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有些婆婆,雖然跟兒媳之間相對陌生,但是因為自己也是為人母,懂得把兒媳當子女一樣看待,所以該花的錢會花,該照顧的會照顧,只要兒媳不作妖,婆婆從不去計較什么吃虧不吃虧的問題。
而有些婆婆,則做不到把兒媳當子女一樣看待,一直把兒媳當外人一樣看待,該花的錢不肯花,該照顧的不照顧,始終就覺得兒媳花了自己家的錢,占了自己家的便宜,從而就看兒媳各種不順眼,總是找兒媳麻煩。
前面一種婆婆,懂得善待兒媳,通常情況下都會得到兒媳的善待,婆媳關系會處得非常好。而后面一種婆婆,不懂得善待兒媳,通常情況下都得不到兒媳的善待,婆媳關系會一團糟。
昨天我們有一篇文章提到,妻子生孩子前后,能考驗出男人是否負責任。其實,這兩個關鍵階段不僅對做丈夫的是一種考驗,對做婆婆的也是一種考驗。
下面這對夫妻就在生孩子前后跟婆婆有了矛盾,我們來聽聽作為旁觀者的小姑子是怎么說的。
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了幾個案例,都是男人在妻子生孩子前后出了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哥在我嫂子生孩子前后,表現(xiàn)得還不錯,沒有犯什么錯,而且很負責任。但是,我媽卻做不到像我哥那樣善待我嫂子。
我嫂子其實人還不錯,我不明白我媽為什么會看她不順眼。如果非要去說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錢的問題。
當初我哥和我嫂子談婚論嫁時,我就隱隱約約聽到我媽心疼花錢,覺得我嫂子提的要求太多,太高,覺得沒必要花那么多錢娶媳婦。她甚至要求過我哥跟我嫂子分手,不過我哥沒有那樣做,這才說服我媽,讓他們結婚。
他們都已經結婚了,我媽根本沒必要再去計較了,可她不是這樣,她在我哥嫂結婚后,還不停地翻舊賬,她總是雞蛋里面挑骨頭,明明是她自己看我嫂子不順眼,卻總是說我嫂子本身就有問題,不配嫁給我哥。
我嫂子不可能不知道我媽對她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但是她從來沒計較過,但從這一點來說,我媽就做得很不對。
后來我嫂子懷孕了,我媽就更加不懂事了。前期我嫂子還在繼續(xù)上班時還好,可是等到我嫂子休了產假之后,我媽就有意見了,要求我嫂子在孕期繼續(xù)上班,“人家懷孕了還能上班,你怎么就那么嬌氣!”
我嫂子沒有跟我媽吵架,而是一氣之下回娘家了,從那時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再回來。
我嫂子孕期是在娘家度過的,生孩子時也是娘家人陪在身邊,孩子出生之后,依舊待在娘家。
我媽應該是聽到了一些對她不好的傳言,覺得自己面子上過不去了,就要求我哥把我嫂子接回來,但她說話的語氣和態(tài)度,卻不是接回來那么簡單,她分明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為她說的是,“兒子,讓你媳婦從娘家滾回來!”
我哥這時候的態(tài)度很強硬,“媽,你瞅瞅你是什么態(tài)度?聽聽你說的什么話?是你把她氣走的,你現(xiàn)在說讓她滾回來,你覺得她會回來嗎?實話告訴你,回不來了,她要在娘家坐月子?;貋砀陕锬??看你臉色嗎?受你的氣嗎?你會照顧她坐月子嗎?”
被我哥怒懟之后,我媽面子上掛不住,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我哥沒管她,直接走了。
之后,我媽就一直不停地跟我念叨我哥嫂有多不好,說她養(yǎng)了個白眼狼,說我哥是翅膀硬了,說我哥娶了媳婦忘了娘。
說實話,如果她不是我媽,我也會怒懟她。但沒辦法,她是我媽,剛被我哥批評完,我不能再說什么,只能等她平靜下來再說。反正,無論如何,我以后嫁的婆家不能有我媽這樣的婆婆,不然日子真的很不好過。
所謂“正常人”,是一種普遍的概念。正常,意味著大家做人做事的準則基本一致。為人處事的時候,只有維系在這個基本準則之上,才有“人心所向”。
有句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這里所說的“得人心”,就是正常人之間的“人心所向”。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也講究“人心所向”。
婚姻中的所有角色,不管是丈夫,妻子,婆婆還是兒媳,可以不用非常好,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準則要有。只有遵守了正常人的準則,才不會失去人心。
而上面案例中那位婆婆,分明就沒有遵守基本準則,不光兒子兒媳看不慣她,她的女兒也看不慣她,這很明顯就是她的問題。
人可以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但也不能完全不在意,不然你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卻不自知,只會釀成悲劇。做人做事的時候,適當的想一想“我這樣做對不對”,對你沒有壞處,這樣才能一步步規(guī)范并完善你的行為。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覺得什么樣的婆媳關系算正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