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人的感覺總是樸素、淡雅,帶有別致的東方韻味,又隱含著內(nèi)在力量。經(jīng)歷過悲劇與痛苦的她,曾在隨后的七年里沉浸在悲傷的世界里與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這讓她意識到有一種東西比生命更強大——藝術。從此之后她背起沉重的器材,不停地旅行,走出了悲傷,也領悟了生命的奧秘。藝術的深度在她所經(jīng)歷的苦難中被擴展,又在旅行中轉(zhuǎn)化為新的能量。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正是旅行拯救了她,令她重新拾得快樂。
有人說過,藝術家需要靠生活中的痛苦來滋養(yǎng)靈魂。但我還是想問,如果沒有那些災難,你認為你還會不會成為一個這樣優(yōu)秀的藝術家?我想不管有沒有那樣的苦難,我都會成為藝術家,因為藝術天分從小就顯露無遺。但人生經(jīng)歷肯定影響我的創(chuàng)作。
出國留學剛一年,好友因為對我無望的愛而自殺。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住在郊外湖邊的小鎮(zhèn),用了很多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丈夫俞霖不幸車禍去世后的那幾年,我真正感到孤獨。
德國人說,人生的不幸會把一個人像舊抹布一樣用爛了。那幾年我沒有辦展覽,像一只閉合的貝殼,很少跟外界聯(lián)系,《關于死亡的聯(lián)想》就是創(chuàng)作于那幾年。那些年我只跟自己的靈魂對話,日記本用得最快。我把它編了號,有大約一百多本?,F(xiàn)在回想起來這種跟自己心靈對話的機會很難得,像去修道院冥想了幾年。那段時間,我常常整天聽貝里尼的歌劇,那是一種悲愴但讓人感到神圣的脫離塵世的感覺,我領悟到大悲而后生存,勝于跟那些小哀小愁日日討價還價的境界。
你是什么時候終于徹底走出消極與孤獨的呢?1995年我去意大利南部旅行,那里很貧窮,但人們生活得由衷地快樂,無論是村婦還是小販,都可以輕松地享受愛情、友誼和簡單的生活。他們一起在陽光下聊著天喝著苦咖啡,日子過得優(yōu)哉游哉,沒見過愁眉苦臉的表情。忽然覺得我原先的生活太沉重了,老是在痛苦的漩渦中打轉(zhuǎn)。我明白死亡也許只是生存形式的一種轉(zhuǎn)換和重新塑造,就像沙漏的沙子漏完后又重新開始,寧愿相信死亡是到另外一個世界去,這個世界是未知的,但不一定就是恐怖。所以說,是旅行讓我重拾了快樂。隨后的5年,我全世界沒有目的地跑,自由又開心,有時坐火車,高興就住兩天,不喜歡就走。一邊走一邊拍,慢慢地就有了《別處的風景》攝影作品。
難得的是你將這份孤獨轉(zhuǎn)化了,增加了你藝術的深度。人都不喜歡消極的孤獨,它能否轉(zhuǎn)變?yōu)榉e極的孤獨,取決于這個人的心性。我不能讓苦難白受了,藝術家的本事是能夠消化和加工這些苦難。那段時間你跑遍了大半個地球,四海為家、浪跡天涯也是另一種自由。你總是隨性地在最后一刻才決定上哪班飛機。我對旅行的形式不太介意,是一個非常隨緣的人。但我不喜歡跟著別人走既定的路線,或僅僅“到此一游”,在名勝古跡前留個影。喜歡的地方我會百去不厭,經(jīng)常有人說,“意大利的小村莊沒有什么不同啊”,但在我心里,每個黃昏,每個落日,皆有性靈。那是我最快樂的幾年。
那時對哪個地方的印象比較深刻?我曾住在慕尼黑,列支敦士登這個國家離我住的地方不遠,但我居然從未去那里看一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旅行到了那里。沒想到只呆了兩天半的我被那里的風景所吸引,讓我重新燃起按快門的感動。我給這套作品起名為《二十四小時在列支敦士登》,時間的短促反而使我對這個地方的感覺變得更敏銳,反而能憑著直覺捕捉到最美的靈魂。最后這套作品被設計成一套特殊的郵票和明信片。
作為一個中國的藝術家,你在西方先獲得成功后再回到中國,在西方做藝術的感受是什么呢?在當今西方為中心的強勢文化中,一個東方藝術家要獲得認同,首先靠的是獨特的自我身份,否則會被淹沒在成千上萬藝術家的無情大海里。無論在巴黎、紐約或柏林,多少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聚集在那里,很多還在為基本的生活而奔波掙扎,談不上隨心所欲地自由創(chuàng)作。有些人一輩子就在等待中度過。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并不容易。
