即當貨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時,邊際效用有可能遞減,但并不會下降到“負值”,而是當遞減到某一效用水平之后,其再遞減的程度幾近于0,故使貨幣的邊際效用呈現(xiàn)類似不變的常數(shù),故在簡化分析的考慮下,亦可假設貨幣的邊際效用不變。
最佳答案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jīng)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yè),單位資源投入對產(chǎn)品產(chǎn)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chǎn)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倒數(shù)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最明顯的詮釋,就是非線性函數(shù),例如二次曲線。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例子:給你一個可愛多,你高興的亂跳以為賺了,接下來是第二個……可是一直給你,你會覺得開始惡心了。這有兩個原因: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你希望有個機會表白自己“老大,給個哈根啊好???”
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剛來了要混個臉熟,所以拼盡全力在所不辭。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會這樣解釋:神秘莫測的心理學和社會學。
如果我們建立一個映射,使得各種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們定義跑得快比跑得穩(wěn)好,這并非沒有意義,賽車界就是個例子),那么在一個時間序列上,投入和產(chǎn)出(以及累積投入和累計產(chǎn)出)就可以作為模型。通過上面兩個例子可見,這個概念可以理解成兩個特點:一,t=0比t->無窮時候的產(chǎn)出大的多(這是序列函數(shù)的像)。二,t->T和t->T+1在T->無窮時候的變化不大(這是像的一階倒數(shù))。前者說明總體趨勢遞減,后者說明遞減速度趨緩。
我們可以想想,邊際效用遞減式一個無處不在的規(guī)律,你想過四級,于是找了本寶書,從A背起,不錯,一會兒就背完呢(當然,本來A就不太多,我就是這種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級數(shù)的概念有了應用。當然你可以選擇從Z開始背回頭(當然,我也是這種人)。
可見,投入和產(chǎn)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產(chǎn)出,所以邊際效益遞減的逆仍然適用。
我們可以拓展到離開效用這個概念。讓我們看一個實際中的問題:昨天打掃房間衛(wèi)生,發(fā)現(xiàn)剛剛擦過的桌子一層灰又上去了,和旁邊的一個小支架看上去沒什么區(qū)別。實際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時候我還沒在南京……
一個東西從干凈到漲很快,可是從臟到很臟是一個多么漫長的過程阿,指望考古隊?(盡管也有評價的因素)
大家還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點,“失去的才是真”。
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規(guī)律呢?經(jīng)濟學的解釋是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因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終的收益攤的太薄。再好的東西也有個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謂的各種高級操作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吃力不討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當然一些數(shù)學上的游戲。
然而我覺得,這個現(xiàn)象的起源絕對是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我們?yōu)槭裁催M步和發(fā)展。
想想,如果邊際效益遞增,我們還需要創(chuàng)新嗎?我們還需要堅持嗎?同志們,可愛多足夠了,不,涼水就行!魅力這個詞,永遠的就失去了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