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20個世界無煙日,可是無煙的日子仍然遙不可及。衛(wèi)生部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領導小組辦公室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煙民最多的國家,有3.5億人喜好享受吞云吐霧的感覺,并因此制造了5.4億被動吸煙者,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1.8億。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全球大約有7億兒童呼吸的空氣遭受二手煙霧污染,這種情況在家庭環(huán)境中尤甚。我國參與的“全球青少年煙草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場所受二手煙危害的比例分別為43.9%和55.8%。
我國吸煙人數為3.5億。根據研究推算,目前我國人群中遭受被動吸煙危害的人數可高達5.4億,其中15歲以下兒童有 1.8億。比較1984年、1996年,2002年全國吸煙行為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雖然人們的吸煙率已經出現了下降趨勢,但被動吸煙狀況沒有任何改善。
城市和農村人群接觸二手煙的比例分別為49.7%和54.0%,農村高于城市。有20個省份50%以上的人接觸二手煙,其中青海、甘肅、山西、陜西、吉林、內蒙古等北方地區(qū)比例高于60%。
家庭、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都是接觸二手煙的地方。根據2002年調查,被動吸煙人群中,82%在家庭中、67%在公共場所、35%在工作場所接觸二手煙。
在被動吸煙人群中,因年齡、性別和職業(yè)的不同,在各類場所接觸二手煙的比例也不同。被動吸煙的女性90%是在家庭中接觸二手煙。20~59歲男性在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接觸二手煙的比例最高。和1996年的調查結果相比,人們在公共場所接觸二手煙的比例上升。
我國每年死于被動吸煙的人數超過10萬
人們對吸煙的危害已經有所認識,但是對于二手煙的危害卻并不十分清楚。履約辦提供的“2007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說,我國每年死于被動吸煙的人數超過10萬,每一個凋零的生命就是一條拒絕被動吸煙的重要理由。
有關專家介紹說,卷煙點燃時會產生極高溫度(900℃),這時產生的煙草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包含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40多種物質具有致癌性。美國的研究也表明,二手煙霧中含有幾百種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質,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氫氰酸等。二手煙霧已被美國環(huán)保署和國際癌癥研究署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
很多人認為,只要吸煙人數少,房間面積足夠大,危害就可以減至最低,甚至沒有危害,也就是說,存在“安全暴露”水平。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每燃燒一支卷煙所形成的煙草煙霧中含有的苯并芘高達180納克(1納克=10-6克)。這在一個30立方米容積的居室內就會形成6納克/立方米濃度,超過衛(wèi)生標準(1納克/立方米)5倍。為了將它稀釋至容許濃度,就得把居室內30立方米的空氣每小時更換5~6次,而目前在賓館和家庭中常用的中央空調和普通空調均無過濾清除苯并芘等類超微顆粒的功能,一旦卷煙煙霧在室內形成就很難加以清除。
美國通風問題權威機構——美國采暖通風空調工程師學會——已經作出結論,不能依靠通風技術來控制接觸二手煙霧的健康風險。因此將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分開、凈化空氣或裝置通風設備等,都不能夠消除二手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危害。如吸煙區(qū)設立在同一建筑物內,暖氣、通風、空調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會把二手煙霧傳送到整個建筑物中的每個角落。
應當立法禁止公共場所吸煙
衛(wèi)生部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領導小組辦公室相信,立法是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關鍵措施?,F在,很多國家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已從公共交通工具、電影院、展覽館、購物中心、銀行、學校、醫(yī)院等,逐步擴展到辦公場所(包括政府辦公樓、公司的寫字樓等),又進而擴展到大眾餐飲娛樂場所(包括餐廳、酒吧、夜總會、按摩院等)。
2004年3月,愛爾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建立無煙工作場所的國家,無煙化的范圍包括所有的辦公室、餐廳、酒吧和旅店等公共場所。不到3個月,挪威的無煙立法也開始生效。此后,在這兩個國家的引領下,新西蘭、意大利、西班牙、幾內亞、毛里求斯和烏拉圭等12個國家相繼開展了創(chuàng)建無煙工作場所和無煙公共場所的工作。
然而,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專門規(guī)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法律法規(guī),有關規(guī)定多半出現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某些條款或細則中,而且內容模糊,執(zhí)法主體不明,可操作性不強。比如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總則中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加強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禁止或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吸煙。”
2006年10月,衛(wèi)生部成立了履行《公約》領導小組,并設立履行《公約》領導小組辦公室。受國務院委托,衛(wèi)生部正著手修訂《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修定后的《條例》將強化有關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guī)定。
如何在高利稅和健康間取舍
不過,現實的挑戰(zhàn)遠不止這些。有關數據表明,從1987年起,煙草一直是我國第一大稅源。2002年,我國煙草行業(yè)上繳利稅1456億元,占我國財政收入的8%。2004年我國煙草行業(yè)累計實現利稅超過2100億元,與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煙草業(yè)稅收占全國總稅收的10%。2005年增長到2400億元。
“如何在高利稅和衛(wèi)生健康之間取舍,將是一項異常嚴峻的考驗。”有專家說,對于政府財政而言,禁煙無疑于自剜其肉。
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起,中國就開始控煙,一些限制規(guī)章也相繼出臺。2003年,中國政府正式簽署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兩年后《公約》生效,政府是否禁止或限制有關的廣告、促銷和贊助,是否直接或間接鼓勵他人吸煙將成為主要判斷標準,國內煙草企業(yè)宣傳渠道受到進一步的制約。
盡管如此,中國的控煙行動仍被認為處于初級階段,其重要原因是經濟的需要。一個佐證是,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煙草行業(yè)仍呈現良好發(fā)展之勢,不管是產銷量還是利潤都有很好的數字。比如南部某省省內卷煙企業(yè)前4個月共實現利稅203.11億元,同比增長26.9%,其中銷量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4.0%,結構調整的貢獻率約占72.0%。
一個好消息是,2008年我國將舉辦奧運會,而從1988年加拿大冬季奧運會開始,“無煙奧運”不僅是一個目標,而且變成了現實。各奧運會舉辦國在比賽期間對比賽場館等公共場所實行全面禁煙,禁止吸煙及一切與煙草有關的廣告。本報北京5月29日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