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一種綿長悠遠的感情,就像江水一樣綿綿不絕,古詩里說: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莫相識。它是如此地牽絆人心,不是說今天思了明天就不思,而是日日夜夜、朝思暮想。那么思最古老的形體是怎樣的呢?在戰(zhàn)國時期它是這樣寫的:
和今天的形體已經(jīng)很像了,但是上面并不是田,而是囟。
那么什么是“囟 ”呢?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頭頂骨是沒有閉合的,我們稱之為囟門。
囟這個字外面一圈表示的就是寶寶的頭頂,你從上面看它是圓的嘛,中間這個叉叉呢,就是頭頂骨沒有合起來的縫,因為頭骨沒有閉合,經(jīng)常會突突突地跳。所以人們又在這個圈上面加了一豎。
這個囟最初指嬰兒的腦門,作為部件就用來象征人的頭部了。
思的下方是一個心字,思的本義是思考啊,明明想問題是用大腦來想的,為什么“思”字會從心呢?因為古人一開始認為心是用來思維的器官,比如《孟子》中就說:“心之官則思”。所以才說心想事成、癡心妄想,但是呢,后來發(fā)現(xiàn)思考是用腦?。克跃桶研母X組合在一起,成了思。
在隸書中,上面的“囟”字去掉了一豎,圓圈變成了方框,上半部分就訛變成了“田”,就跟我們現(xiàn)在差不多了。
“思”由思考引申出想念,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還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除了對故鄉(xiāng)祖國的思念,男女之間的相思也是十分動人的,比如《關雎》中那個男子對他的心上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想她想得徹夜難眠。
而這種濃濃的相思之情,古人喜歡用紅豆來寄托,還稱它為“相思子”。為什么要這樣叫呢?因為古人認為,紅豆是有情人滴下的眼淚。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被拉去戍守邊疆,卻不幸身亡。他的妻子很思念他,每天都要到村頭的樹下去等他,后來跟他丈夫一起出去的人一個一個都回來了,可是她等啊等,始終不見她的夫君回來。那個女子在樹下哭的肝腸寸斷,最后就這樣哭死了,后來她靠的那顆樹上結滿了紅色的果子。
這種刻骨銘心的相思,現(xiàn)代人或許是很難體會的,現(xiàn)代交通通訊發(fā)達,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但是通過手機、電腦還是可以很輕易地聯(lián)系到對方。但是在古代呢,丈夫出一趟遠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家,妻子獨守空閨,即使寫信也要很久才能收到,連丈夫在外面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真真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不過,不論是對故國、對親友還是對愛人,思念終究是因為距離,而距離是怎樣都無法通過一條短信、一個電話、一段視頻來打破的,異地戀讓多少戀人飽受相思之苦啊,海外留學的游子每逢佳節(jié)卻跟家人天各一方,能夠打破思念的終究只有相聚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