看過你的藝術年表,你做了很多不同的事——寫作、拍照片、拍電影、寫劇本、做雕塑、做裝置、做設計、做新媒體藝術,還做許多大型藝術活動。你怎么能做這么多完全不同的事?談談你對跨界的理解。我說的跨界藝術應該是跨學科、跨領域甚至跨文化的新成果?!翱缃纭边@兩個字很形象,“跨界”是動詞,是“正在進行”時??缃缡强缭竭吔纾瑥囊环N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或者是在轉(zhuǎn)換的過程中。它是探索的過程,產(chǎn)生的應當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會與多少年來人們已經(jīng)熟悉了的視覺聽覺經(jīng)驗不一樣,超出人們的想象力,給人意外驚喜,這也是原有的評價體系無法規(guī)范的。這給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多么廣闊的舞臺,是一個多么令人興奮的藝術大時代。
西方藝術界又是如何看待你的作品?他們覺得很含蓄、有東方味。我個人覺得有東方的血脈,又有西方的營養(yǎng),說到底還是自己個人化的東西。
你跨界做這么多不同的藝術形式作品,在不同的藝術介質(zhì)中,你如何保持你自己的風格,又如何實現(xiàn)求新求變、不重復自己呢?好奇心是人最美好的一種特質(zhì)之一。不重復別人容易,但重復自己很難,因為人有慣性,也有思維定式,很多東西會束縛你的創(chuàng)新。我不重復自己已經(jīng)成功的東西。我寧愿做一個失敗的探索者,也不做一個不再探索的成功者。哪怕新的探索沒有市場也沒關系,重要的是這個探索的過程。
你也總說德國教會了你理性與嚴謹,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理性與感性哪個更重要?我從德國的嚴謹傳統(tǒng)里學到了不少。就好像一杯水,如果沒有杯子把它“容”住的話,水就會散開、沒有形狀。藝術創(chuàng)作本身的態(tài)度應該嚴謹,我覺得作為感性藝術家,往往需要一些理性來控制和梳理。真正好的藝術一定是感性和理性相結合的。
大家總是用“旅德”作為你的標簽之一,但我想知道,國內(nèi)的哪個地方與你牽絆最多?我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上海人,自己生在天津,又在許多地方生活了多年,很難用一個地域的特征來表述我的個性與氣質(zhì),可是哪個地方又都有一點痕跡留在我身上。我媽媽曾經(jīng)總結過,說用“國際自由人”來形容我最恰當——那是一個女作家寫的一個文章的標題。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家鄉(xiāng)對我的意義實際上就是父母、家人、朋友,還有你特別熟悉的一些景物。我的家人還在天津,大部分朋友都在上海,我最熟悉的很多景物能在上??吹?,所以上海對我來說很親切。
但你把個人藝術館設立在了蘇州,據(jù)說你第一次去蘇州的丁宅,便對它一見鐘情,這是為什么?中國舊式的大院除了宮殿一概灰墻黑瓦,不雜其他色,很是好看?;疑膲Ρ却罄硎H近人,那黑瓦則帶青灰,是一種在陽光的映照下給我人世安穩(wěn)之感。明代風格的扁作梁、三進與四進之間的荷花池。門前的巷子那也是風景,看著行人散步消遣,說熱鬧也熱鬧,說靜也靜。岸邊躺在藤椅上的老伯手里總拿著一個舊式收音機,趁著驕陽婆婆們拿著竹竿挑曬著冬衣,還有人走到河埠頭洗洗刷刷。丁宅最早的主人已無從考證。大儒巷附近居住的老人也只知道,民國時期丁宅的主人叫丁春之,清末曾任山西定襄縣知事。這么美麗的有歷史的地方,怎能不一見鐘情!
藝術館的設計由你親自操刀,你當時是抱著怎樣的設計理念呢?記得在同濟大學讀書時,中國古典園林研究專家陳從周教授給我們講過一堂與園林建筑無關的課,叫做內(nèi)美。他把這兩個字寫在黑板上,大大的,至今印象很深。他說內(nèi)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不會消失的美。我喜歡傳統(tǒng)的東西,更樂于將它們和當代藝術結合,交匯出一種無關乎時間、空間的唯美。而建筑和園林的完美結合,更被稱為帶著書卷氣的高雅建筑,雅潔明凈,清新之致。
那么在藝術館的設計與成立過程中,是否遇到過一些困難?古建筑的移建是有規(guī)定的,不能動很多地方。房屋原來的結構是坐南朝北,正門對著南面,后來因為人流方向等的考量,才將北門做成了正面,正對著大儒巷和平江路。這樣一來原本的后花園變成了進門穿過客堂就能到達的前花園。前園荷花池塘里,我的不銹鋼荷花裝置矗立在荷塘中央。到了夜晚,白色墻面上會投射出荷塘月色,同時配上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你的下一個跨界主題會是什么呢?我準備在我的藝術館里面設計一個很特別的晚宴,可以說是一個藝術體驗,像一場秀。我們暫且叫它蓮花宴?,F(xiàn)在中國不缺錢,但是缺品位。也許文化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家有了,但品位則是需要更多時間來培養(yǎng)。所以我想打造的是結合了傳統(tǒng)、現(xiàn)代設計與生活美學的藝術中心。藝術不應該是高高在上孤芳自賞的,應該是讓大家喜歡的,藝術館我希望能給大家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