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書協(xié)——————
詩書圣賢之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潁上人,政治家、軍事家。齊桓公時管仲任上卿,執(zhí)政四十年,注重經(jīng)濟,力推改革,齊國大治,佐桓公首稱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稱。后人輯其著作為《管子》一書,其說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濟財政等多所論述,亦存先秦相關(guān)史料,彌足珍貴。
列國相并峙 ,征戰(zhàn)無休時 。
從商結(jié)摯友①,桓公左右持 。
相地而衰征②,政令因其勢 。
外交謀策略 ,攘夷尊周室③。
秉政祈永年 ,內(nèi)外同大治 。
非武合諸侯 ,成就齊霸主 。
①“管鮑之交”,見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曾與鮑叔牙一同經(jīng)商,兩人相知很深,交誼甚厚,是交情深厚的朋友。
②相,視也;衰,等差也;征,征取也。指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額的租稅。這是管仲相齊的經(jīng)濟改革措施。
③“尊王攘夷”, 指尊奉周室王統(tǒng),抵禦外族入侵,藉此挾周天子以伐不服。這是管仲相齊時鮮明的外交主張,即齊國以諸侯長的身份,挾令天子征討不臣不服。
圣賢故事
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代的人,兩人互相照顧,親如手足。
鮑叔牙與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賺了錢卻只要三分之一。鮑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滿,叔牙卻說:“管仲家里窮嘛!”
后來,管仲當了大官,帶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敗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逃走。人們譏笑管仲膽小如鼠,是個沒有勇氣的人。這時,叔牙卻出來說:“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親需要他奉養(yǎng),其實,他并不是個怕死的人。”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齊王有兩個兒子,糾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后來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糾被殺,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齊王小白推薦管仲,說:“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請大王聘請他做宰相?!?/span>
齊王說:“你是我的老師,我愿拜你為相?!滨U叔牙語氣堅定地說:“多謝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難得他對公子糾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span>
齊王終于采納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相。管仲整頓內(nèi)政、開發(fā)資源、發(fā)展農(nóng)業(yè),很快就使齊國強盛起來,當上了盟主。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管鮑之交”的故事。
作者簡介
聯(lián)系客服