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來石—隕石
隕石,是宇宙空間客觀存在的一種天體。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關于流星和隕石的記載,而且很早就對隕石有著正確的科學見解。如《史記·天官書》中說:“星墜至地,則石也。” 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成千上萬個小行星。此外,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間,還有許多星際物質(zhì),小的像微塵,大的像座山。這些天體都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軌道運行。當星際物質(zhì)或軌道特殊一點的個別小行星接近地球時,有時會進入大氣層,與大氣發(fā)生劇烈的撞擊、磨擦,生熱、燃燒、發(fā)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流星。 大多數(shù)流星在距離地面120公里以下的高空開始燃燒,小的“塵埃”在離地面幾十公里處已燒成灰燼。少數(shù)體積大的由于受空氣阻力的影響,速度越來越慢地隕落,這種落到地面上來的流星的殘余部分,就是隕星,或叫隕石。每年隕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很多,但大多數(shù)體積很小,而且大都落到海洋和人跡罕到的地方,很難發(fā)現(xiàn)。有時,隕星先在高空中爆炸,再像一陣“石雨”那樣散落下來,這就是更為少見的隕石雨現(xiàn)象。 隕石表面一般都有深褐色的硬殼,這是在高溫下熔化以后,又在速度降低時逐漸冷卻形成的。隕石表面的另一個特征是,有許多像河蚌殼形狀的小坑,這是它與空氣磨擦燃燒后的痕跡,科學術語叫做氣印。人們可以根據(jù)凹痕的形狀,判斷出這顆隕石是朝哪個方向飛行的。根據(jù)隕石所含的成分,可以分為三類,即:鐵隕石、石鐵隕石和石隕石。對隕石的化學分析表明,組成隕石的各種化學元素,都是地球上已知的,也就是組成太陽系其它天體的同樣的元素。 隕石在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有重要價值。這種珍貴的宇宙樣品不僅為我們帶來許多宇宙空間的信息,還將為一系列科研領域提供不可多得的情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