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然而,不懂師愛內(nèi)涵,愛也會變味,甚至起反作用。讀過《中國教育報》職教周刊不久前刊出的“‘篩子底下的教育’如何教與學”,感同身受。職業(yè)教育被稱為“篩子底下的教育”,職校學生問題不少、充滿變數(shù),職校教師更應(yīng)讀懂這個“愛”字。
愛是嚴慈相濟。教師之愛是嚴愛而不是溺愛,是嚴中有慈、嚴慈相濟——既有傳統(tǒng)母愛的純真、熱烈、慈祥,又有父愛的深沉、莊嚴、厚重。
很多職校學生受到的愛往往“嚴”“慈”不調(diào),不是被管得過于嚴厲、苛刻,就是被溺愛、放縱。職校學生的問題多與家長把握分寸不當有關(guān),這就要求教師之愛要嚴慈相濟、拿捏得當?!皣馈币龅絿蓝小案瘛?,按照學校規(guī)章制度、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要求學生,不另起爐灶、擅自更改;嚴而有“度”,根據(jù)心理和生理特點,恰當處理學生問題,不侮辱人格、侵犯身體;嚴而有“恒”,持之以恒,不懈怠,不放棄;嚴而有“方”,講究方法和藝術(shù),剛?cè)岵⒂?,寓剛于柔。“慈”是指態(tài)度上和藹、友善、嚴肅,行動上關(guān)懷、引導、幫助。
愛是客觀公正。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個人情感,而是職業(yè)情感,因此師愛不是偏愛,而是泛愛,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公正、無私的愛。
因為教育思想陳舊、評價標準單一以及教師素質(zhì)等原因,不少職校學生曾受到不公對待,導致他們既自卑又敏感,喜坦誠又好猜忌,渴望平等又厭煩權(quán)威,教師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按照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既有所長也有所短,不可能整齊劃一;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個性心理乃至容貌、氣質(zhì)各不相同;學生家長的身份、職業(yè)、社會地位也互有差異。教師不能按自我喜好和利益得失而厚此薄彼、有所偏袒,而應(yīng)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陶行知倡導的“愛滿天下”,當為職校教師的座右銘。
愛是尊重信任。尊重就是把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承認個體差異,允許犯錯誤,不把自己觀點強加給學生;信任就是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充分相信學生。
職校學生受冷落歧視,心理自卑,信心不足,長期處于封閉、抑郁和焦躁之中,但他們?nèi)烁癃毩ⅲ释玫嚼斫?、尊重和信任。職校教師要“不計前嫌”,敞開心扉,坦誠接納,做他們的心靈貼士和知心朋友。無論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還是犯了錯誤的學生,都給予必要的尊重、理解、信任,這才是真正的師愛。了解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是尊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教育。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時,他們會涌起莫名的自豪和喜悅,對教師產(chǎn)生強烈的信任和依賴,教育效果自不待言。
愛是欣賞贊美。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和贊美,“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在教育大家的眼里,所有孩子都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是沒有所謂“壞孩子”的。
職校學生雖然文化基礎(chǔ)薄弱,但他們思想活躍,也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更有“偏才”“怪才”。以前他們受到的批評指責多,受到的欣賞贊美少,自我價值得不到應(yīng)有的承認和體現(xiàn),所以很郁悶不快樂,學習積極性不高。職校教師一定要學會欣賞,不吝贊美。學會欣賞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連其父母都不曾發(fā)現(xiàn)的閃光點,通過口澤心潤,讓每個孩子都樹立自信、健康成長。學會欣賞學生,要跳出眼前、著眼發(fā)展,以無比快樂的心理去審視學生、贊美學生。激勵和贊美是一種精神的撫慰劑,可以幫助學生拾起信心、揚起風帆、重塑自我。
愛是包容等待。愛是一種過程,是人們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容忍其缺點,使其逐漸完美的過程。法國社會主義理論家歐文說過,“教師對學生的溫和態(tài)度,甚至比他們的學問和修養(yǎng)更為重要”,夸美紐斯主張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
職校學生學習動機弱化,缺乏良好習慣,加之自制力弱、自控力差、情緒波動大,學習成長中往往充滿波折和反復。這就要求職校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關(guān)懷、引導、感化他們,要有無比的寬容、極度的耐心,要學會等待,給足“花開的時間”。鋼是煉出來的,不是恨出來的,切不可急躁冒進,因愛生恨。教師的微笑如和煦春風,可以溫暖心靈、融化堅冰。
職校教師既要“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也要把握愛的分寸、掌握愛的技巧。讀懂了師愛,“丑小鴨”的蛻變就能成為現(xiàn)實而不再是童話?!。ㄗ髡撸宏惲⑽?,單位:安徽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6年4月5日第6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